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刀賤笑

最讓艾略特·艾布拉姆斯欣慰的生日禮物,晚到了一天。

1月24日是他71歲生日,但美國國務院第二天才公佈消息,派他作爲特使,“幫助委內瑞拉恢復民主和繁榮”。

幫人家恢復民主,國務卿說這話時一臉真誠,弄得連不少美國媒體都怕人們會錯了意,趕緊在報道中“翻譯”:

恢復民主,就是顛覆政權的意思。至於艾布拉姆斯,他是出了名的“顛覆政權專業戶”,幹這種事輕車熟路。

媒體踊躍揭黑,似乎沒太影響艾布拉姆斯的心情。他始終不能忘記,1991年被趕出國務院時的狼狽。現在,將近30年過去了,他終於等來熱盼已久的雪恥時刻。

再次站在美國國務院的記者會上,艾布拉姆斯滿面春風。

現場一席講話,說得也是雲淡風輕,“30年前我離開這幢大樓,而這周我又來到這裏”,一副寵辱皆忘的超然。

只是,很多人分明從中聽出了“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的味道。

1981,大屠殺

一個月後,國會衆議院外事委員會就他的任命舉行聽證。36歲的伊爾汗·奧馬爾,剛進國會的美國首位穆斯林女衆議員,初生牛犢,一張嘴就捅了艾布拉姆斯的腰眼。

她重新提起36年前的薩爾瓦多大屠殺,艾布拉姆斯聽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他被激怒了。

1981年12月11日,一支由美軍訓練的薩爾瓦多政府軍,在一個名叫埃爾莫佐特的村莊展開屠殺。政府軍指責村民與左翼革命武裝勾結,見到男的就殺,見到女的先奸後殺。

大屠殺持續了一整天,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900多人遇害。

第二天,12月12日,正是艾布拉姆斯新官上任的日子。作爲負責人權和人道主義事務的新任助理國務卿,艾布拉姆斯毫不遲疑,立即投入工作。

只是他做的,不是徹查事件,而是竭力掩蓋,聲稱這起拉美現代史上最血腥的大屠殺從未發生過。

1980年代前後,薩爾瓦多等幾個中美洲小國的右翼獨裁政府,正受到各自國內左翼革命的衝擊。先是1979年,索摩查家族在尼加拉瓜長達43年的統治結束,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和洪都拉斯等鄰國,隨後也迅速被革命席捲。

艾布拉姆斯上任時剛33歲,意氣風發,不料一上來就被中美洲的形勢弄得灰頭土臉。

美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支持那些小國的右翼獨裁者,他們都很聽美國話,旗幟鮮明跟着反共。在冷戰正酣時,這對美國很重要。

爲了維持地盤,艾布拉姆斯繼續在財政和軍事上支持那些獨裁者,幫助他們剿滅左翼游擊隊。

1981年薩爾瓦多大屠殺後,美國時代雜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的記者設法進入被封鎖的現場。他們的報道和照片一出來,卻立即遭到美國當局攻擊。

艾布拉姆斯信誓旦旦,說那些報道不可信,埃爾莫佐特村的事被“共產主義”游擊隊利用了。

但10年後的1993年,聯合國真相調查委員會公佈一份有關薩爾瓦多內戰的調查報告。涉及埃爾莫佐特村大屠殺的部分,報告用的詞是:“精心策劃和有組織地屠殺”。

在衆議院聽證會上,伊爾汗·奧馬爾整段整段朗讀這份報告的相關內容,就此質問艾布拉姆斯。

艾布拉姆斯怒斥這是“人身攻擊”。但在按照程序不得不做出回答時,如同1982年面對美國媒體,如同1993年面對聯合國調查報告,他再次顧左右而言他,對大屠殺避而不談,只是重申:美國當年在中美洲的工作取得“驕人成績”。

一個美國助理國務卿,還是負責人權和人道主義事務,竟爲這樣一起駭人的人道災難搪塞敷衍。爲什麼?

