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1張

導讀

“對不起,謝謝你。”

寫在前面:

在寫這篇稿子之前,

我知道一定會帶來非議。

但非議再多,

我還是決定要寫。

不是為了誰發聲。

而是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我們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這幾天,有一個“凌晨掛完號崩潰”的話題一直掛在熱搜上。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2張

臨近年關,流感高發,很多家長在網上曬出了帶孩子看病的經歷。

有人1點45分發朋友圈:

兒保急診掛號到100多號,纔看到17號。

還有人吐槽:

人多的跟春運的火車站一樣,這要等到什麼時候……

還有人說:

半夜12點多去過兒童醫院,拿了號排隊,發現要等到凌晨,就直接回家了。

……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3張

一開始,我以為,無非就是那些再熟悉不過的抱怨:

看病麻煩、看病難、排隊長、中國的醫療水平還有待提高……

翻開評論區,才傻眼了: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4張

積攢已久的情緒,在共同的話題裏,徹底地爆發出來。

人們關注的,早已不是什麼排隊、家長崩潰之類的。

而是暴力傷醫、醫鬧、醫患沒有信任、互相防備等痛點。

必須說明一下:

截圖出來的網友評論,

並非真的是他們覺得醫生該打,

而是用反諷來調侃。

鑒於有網友刷評論不能及時會過意來,

他們會帶上狗頭,表示友軍,避免被網友誤傷。

醫護人員這一方,也是滿腔委屈: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5張

不想當醫生!

不想在急診!

不想當兒科醫生!

高校兒科班,招不滿人!

沒有人願意去假設:

如果有一天,醫生都被嚇退了,會怎樣?

面對病人多、醫生少的局面時,

卻不曾想過:

今天遇到的難,是否和我們自己有關?

更不會去想:

我們在等待的時候,他們停過嗎?

我們等了4個小時,他們可能坐診一天了。

我們只是偶爾一次,他們卻是每年、每天、每夜,都如此。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6張

在醫院裏排隊的人

最新一期《人間世》,有這樣幾個畫面:

患者投訴時,身後站了一排戴着墨鏡的大哥;

救人的通道,幾十個人扭打在一起,地上一片狼藉;

身手敏捷的家屬,在醫生和警察面前,躍過桌子逃跑了。

這樣的場景,

如果不是特意強調:本故事純屬非虛構。

我一定會以為,是哪個劇組在醫院拍大片。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7張

紀錄片中,救死扶傷的醫生和病人,有了一個共同的身份:

弱者。

原本,是救人的人,到最後卻變成一個高危人羣。

被罵、被打、被圍堵,甚至還有人丟掉性命。

2018年6月18日,端午節。

一位病人的家屬,

佔據了瑞金醫院神經外科病房。

醫護人員退守到護士臺後的工作間,

繼續為其他病人配藥。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8張

為了維持醫療秩序,

警方介入,

但還是不能勸阻家屬。

期間,還有家屬叫囂:

“你們採取強制措施,110把我們一個個拷走好了,到110那裡去。”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9張

後來,有家屬動手了。

走廊上,辦公室,幾十個人扭打在一起。

鏡頭記錄下的畫面,堪比戰爭。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10張

這麼大的仇恨,

原以為是因為醫療事故。

到最後才明白,

是因為家屬沒有遵從醫囑,

私自將病人帶離醫院,

在家期間,病人病情發生了變化,

再搶救也來不及了。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11張

醫鬧過後,醫院的走廊上,一片狼藉

一位燒傷科的病人,

給人打工時,電擊受傷入院。

後來,成了植物人。

此後,老闆和家屬都聯系不上了。

醫葯費也沒有人交。

醫院堅持給他治療了4年,最終患者死亡。

這時,家屬出現了。

他們過來認領屍體,但拒絕支付醫療費。

一開始,

紀錄片的導演很同情這家人的遭遇,

還幫他們想辦法籌款。

誰知,兩天後他們跪在醫院門口,拉了條幅:

還我兒子,還我丈夫。

他們還要求指認當時說要幫他們的導演。

言外之意便是:你說過要給錢的,怎麼不兌現?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12張

事後經過查證:

老闆聯系不上的原因,是給了這家人一大筆醫葯費。

但家屬想賴掉醫葯費,就找了醫鬧。

醫生和病人之間,建立信任很難。

但毀掉它,只需要一個人就夠了。

在這一期的《人間世》中,提出了一個問題:

病房那樣的場景,年輕的還敢做嗎?

有人回答:

我是護理,我只能說,若是回到高考前,喫屎都不學醫。

你永遠都不知道,造成雪崩的,是哪一片雪花。

那些天天說國外醫療服務好的人,可能還不清楚:

在美國看病,一般都會先找家庭醫生。

看病,需要提前預約。

想要去醫院看病,遠沒有國內方便。

花費,也並不便宜。

那些動輒就對醫護人員指責、謾罵、毆打的人,或許還不明白:

暴力傷醫,沒有人是受益者。

對醫生的暴力,其實是對我們自己的暴力。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13張

2015年,中國醫師協會曾發布一組數據:

近6成醫務人員受過語言暴力,13%受過身體傷害。

近幾年,

醫護人員被打的新聞,

更是屢屢發生。

孩子患猩紅熱,

爹媽因不想讓孩子停課,便毆打醫生,

想要阻止他寫傳染病報告卡。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一外科醫生,在門診正常坐診期間,

