在我們從小到大學過的歷史課本中都把中俄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作為一個平等的條約來看待,認為《尼布楚條約》的簽訂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裏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俄國人認為《尼布楚條約》的簽訂是俄國外交領域的重大失敗,俄國人本來打算完全佔領黑龍江流域,並把黑龍江變成俄國的內河,這樣俄國便又多了一個出海口,而《尼布楚條約》的簽訂令他們這一計劃落空。

不管是從中國的歷史課本還是俄國人的評價來看,《尼布楚條約》似乎看起來都對中國有利,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中俄兩國為什麼要簽訂《尼布楚條約》?

俄國的對外擴張引發中俄衝突。從16世紀後期沙皇伊凡四世時開始,沙俄翻過烏拉爾山開始向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擴張。1636年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亞全境,到達鄂霍次克海。從17世紀中葉起,沙俄侵略軍越過外興安嶺,侵入中國黑龍江流域,燒毀村莊,殺掠人口,搶奪糧食和貂皮。此時,大清帝國的軍隊和沙俄入侵者頻繁發生衝突。

1657年沙俄在中國境內建立了雅克薩城與尼布楚城作為繼續侵略的軍事據點,這才爆發了中俄兩國的雅克薩之戰。雅克薩之戰沙俄戰敗,於是向清帝國請求通過談判解決邊界問題,清帝國同意和談,然後停止攻打雅克薩。

雅克薩之戰的結果是沙俄戰敗,清軍大勝,那清軍為什麼不直接把沙俄趕出這一地區,而同意和談解決邊界衝突呢?

當時,大清所面臨的問題是內憂外患。一方面,沙俄侵略者不斷地入侵黑龍江流域,燒殺搶掠,並提出通商要求;另一方面,西北邊境的準噶爾汗國噶爾丹大舉侵犯喀爾喀蒙古。康熙皇帝跟沙俄談判的初衷是儘快劃定中俄邊界,然後好騰出精力來對付噶爾丹。在這種背景下,即使清軍大勝,清朝為了平定內亂,還是選擇和談來解決邊界問題。

那一向咄咄逼人的沙俄怎麼也會同意和談呢?

首先,沙俄在遠東地區的兵力不足,不能對該地區進行有效控制。第一次雅克薩戰爭時,清軍3000人攻打只有450個沙俄守兵的雅克薩城。第二次雅克薩戰爭時,清軍2400人圍困只有826個沙俄守兵的雅克薩城達一年之久,最後只剩下66人。在長達一年的圍城時間,沙俄竟沒有派援軍來救援,可見沙俄在遠東地區根本就沒幾個人。也就是靠幾百人就征服了西伯利亞,征服了遠東地區,要是跟大清真的打起來,還真不是大清的對手。

其次,俄土第二次戰爭爆發,沙俄無暇東顧。1686年-1700年,沙俄為了獲取黑海的出海口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爆發第二次俄土戰爭,此時沙俄的主要兵力都投在了俄土戰爭,不想跟中國爆發大規模衝突,以免形成東西兩線作戰。因此,沙俄同清政府和談也是權宜之計,沙俄此次談判未達到目的,後續必然還會更進一步加大對東北黑龍江流域的爭奪。

那為什麼說《尼布楚條約》對中國是不平等條約呢?銘蘇先生認為主要有以下3點。

首先,《尼布楚條約》讓中國失去了貝加爾湖這個巨大的淡水資源寶庫,同時失去了貝加爾湖以東、外興安嶺以北大片領土。

貝加爾湖,這是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前一段時間中國公司要在貝加爾湖邊建瓶裝水工廠都遭到俄羅斯居民的抗議,理由是中國公司破壞當地環境。中國還是按照每加侖2美元的價格購買,送錢別人都不想要。如果貝加爾湖在中國境內,那情況就會不一樣。

也許會有人說北亞大片都是一毛不拔的苦寒之地,滿族人連東北都怕冷,都躲到關內來了,都沒人去那邊,要了也沒用。當初,沙俄還覺得阿拉斯加也是一毛不拔的苦寒之地呢,你再看現在的阿拉斯加。所以,不能以一時眼光看領土的貧富,只要是國土都要寸土必爭。

其次,《尼布楚條約》開啟了中國近代割地的先河。其後沙俄通過《璦琿條約》割佔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北京條約》割佔烏蘇裏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萬平方公里,《北京條約》和《勘分西北界約記》割佔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約44萬平方公里,《改訂條約》及5個勘界議定書割佔中國西北約7萬平方公里。

再次,《尼布楚條約》使沙俄的侵略成果以法定形式確定下來,中國無法再往北擴展。沙俄本是烏拉爾山以西的歐洲國家,為了領土擴張,派了800人的遠徵隊一路從烏拉爾山橫掃西伯利亞,再到達遠東地區,他們侵佔了北亞大片領土,並在上建立據點以示佔有。

其實,整個西伯利亞、包括遠東地區,原來的居民主要是一些遊牧民族和部落,由於無法抵抗沙俄先進的火器的進攻,遭到屠殺和驅趕,這就是赤裸裸的侵略行為。他們只是在其上建立了幾個據點而以,但這並不代表沙俄就是這片領土的主人,因為在以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承認這些領土是屬於沙俄的。《尼布楚條約》的簽訂,從一定程度上就承認了中國北部的無主地就是沙俄的領土。

所以,以《尼布楚條約》形式確定下來的邊界原來都是自己的領土,而失去的卻再也回不來了。後來沙俄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很多割地條約,隨著一紙紙條約而來的是大片領土的淪喪。對於守信的國家,無須簽訂條約都不會越界;而對於無恥之國,簽訂再多的條約都是一堆廢紙而以!

本文是銘蘇先生地緣與國際關係類原創文章,喜歡的讀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銘蘇先生(mingsu188),閱讀其他全部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