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eg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氣包萬物 無私無量⋯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無常迅速,生死事大。是故修行之首務,在於對本身的宗教信仰...必須要有所誠信,及一門深入地精進修持。而不在乎探討信仰之異別,和論述各宗派之教別。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本意是比喻像大海一樣的寬廣胸襟。花花世界,無奇不有。寬容乃是一種美德。溫暖的寬容也的確讓人難以忘懷。

 

依佛教門中,雖有淨土、禪、密...等諸各宗派,但依聖示,修持上應以淨信為基,精進真實,深入研究自己所修持之教理,方能真修實證,明悟開解,了逢妙性法義,才不致於喪失歸向三寶...勤修學佛之宗旨。

 

清淨信心求佛之人,如能達證無上菩提,實證輕安自在之妙樂。在三藏十二部經中,諸佛亦示現分明強調指出,眾生之起心動念...所造諸業因,所招諸業識,皆出自自己心中...貪欲、瞋恚、愚痴之三毒,此乃生死痛苦輪迴之根源。

 

若真心學佛、學道,應尋找證悟之善智識,能親近善智,在其德澤感化之下,自然能生正智妙慧,以斷除諸煩惱根源,漸修漸進,漸行漸悟,逐次改善以往無明之習氣、毛病、脾氣與缺失。

 

真心皈依佛、法、僧三寶前《道教三寶:道、經、師。人身三寶:精、氣、神》,切莫僅是虛偽空談理論,徒掛修行之虛名而形成習慣性的「表相修行」。

 

修行不計年限之長短,倘一意地批評他人,妄論是非,言語論斷,而未能對於自身之習氣、毛病、脾氣做完善的改變。對於自身災難劫禍,要有所回思返照,力求改過遷善。

 

不然,就算是參拜過無數明師,及拜讀甚多善知識、經典,幸傳殊勝法門,如此之學道修行虛偽不實,想必也無濟於道功之增長,即使空有數十寒暑之歷程,也是徒然空白一場。

 

經文義理當中,分明所言,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而發起故,指示眾生之方針,導引進入正知正見正覺正行當中。因此,此生當中,如何慎選真正之善智識寶呢?

 

真實之師寶,實在之善智人,必有其深厚平心柔性和氣之涵養,與諸眾相處交往,皆能以探德厚禮,怨親平等看待,令人如浴春風,心生欽敬。縱使無有名氣,凡事卻能知己知彼,將心比心,為人設身處地,方便饒益。

 

無論交往深淺,或是陌生,皆令諸眾油然生起一股溫馨之感,並能將其一生之中,所學修所證悟之妙理真義心得,喜心利益六親眷屬,眾信善德,自利利他,自悟覺行,利行圓滿。

 

自古迄今,聖賢菩薩們,悉皆以德化人,秉持正心妙明直理,堅守甘露法雨之無上味,而潤澤其身心,護持無有縱犯見思諸惑之罪業障,以遠離日後遭受業報輪對索討。

 

以得到身心自在,幫助身心輕安寧靜圓融,並且達到自渡渡他,自利利他,自覺覺他,以致開悟、漸悟、淺悟、頓悟,普及一切有緣之眾生,而達到覺行圓滿。

 

總而言之,修行一事,非是空談玄論,或是紙上談兵,說食數寶。若仗勢著名利地位,和高深學問,心性若存在貢高我慢之邪見,對於學佛修行,往往只能帶來更多障道逆緣。

 

唯有心量廣大,猶如太虛,包羅萬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融合一切,無諍無怨,無奪無取,並能時尋善智近侍,廣學修心養性,涵養內德,多聞了義,恆心精進,永不退轉,如此,方能證得無上妙覺妙果矣!

 

摘錄自~鳳凰山脈 慈凰宮~~2017.01.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