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今年報考華師數院的,初試成績是數學分析140分,高等代數131分,英語50分,政治65分,總分386.偶爾逛逛論壇,今天聽說有通知書的消息了。看了一下,裡面有我的名字,算是被錄取了,確沒有那種很興奮得感覺了。可能是早知道了預錄取,就沒當時那麼興奮了。其實一直想寫些自己的體會,也就是自己的感受,也算不上什麼經驗,希望對下一屆考華師數學與統計學院的學生有些幫助。

(1)初試

一:高等代數

華師指定的教材是樊惲、劉宏偉編著的《線性代數與解析幾何教程》,這本書寫的不錯,很多方法都很獨特,課後習題也很多,其實把這本書吃透就可以了,不過考試的時候解析幾何是不考的,只考代數部分,在考試的時候以代數部分為主。基本上一章會考一題,也就六、七道題左右。唯一不好的可能就是沒有配套的習題解答,對於有些同學可能有點難度。

我本科時候沒有學過這本教材,我剛開始看的是北大第三版《高等代數》,邱維聲著的《高等代數》,這本書也有配套的習題講解,很多例題也與前面的華師版的書方法也不同,一些符號的記法也不同,不過這些都不影響考試做題。個人推薦多看看幾個版本的書很有好處,但只需把一本吃透就好,在訓練真題之前課本至少要過三遍,書本課後的習題也是要做兩遍以上。再在這基礎之上再做真題,知道華師怎麼考的,就可以了。今年華師高代真題就有好幾道題是課本和模擬題上的,大概有60分左右。

個人認為不用再看課外的資料,其實課本搞熟練就好。如果能力可以的話。推薦錢吉林《高等代數解題精粹》 第二版,要是這本書上的題能做上兩三遍,那就不是華師數院了,一般的985的數學的高代題是沒問題的。

二:數學分析

這門課基本各個學校的參考教材都是一樣的,就是華東師範版的,第三版第四版都可以。有幾章華師考的概率很小,像實數的完備性、傅里葉級數一般不考。有些章節,肯定會考,想中值定理,級數。這個要靠自己把往年的真題多研究下,再就是,最後一兩章,有的學校是不考的,但華師基本每年都考,這個要好好看看。對於這種專業課,課本過三遍是必須的,課後習題做兩三遍也是有必要的。再之後再做真題。如果這些能夠完成,基本考試120是沒問題了。

對於其他資料,我覺得也沒有必要。很多人推薦吉米多維奇的書,我覺得沒有必要看,一是寫的太深奧,二是很多題雖然很好,很經典,但不適合考研用,不推薦。我看的是裴禮文《典型題型與方法》,這個對於有能力的可以看一下。裡面的很多例題就是考研真題,寫的很不錯。

三:英語

我英語考的不高,沒什麼值得說的,就是真題多做幾遍吧,我看什麼模擬題都是浮雲啊,直接坑你沒商量。

四:政治

政治我準備的很遲,大概十一月底才開始準備,沒有看什麼課本啊,或是紅皮書之類的。我就看的是風中勁草,把上面的背了下,再就題是必須做的。在十二月的時候背的比較多,特別是快要考的時候,到一月了,那幾天狂背肖秀榮的最後四套題還有啟航的20天20題。個人覺得,那幾天背的還是很有用的,基本是命中了三道題,直接就是原題,我看我那幾題正好背過,運氣也不錯,就還行。

2)複試

一:加試

我因為是跨專業,所以是要加試的,加試的人不多,總共好像就12個人,而且很多就是數學院的,但是是教育還是什麼我不是很清楚,要加試,算下來就我一個跨專業的。初試考著兩門《抽代》《實變》。考的很簡單,都是很基礎的概念,就比如要你證明群啊、環啊,什麼是lesbegue測度。所以那些擔心加試時候會被刷的學生就不用擔心了,而且你都來加試,一般老師也不忍心刷人,所以這個就不用考慮了。今年華師加試就沒有刷人。

二:複試

複試分筆試和面試,這個其實很重要,這個成績也直接與你拿幾類獎學金有關,還是要重視下下。筆試考三門,《概率論》《抽代》《復變》這個是學術的考的,我是考的應用數學,就考的是這些,考統計專業的也好像考的不同。在準備筆試時還是一樣,把課本多看幾遍就可以了,課本上的題多做。而且很多章節是不考的,像《復變》的解析延拓和後面都不考,考的就是課本上的,《復變》上就有一道課本上的原題,所以多看課本就ok.然後把學長發的複試資料好好做一做就差不多了,複試保證穩過。

面試的時候,面試的老師都很和藹,態度也很親切,問的問題很廣很廣,有復變,概率論,數分,高代等,什麼都可能問,一般我們那個教室就三個老師,難一點的話問你一個定理,然後要你證明,這些都是要在黑板上寫下來。簡單的話就問什麼是域啊,群啊。一般都差不多,這個環節分數都差不多,分差不大。所以還是要筆試多花點心思。

再就是英語,數學與統計學院考的很簡單,沒有英語筆試環節,就是面試,難度不到,與老師對話,翻譯與數學有關的問題,要懂一些數學英語才會翻譯,難度不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