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进攻实在是耳熟能详,但很少有球迷真正去了解其内涵。

我们不妨借这个机会,好好侃一侃这个著名的阵形。

1. 先简单解释一下三角进攻

三角的特点就是进攻球员互相之间组成这样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图中的数字表示了球员的位置,从1-5分别是从控卫到中锋。

有球侧有三人组成,形成一个视觉通畅的低位三角;而无球侧由2人组成,形成一个机动性更高的高位三角。

由于强调了本方球员的相互位置,既让防守队员无法轻易的包夹,也保证了受包夹时有复数以上的传球选择。

这是大体的思路。

一些更细节的东西

1)标准的起手式是将球交到5号位的内线,这是一个理想的低位得分点。5号是奥尼尔当然最好,还要啥自行车。但没有的时候,这个点也不一定非要中锋,可以是皮蓬、加索尔,某些时候也可以是乔丹、科比。这个点的低位得分能力一定要强,不仅吸引对手包夹、而且欢迎对手包夹,以追求后手。此为阳谋。

2)这也是为什么4号位提到了高位,却把1号位切到低位。如果防守方要包夹黄色5号,距离最近的却是红色1号,是身高差距最大的选择。

3)同时,黄色2号的起手位置,在球场弱侧、距离最远的一个位置。强侧的低位三角即便无法得分,也要将防守压力转移到右侧,为左侧的2号拉开空间,创造单打机会。这个2号,毫无疑问,就是乔丹、科比。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解读,实际赛场情况要复杂的多。理想情况是任何人可以填充任何位置,这就不多展开了。

纽约的问题是,安东尼做为2号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那个5号。这个5号是真正的战术轴心、引导全队的人物,无论是小斯还是安东尼自己,都欠缺皮蓬、加索尔的组织能力。

2. 为什么总觉得三角进攻特别与众不同?

我认为有必要先申明一点,有些战术确实识别度极高,但识别度高与威力强弱是两回事。

避免口水,我不讨论三角进攻的威力,我只是解释一下为什么「三角进攻的识别度特别高」。

如果我们把NBA的战术比作武功。所有的武功都由一个个招式组成,这些招式就是篮球里的进攻套路。举个最简单的栗子,全部拉开、交给老大1打5,这就是一种套路、一个招式。

三角当然也能够分拆成许许多多的独立招式,但三角的特点就在于,它有一整套理念在支撑著所有的招式,每一个招式都是为了这套理念而服务。

这更接近一种篮球的哲学。

正因为指挥思想的高度统一,所以在衔接中更加变化自如、水到渠成。

要往神棍里说,大致就是这么个感觉:

只听张三丰问道:「孩儿,你看清楚了没有?」张无忌道:「看清楚了。」张三丰道: 「都记得了没有?」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小半。」张三丰道:「好,那也难为了你。你自己去想想罢。」张无忌低头默想。过了一会,张三丰问道:「现下怎样了?」张无忌道: 「已忘记了一大半。」

...

要知张三丰传给他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倘若尚有一两招忘得不干净,心有拘囿,剑法便不能纯。

当然,篮球里不可能真的「将剑招忘得半点不剩」,但是当领会了神髓之后,对招式的运用当然更加得心应手。

NBA战术千千万,具备核心理念、有资格称得上「体系」二字的,却著实不算多。

三角进攻,则无疑是其中之一。

这种理念,就是识别度高的原因。

(为了避免口水,我再强调一次,有理念未必强过没理念。比如马刺那么多年,从双塔到现在,他们的核心理念也是常常在变化的。)

3. 所以三角进攻的理念是?

所有战术的核心都是争取空间,三角进攻当然也是,但它更注重的是防止对方的协防、补防。

可以这么认为,三角进攻的特点是:

不制造1vN

不依赖1v0

不排斥1v1

你也许觉得这是废话。

不是的,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战术都这么想,有很多战术以制造空位投篮为目标,追求的就是1v0的机会。

在三角进攻中,如果防守方包夹球星,那么角色球员就会获得空位出手;

但空位出手却又不是真正的目标,只是一种制约对方包夹的威慑。

正是由于三角进攻对于1v1的宽容,所以我们能够进入下一个话题——

4. 三角进攻依赖巨星吗?

