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国科研层次,科技部长陈良基去年起于全台举行「计划审查机制改革咨询座谈会」,今天(27日)公布七项重大改革,包括公开审查委员名单、申诉机制,以及不管审查有无通过,都将公开审查意见,给予实质帮助,期盼让研究计划审查兼顾严谨性与公平及公正性,改变多年来的沉疴。

科技部补助计划是我国教研人员重要的研究经费来源,研究计划审查的规范与机制非常重要,过去学界常批评,资源被某些教授垄断,年轻学者不容易拿到研究计划,甚至有些研究计划没通过也不知道原因。

对此,科技部去年起于全台举行「计划审查机制改革咨询座谈会」,科技部长陈良基27日公布七大改革方向,包括审查委员涵纳学界、国际化、技术领域业界委员,并公开化;自明年起,无论研究计划申请是否通过,所有申请案的审查意见均全数提供予申请人参考。陈良基说:『(原音)以前很多主持人会抱怨说,审查委员只是跟他说,这个计划不够创新,分数就很低,就没拿到计划,但你不能只讲不够创新,所以我们要求司长推荐召集人,去看各学门状况,然后召集人要看复审委员的情况,他们的意见有问题要记下来,将来这些意见如果很草率,这些人将来就不要再聘他了。』

另外,还包括建立审查行为准则;申复案的审查委员全部重新选任,原案委员不再参与申复审查;让新进人员执行多年期研究计划;鼓励申请新兴领域学门计划;要求持多项计划的教授专注执行重大政策专案计划等,期盼让审查兼顾严谨性与公平及公正性,改变多年来的沉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