在1998年一次訪談中,已被“逐出”國務院的艾布拉姆斯,坦率說出了實際想法:

“對我們來說,在中美洲推動人權事業當然重要,但避免共產主義者在薩爾瓦多奪權,更加重要。”

多少“反共”,假人權之名。這就是1980年代的中美洲。

“反共”即人權

有關艾布拉姆斯重返政壇的報道,大都提到,他是一個執着的新保守派。

這不是一個三言兩語就能解釋清楚的政治概念。如果非要概括,大體兩點:

一是,美國自由民主價值觀至上,除此之外的任何價值觀和政權形態,都是專制暴政。二是,美國爲首的民主國家肩負使命,要反對和推翻任何的專制暴政。

不過,艾布拉姆斯不是一個“天生”的新保守派。

1950年代他在紐約上小學,當時班上很多同學,都是當地知名左翼活動人士或藝術家的子女。他的父親,也是一個立場偏左的民主黨人。

新保守派在美國政治生活中得勢,要等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

那正是艾布拉姆斯政治觀點成形的階段。1973年,他在哈佛大學完成博士學業,畢業後直到1981年一直擔任律師,期間曾擔任多位國會議員的助理或顧問。

1981年裏根上臺,在冷戰白熱化的背景下,一大批新保守派如魚得水。

已經接受新保守主義思想的艾布拉姆斯,那時開始擔任助理國務卿,直到1989年,始終負責人權和人道主義事務,主要關注的地區就是中美洲。

薩爾瓦多的事,只是他這9年生涯的一個片段。

在無力保住中美洲“反共”右翼獨裁者後,美國新保守派們轉而用盡手段,顛覆革命上臺的左翼政府。

艾布拉姆斯一直堅定執行相關方案,即便那樣做在美國國內已經“非法”時,他也沒有放棄。

1986年10月,一架滿載武器的飛機在尼加拉瓜被打了下來。獨裁的索摩查家族1979年被推翻後,“桑定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左派政府。桑定政府在被擊落的飛機上俘獲了一個美國人,尤金·哈森福斯。

這個人承認自己是美軍顧問,機上武器是要送給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裝。

那麼問題來了。里根上臺前,前任總統卡特認爲尼加拉瓜、薩爾瓦多等國獨裁者大勢已去,因此叫停了援助。既然如此,這些武器哪來的呢?

尼加拉瓜事發時,在美國國內,里根總統正因“伊朗門”焦頭爛額。

之前兩年,爲拉攏伊朗“溫和派”,也爲讓伊朗幫忙勸說黎巴嫩真主黨武裝釋放被扣的美國人質,他授意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祕密向伊朗出售軍火。但這違反了國會1979年通過的對伊制裁法案。

隨着更多細節曝光,運往尼加拉瓜的一飛機武器,被證實是用對伊軍售所得的“黑金”買的。

作爲負責中美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艾布拉姆斯1986年在國會作證時一問三不知。

直到1991年,美國國會獨立調查委員會完成“伊朗門”調查,把鐵證擺在桌上,艾布拉姆斯才承認參與其中,知道的內情比1986年的證詞“稍多一些”。

違背政府禁令,還向國會提供虛假證詞,艾布拉姆斯罪責難脫。在就認罪達成妥協後,他被判處兩年監禁,但獲緩刑,不用去蹲監獄,只是政治生涯就此中斷了。

艾布拉姆斯並不真正認爲自己有錯,轉過頭來就寫自傳,罵那些給他治罪的人“狗孃養的”,毀他前程。

2000年,美國大學政治學者列奧格蘭德出了本書,叫《我們自己的後院》,主要回顧1977年到1992年美國在中美洲的政策。書中有一段話這樣寫道:

“艾布拉姆斯認爲,共產主義政府是世界上最大的人權破壞者,因此任何阻止共產主義者上臺(或推翻他們)的行爲,從人權角度講都是正當的。這種理論與塑造里根外交政策的冷戰思維不謀而合,也使美國支持中美洲殘暴政權的行爲具有了合理性,只要他們反共就行。”