理论上讲,如果场上每一个防守点都能够在1v1中掐死对手、完全不需要协防,那么三角进攻就会变得非常滞涩。

这也是为什么三角往往被认为依赖于巨星的原因。

——但是这多多少少也有一点误解,不要以为1v1中掐死对手是很容易的事。篮球终究是一项进攻上限远远大于防守的运动,别说乔科这种巨星,哪怕低很多档的克劳福德、姐夫格林之流,1v1下要摆脱单人防守也是很容易的,有时候效率低正是因为对方会有补防。

但反过来,很多依赖于1v0的战术,常规时间跑的很顺,但往往在关键时刻会陷入瘫痪。

当面临总决赛最后5分钟的防守压力时,无论战术执行力多强,恐怕都很难制造空位的机会。当球员因此而切换到不擅长的战术时,那么失败也就不远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爵士与马龙,马龙最擅长的得分手段便是挡拆后的中距离跳投,甚至有双人做墙的壮举,这就是追求1v0机会。加上斯托克顿的助攻加成,马龙愉快的刷到了历史得分榜第二位。

邮差之名也是由此而来,投篮如送信,准确无误。

但当这一招在季后赛被掐死的时候,爵士就打得非常艰难了。

——没有写错,外号就是这么来的,He always delivers(总是能把球送进)。初出道时就有了,出勤率高是以后的事了。

三角进攻则反其道而行之。

正因为巨星始终被放在1v1的压力测试下,常规时间便给与充足的热手机会,所以三角体系下的巨星,往往在关键时刻能够献上超神表现。

越到关键时刻,越能触发巨星惯常的打法。这正是高明之处。

所以,到底是三角塑造了巨星,还是巨星成就了三角?

我认为这更接近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5. 为什么别人都用不了?

我认为这与禅师对巨星的控制力戚戚相关。

鼓励巨星单打,但也不代表巨星可以无限制XJBD。

既要让巨星打的爽,又不能爽过头,该传的时候仍要传,传球又是为了决胜时刻憋大招。

仔细品味,禅师在这一点上的境界是很高的。时而打压时而放纵,有一种「欲纵故擒」的感觉。

这就像一个马达,既要保持在一个相对高速的运转,又要留有余力,需要时还能再冲刺一把。

这种细节的操控,就实在不是我们外人能够揣摩的了。

作为比较,波波维奇的执教水准当然也是极高,但很少有这种精神层面上的特殊照顾。

还是要对禅师致敬。

谢谢观赏


我认为三角进攻并不属于战术,而是最基本的进攻体系。球队里没有绝对能碾压对手的球员就没有包夹,没有包夹就没有空位,没有空位的球传出来也没有用,也就不存在什么三角进攻。

再有,现在和以前不一样,现在联盟允许提前包夹,在乔丹和奥尼尔时代联盟不允许提前包夹。就是说一对一超巨基本可以从容的拿到球,让超巨拿球后再包夹,从强侧上来人虽然及时但是距离近,持球人可以很快把球传出去;如果从弱侧上来人包夹,虽然传球距离远了,但是上来包夹的人通常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让超巨有更多的选择。所以,无论如何,持球人处理球都会比较容易。

按照现在的规则可以提前包夹,那么超巨作为支点,不说拿不到球,拿到球之后通常时间也所剩无几,而且现在的几个强队的防守轮转都很快,所以三角进攻在现在的篮球讨不到什么好处也就理所当然了。

一切进攻的发起还得是挡拆,挡拆之后的变化也是可以根据球员自身特点有更多种可能性。


媒体采访红毛 为什么能那么快融入三角进攻体系 红毛说神马 三角进攻可简单了 就是拿到球后就甩给乔丹 同理 后来的湖人就是队友拿到球后就甩给科比


三角进攻的关键,是创造巨星单打。现在单打能说的出来的也就欧文了,不用错位,谁来打谁,但是欧文能打死普通球队,季后赛球队,争冠球队,靠欧文一个人行么?乔丹可以,科比可以,现在没人可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