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驢打滾、麻團,雖然都是“喫貨”的最愛,但聽起來還是會覺得這些美食喫着很“噎”,喫進肚裏撐得難受。

確實,身邊有些人並不愛喫糯米做的食品,在人們的印象中,糯米做的食品似乎都“默認”要少喫,特別是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對較弱,更要少喫。

那麼,糯米食品是否不易消化?

□記者 山擎天

糯米食品不好消化不能多喫?聽聽營養醫師咋說

糯米比大米更易消化

河南省人民醫院營養科營養醫師王雯說,糯米是糯稻脫殼的米,在中國南方稱爲糯米,而北方則多稱爲江米。糯米屬於大米類食物,大米包括秈米、粳米、糯米三種,而其中的糯米,又可以分爲秈糯米(長粒)、粳糯米(短粒)兩大類。

糯米的營養價值和常喫的普通大米類似,但大米飯的血糖生成指數是83.2,糯米飯的血糖生成指數是87,糯米的升血糖作用比大米更加明顯,升糖速度更快。多喫糯米飯不僅會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風險,也更容易讓人長胖。

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含量爲75%~77%,其中以支鏈澱粉爲主,含量比大米高。而支鏈澱粉能夠使米飯長時間保持鬆軟的狀態,放涼後也不出現變硬的情況,因此胃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氣就可以將糯米“揉”碎。同時,這些鬆散的結構進入腸胃中,能夠快速與消化酶接觸,被分解。因此,不論是從物理學角度還是從化學角度看,糯米都是非常好消化的。

那麼,爲什麼許多人會覺得糯米食品不容易消化?

冷食、高脂讓糯米食品變得不好消化

剛出鍋的湯圓喫起來軟糯可口,但放涼以後不僅覺得難咀嚼,消化它也變得不易。這是因爲糯米中所含的支鏈澱粉在水中加熱的時候,變得透明且黏度高,所以口感軟爛,而冷卻的時候,支鏈澱粉會形成比較緻密的結構,黏性和韌性增大,消化不能很好地進行,影響消化速度。

糯米食品可分爲熱食和冷食兩種,如湯圓、麻團、糉子就屬於熱食的糯米食品,驢打滾就屬於冷食的糯米食品。糯米食品的消化難易程度,不僅受消化速度的影響,而且主要和其高脂、高糖的特點有關。

湯圓是用燙過的糯米粉製作而成,其中加入的餡料主要是豬油等富含飽和脂肪的油脂,加上糖和其他風味配料,本來餡料就不容易消化,不宜多喫。

麻團是糯米粉團表面粘上芝麻,通常是豆沙作爲餡料,其經過油炸後也不易消化。

糉子是糯米制成,基本不放糖和油,但會放入蜜棗、紅豆、豬肉、花生仁、芝麻、板栗、香菇、火腿等作爲餡料,這些餡料也大多不易消化。

驢打滾這類糯米食品在製作的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糖、鹽、油等成分,再加上製作過程經過了捶打、揉捏等一系列增強其韌性的工藝,其糯米的分子結構發生改變,需要更強大的消化能力才能被人體消化。

在此提醒廣大讀者,糯米食品雖然美味,但往往添加了大量的糖、油、鹽,對於有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如腎病、高血脂的人要適量食用,喫了一定量的糯米食品後要少喫主食,多喫水果、蔬菜,保證營養與熱量在正常的飲食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