被一身份不明人員持刀刺傷,生命垂危。

北大醫院婦產科醫生遭患者毆打,

眼眶骨及下頜骨骨折,住院治療。

大家都在一味抱怨:

醫生態度不好、醫院坑不坑人的時候。

沒有人會去了解:

2017年的中美醫生配比量中,

一名醫生的診治標準,是一天看24個病人。

而中國一名醫生,

一天接觸的病人,就近百個。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14張

有人算過這樣一筆賬:

在中國學醫,首先需要:

5年本科,3年研究生,3年博士;

畢業以後,還需要:

3年規範化培訓,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職稱考試;

如果醫術過硬,還能經受住各種考試、論文。

19年的時間,才能當上副主任醫師;

24年的時間,才能成為主任醫師。

十幾、二十年培養一個能看病的醫生。

結果,

被患者、家屬幾下子,就打傷了;

甚至,還有醫生為此付出了生命。

原本,能做開顱手術的巧手,

因為一次受傷,再也無法拿起手術刀。

卻沒有人算過,

這位醫生之前救過多少人;

今後,還有多少人等着他救命。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15張

有人曾問:

如果醫患關系繼續惡化下去會怎樣?

我看到過這樣一個回答:

其實也沒有多大問題,

供求不平衡的動盪之後,

終歸還是會回到平衡狀態,

因為市場的需求在那裡。

只是,

這些醫生會在私人醫院、VIP診所內。

服務好、環境好、醫術好。

窮人,可能體驗不到。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16張

《人間世》中,職業醫鬧被抓

醫鬧,成了一個可以致富的產業。

醫院裏配備了安保、24小時監控和報警系統。

醫生一邊在救人,一邊隨時還要準備自救。

沒有誰,敢說自己不會惹上醫患糾紛。

不滿總是存在的。

醫療環境這個話題太大,

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明白的。

但我們都明白:

人心與人心的距離,卻是可以改變的。

醫生不希望任何一個患者死亡,護士不希望任何一針扎不上。

中國醫療,還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

但我們也不該就此,忽視了他們所有的努力與付出。

有調查顯示:

醫院的耳鼻喉科和急診室,是最容易發生暴力傷醫案的地方。

主要原因並非醫療事故和醫療差錯,而是患者對效果不滿意。

因為,大部分人,都不接受這樣的解釋:

“開完刀以後,各種各樣的並發症,在一定範圍是不可避免的。”

“醫院不是保險箱,不能僅僅用結果來判斷醫生的好壞。”

“合併症、並發症和後遺症這些,醫生也做不到絕對的預判。”

每個患者,都是抱着很高的期望。

但多年來關於疾病宣傳和教育的缺乏,造成當今醫患之間,很多的誤區。

醫生不是神,脫了白大褂,他們只是普通人。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17張

其實,醫生要想保護自己很簡單。

他們只需要做有把握的事情,

若有不可控的風險,

直接放棄病人就可以了。

在《人間世2》第4集的結尾,我們聽到了這樣一個答案:

“即使你很難避免別人對你犯規,但真正熱愛醫學的人,不會因此喪失熱情,也不會利用規則知識保護自己,放棄病人。”

飲冰十年,難涼熱血。

即便醫患關系,矛盾重重。

依然還有人深陷在自己的世界裡,選擇心無旁騖地治病救人。

一次病人大出血,

醫生顧不得形象,撅起屁股,

拚死用去拳頭堵住傷口。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18張

一個雙胞胎的媽媽,

被診斷為感染性心內膜炎,

不得不做手術,

一臺手術三條人命,

最終一個都沒有少。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19張

懷孕38周的產科大夫,

連做兩臺手術後,

坐在地上,已經累得話也說不出來。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20張

跟腱斷裂的醫生,

綁上支具,單腳站立,

做了兩場手術。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21張

一位並無過錯,卻陷入醫療糾紛的醫生。

經歷了風波之後,卻被查出得了甲狀腺癌。

原本該放下心理包袱,好好養病。

誰知,自己做完手術以後,

他又選擇,重新做回了醫生。

面對同樣的病症,他迎難而上,

最後經受住了考驗。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22張

《人間世》節目組,送了一張畫像,

給這位不願露臉的醫生

救死扶傷的路,太窄太辛苦。

我當然也明白,無論什麼時候,還是有那些:

只想着斂錢的無德醫生,

只想着醫鬧拿錢的醜惡病人。

但這篇文章存在的意義,不是寫給他們。

而是寫給那些:

依然堅持理想,不忘誓言,還願意在這條窄路上,繼續往下走的人。

或許,

把命交付他們的時候,我們都曾少了一句感謝。

或許,

曾因對醫學的不瞭解而抱怨時,我們都欠他們一句抱歉。

文章,寫給值得的人看。

感謝,說給值得的人聽。

“對不起,謝謝你。”

凌晨掛號崩潰的時候,才發現欠中國醫生一句道歉! 新聞 第23張

今日話題

工作之餘

你還在鍛煉身體嗎?

夜班當日

你還在健康飲食嗎?

別鬧了好嗎?

病房寫病歷,一寫一整天

夜班必加餐,每年胖五斤

這纔是醫生的真實寫照

管住嘴、邁開腿

不存在的!

參加工作後

你的體重還好嗎?

說出你的故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