這段話,精準概括了艾布拉姆斯那9年間的行爲邏輯。

第二春

欺騙國會,讓艾布拉姆斯名譽掃地。隨後整整10年,他沒再能夠擔任公職。但美國新保守主義氛圍仍在加重,像他這樣忠心耿耿的新保守派,不會太受虧待。

獲罪不到一年,艾布拉姆斯就被老布什總統特赦。隨後,他參與創辦一個名爲“新美國世紀”的機構,並把它打造成一個華盛頓新保守主義鷹派的大本營。

2001年小布什就任總統,尤其“9·11”事件後,新保守派迎來里根政府後的又一個春天。

兩年後的一天,小布什在新保守主義的主要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演講,當衆誇獎:

“你們是我們國家最優秀的一羣大腦……我的政府啓用了你們當中的二十來人。”

被啓用者中,就有艾布拉姆斯。當時,很多人對他欺騙國會的事仍記憶猶新,有關他的任命很難在國會通過。爲此,小布什讓他擔任國家安全委員會主任等職,這些白宮職位不需要過國會那一關。

艾布拉姆斯重拾老本行,還是負責民主和人權。不負小布什所望,他很快就弄出了聲響。

2002年4月,委內瑞拉發生政變,部分軍方高層廢黜民選總統查韋斯,扶持“反查派”領導人卡爾莫納當上臨時總統。但僅一天後,有着廣泛民意支持的查韋斯就反政變成功,奪回職權。

英國觀察家報隨後曝料,說“四月政變”的幕後關鍵人物就是艾布拉姆斯,政變者在他點頭後才採取的行動。未遂政變後,委內瑞拉和美國關係滑到了谷底。

艾布拉姆斯一直幹到2009年小布什任期結束。

除了委內瑞拉,2003年伊拉克戰爭、2007年密謀推翻伊朗政權……艾布拉姆斯也都是主要策劃者之一。

被忽視的事實

2009年後,艾布拉姆斯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等多個智庫任職,在喬治城大學教授美國外交課程,通過提供政策建議、教書和寫作,繼續尋求影響美國外交政策。

在他獲任委內瑞拉問題特使後,不少人都感到很突然。

因爲在2018年大選中,艾布拉姆斯堅定站在反特朗普一邊。組建政府之初,特朗普就把他排除在外了。

但這兩年,新保守派在政府中的影響力不斷上升,他們從未忘記艾布拉姆斯這個“神隊友”。

當委內瑞拉局勢生變,在拉美有着“驕人成績”的艾布拉姆斯,立即成爲特使的不二人選。在形勢和新保守派影響下,特朗普選擇了“不計前嫌”。

艾布拉姆斯說,這將是他“最後一次在這裏工作”。

若是果真如此,也算是種“圓滿”。1981年進入政壇至今,他還沒缺席過任何一屆共和黨政府。

一個在美國國內被稱爲“騙子”“戰犯”的人,一個曾支持極右翼獨裁者濫殺無辜、策動多國政變的人,屢受重用,還一直負責民主、人權事務,想想也是足夠諷刺。

艾布拉姆斯再度出山後,一段他1995年參加訪談節目“查理·羅斯秀”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流傳開來。

在談到薩達姆是否應該接受反人類罪審判時,一起參加節目的著名記者艾倫·奈恩突然發難,他說公平起見,艾布拉姆斯這樣的官員也該受到同樣指控。

艾布拉姆斯大笑起來,尷尬但又極爲不屑。他說,按照奈恩的邏輯,“所有贏得冷戰的美國官員,就都該被送上被告席了。”

一句臨場反駁,無意中揭開了一個顯而易見但被不少人忽視了的事實:

艾布拉姆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過去做過什麼事,過去30年間的歷任共和黨總統都心知肚明,但他們還是選擇對他委以重任。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們本來就是想讓他去做那樣的事。

艾布拉姆斯背後是一臺龐大機器,他只是上面的一顆螺絲釘,恰好還是“無辜背鍋”的那一顆。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