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呂清郎╱臺北報導】

大陸官方預期最近將地方債風險權重從原先的20%調降為零,估計釋出多達3兆人民幣風險資產規模,代表風險資產佔比,地方債將有與國債同等待遇,政策一旦實施,對地方債帶來大利好,且金九銀十向來為房企期待銷售旺季,銷售可望增速,有助房地產債表現,大陸高收債表現值得留意。

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近期寬信用政策仍在加碼,第三季地方債供給壓力增加,若未來進一步下調風險權重,進一步提升地方債配置價值。另一方面銀行可將地方債釋放出的風險資產額度用於增加信貸投放或配置信用債,進一步刺激寬信用的政策向下傳導。

羣益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運婷認為,大陸官方祭出多項維穩市場的信心舉措,支撐信用市場的目的明確,整體而言,在政策由寬貨幣轉向寬信用,加上境外高收益債目前信用利差,仍然較歐美同等級債更有吸引力,後續表現機會可期,但操作上建議避開槓桿及融資需求較高企業。

宏利投信指出,大陸消費能力提升帶來商機,網際網路和行動式網際網路環境發展快速,電子商業、大數據、雲端運算、線上媒體等領域的成長潛力大;人口持續老化,接觸醫療保健服務和保險的管道增加,是醫療保健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動力,加上開放私立醫院市場、政府支持研發等醫療保健產業的改革,為高品質公司提供商機。

大陸政策由去槓桿轉向穩槓桿,房企資金來源轉鬆,進入金九銀十旺季,預期房市交易上升可能性增加,後續市場銷售仍可保持正增長強勁態勢。鄭易芸分析,目前陸高收債利差549點(1點是0.01百分點),殖利率9.03%,兩者均在7月扭轉2017年中以來大幅上行趨勢,利差持續收窄,目前陸高收債正處於兩年來相對便宜的水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