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侃的一生幾乎都在大眾矚目之下渡過:他從戰火中劫後餘生,是飽受嚴刑虐待的戰俘;雖身為政治明星卻曾鬧過醜聞,也黯然落敗過,他不惜與某些黨內同僚意見齟齬,川普總統更彷彿視他為眼中釘。

蓋棺論定馬侃精彩的人生,從戰俘到名人、從參議員到競逐白宮大位、從罹癌到帶病投票擋下廢除歐記健保,共有九個讓社會大眾印象深刻的轉捩點,其中也包括了和川普總統形同陌路,以及他自認是這輩子最大錯誤的「基廷五人」事件。

●越戰被俘 受酷刑成殘

1967年,當時31歲的馬侃在北越被俘後,被打到受傷且躺在床上的影像,透過媒體傳播,讓他成了全美家喻戶曉的人物。被俘期間屈打成招,曾讓馬侃感到羞恥,但也讓他獲得深切內省。

馬侃1973年獲釋之後,不到10年就選上共和黨亞利桑納州國會眾議員,1986年更當選參議員。

馬侃曾說,「基廷五人」(Keating Five)事件是他這輩子最嚴重的錯誤。

●關說基廷 誠信被質疑

1987年,馬侃與其他四位參議員涉嫌為重量級選舉金主基廷(Charles Keating Jr.)關說,要求政府部門稽核部門放過基廷擁有的金融貸款機構。馬侃被指控的罪嫌後來雖獲得清白,但他卻揮不去「判斷失誤」的陰影。

馬侃自傳作者沙特爾(Mark Salter)曾說,馬侃的誠信因為這次事件被打上問號,「讓他感到耿耿於懷。」

在參院,馬侃可以說是為共和黨極力出聲的政治明星,從戰爭、國安到退伍軍人事務,都是他念茲在茲的議題,他也是參院參院軍事委員會主席。他與民主黨參議員聯手修改了美國的選舉獻金法,對美國出兵伊拉克他投下贊成票。

●參選總統 留下真誠形象

2000年參加共和黨總統提名黨內初選時,馬侃搭乘旅遊巴士在新罕布夏州到處走透透,與各地選民面對面舉行一場又一場的市民會議,雖然經常場面混亂,民眾發問不按牌理出牌,但馬侃卻在選民心目中留下坦率、真誠的印象,為馬侃政治形象定調。

2008年,馬侃二度角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時,在明尼蘇達州一場市民會議上,面對一名女性選民公開說到當時民主黨參議員歐巴馬是「阿拉伯人」,馬侃回答:「這位女士,不是這樣的」(No ma’am)。此話一出,奠立了馬侃超越黨派的領導人地位。

馬侃去年被診斷出罹患膠質母細胞瘤,支持者為之錯愕。開刀後還趕回參院,投下擋住讓川普沒能推翻歐巴馬健保的關鍵一票。川普從參選以來便多次抨擊馬侃,曾說馬侃不是戰爭英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