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 。(圖/路透)

▲大陸央行連續兩個月出手爆買黃金 。(圖/路透)

記者陳政錄/綜合報導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最新公佈據數顯示,2019年1月底,大陸黃金儲備達5,994萬盎司,較上月新增38萬盎司(約合11噸),連續第二月擴增。換算兩個月內爆買近300億元新臺幣的黃金,一改兩年多的「按兵不動」,有分析指出,此舉可能帶動新一波的降息潮。

按大陸央行數據,上一波增持黃金要追溯到2016年10月,之後兩年多均未增持黃金,直到2018年12月買入32萬盎司,以及2019年1月增加38萬盎司的儲備。若以目前市價每盎司1308美元測算,等於連續兩個月內,大陸央行購入約合新臺幣282億元的黃金。

中信債券分析,人行持續增持黃金的關鍵就在於美國聯準會的升息週期,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幹預,和近期的鴿派言論開始轉向。報告稱,因應美元利率寬鬆,印度帶頭跟進降息,多國央行下調通脹和經濟增速預期,全球可能迎來新一輪降息潮。

中信債券認為,大陸央行目前應不會採取量化寬鬆政策。不過,降息可能會成為下一階段的政策選擇。

▲▼中國人民銀行。(圖/CFP)

▲市場分析,中國人民銀行可能開啟降息潮,或是採取新一波定向性的寬鬆政策等為市場注入活水的措施,以達類似效果活絡市場。(圖/CFP)

大陸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2019年,中國央行有可能會降息,但原因不是為了跟隨海外央行,而是因為中國經濟存在下行壓力。

事實上,不只大陸央行,近兩年全球央行都在做兩件事,買黃金和「降息或準備降息」。世界黃金協會數據表示2018年是全球中央銀行黃金購買的歷史高峯。

因此中國基金報引述分析人士稱,經過兩年的金融結構調整後,面臨貿易戰等外部風險,為維穩經濟成長,大陸央行正逐步調整穩固的配置策略。

▲▼央行規定:黃金定投只能在銀行開戶。(圖/CFP)

▲黃金是重要的避險資產,需求受到美元走勢、國際風險變化等影響。(圖/CFP)


另據大陸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11日公佈數據顯示,大陸1月外匯存底規模為3兆879億美元,較去年12月上升152億美元,升幅為0.5%,亦連續三個月呈現增長態勢。

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指出,主要係因1月外匯市場供求平衡、跨境資金流動整體穩定,以及在全球金融市場上,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匯率上升,金融資產價格有所上漲,受到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估值因素影響,使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上升。

但她也坦言,目前全球經濟增長面臨放緩壓力,國際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非常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