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9799  

感冒對於爸爸媽媽還有小寶貝都是一大折磨丫,只要發燒爸爸媽媽就像熱鍋上的螞蟻,焦急如焚丫,不得不馬上讓小寶貝退燒,小兒科醫師指出說,小寶寶發燒的原因很多種,不過最常見的感冒發燒都是病毒及細菌感染引起的,只要觀察小寶貝的狀況,最症細心的照顧,不要焦急及恐慌,如果不小心一心急讓小寶寶喫下過量的退燒藥物,到時就感冒沒有好反而加重病情,或者引起其他的兩發症,後悔就來不及了。

在飲食的部份建議爸爸及媽媽給寶貝多喝水,也可請爸爸媽媽可煮一些魚片粥,或者一些湯品例如:薑絲牡蠣湯、蛤蜊湯...等等,這些東西是給已經可以喫副食品的小寶寶喫的,補充營養,像我的小寶貝發燒時,我也是很擔心,一下子退燒了過一些時間又發燒了,真的很心力交瘁,有時退燒時精神有比較好的時候,我就會煮大骨湯魩仔魚粥加顆蛋,放涼一點然後一點一點的餵,如果小寶寶喫不太下時,少量多餐不要一下子喫太多,如果小寶寶要喫那就給他多喫一點,就這樣子喫的部份教各位媽媽及爸爸

小兒科醫師表示,發燒是一種病徵不是疾病,請爸爸媽媽不用過分的擔心,常見是病毒性感冒引起,為期2~3天左右,且會合併有流鼻水、喉嚨腫痛、食慾稍微減退、咳嗽或腸胃不適等症狀,如果只有發燒而沒有其他的症狀,而發燒持續3天以上,就要馬上就醫請醫生檢查,看看是否有其的少見的因素引起的發燒,配合醫師的指示細心照顧就可以了。

可能會有的發燒的情況如:

小於2個月的嬰兒發燒、持續24小時且體溫高過40度、哭鬧不停、姿勢稍微改變就感覺不舒服、活動力變差、嗜睡、呼吸困難、口水流不停、吞嚥困難,或是發燒已退了一天以上,卻又突然出現等。

藥物的使用
使用退燒藥 遵照指示勿過量,目前退燒藥有分這3種,口服、栓劑與針劑,口服是最常用的方式,依不同的退燒藥物成分每4~6個小時服用一次,切記同劑型或不同劑型的退燒藥都不宜同時使用,使用的間隔也不能過度緊密,應遵照指示使用,若過量恐會導致肝臟與腎臟受損,不可不慎。


小兒科醫師建議,6個月以上的寶寶,發燒後喫完退燒藥,飲食上除了多補充水分,家長們可以動手準備嫩薑絲、蟹肉或牡蠣,燉湯過濾放溫後給寶寶飲用;而9個月以上能食用副食品的寶寶,則可用薑、蒜泥、香菇、豆腐、低脂絞肉與碎洋蔥為食材烹煮碎肉粥餵食。

小兒科醫師建議可以餵食碎肉粥、薑絲牡蠣湯等補足營養。
薑、蔥、香菇與洋蔥能擴張末梢血管、促進排汗,減輕發燒反應,且對於降低組織發炎作用、避免局部組織細胞遭破壞都有幫助,是相當好的抗病毒、細菌食材,還能幫助寶寶提高身體免疫能力。另外,豆腐、低脂絞肉、蟹肉或牡蠣,則有豐富的鈣、鋅等礦物質、蛋白質與少量油脂,可降低腸胃消化負擔,並可補充寶寶足夠的基本營養。

逐漸退燒復原時,應避免餵哺過飽,以平時的七分量為宜,才能減輕生病時腸胃的負擔,若寶寶出現手腳冰冷,切忌溫水泡澡,應多添一件衣服與補充溫水,以達到體溫中樞設定的溫度,纔不至於發抖不舒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