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相片

根據移民署統計,2017年台灣外籍配偶人數已超過53萬人,新住民與新二代已然成為台灣人的一部分。「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發現許多新住民的家庭會遭遇到語言隔閡、文化歧視等問題;微電影中的主角小敏,轉學到新環境,由於自己的媽媽是外籍配偶,擔心受到同儕的異樣眼光,因而謊稱媽媽是日本人,透過小敏的角度,讓大眾意識到新住民的家庭面臨的問題。

▼小敏擔心受到同儕的異樣眼光,謊稱媽媽是日本人(圖/翻攝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

檢視相片

▼小敏擔心受到同儕的異樣眼光,謊稱媽媽是日本人(圖/翻攝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

檢視相片

微電影中的主角小敏和一名同學彥偉,兩人一起轉學到同一個班級上,當同學知道彥偉的媽媽來自越南,紛紛帶有歧視的眼光,小敏害怕同學知道她的媽媽來自印尼,會像彥偉一樣遭受歧視,便決定撒一個小謊,謊稱媽媽是「日本人」。

▼媽媽配合小敏的謊話,假扮成日本人的模樣,到學校去給小敏送便當(圖/翻攝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

檢視相片

▼媽媽到小敏的班上送便當,沒想到腳上的那雙紅白拖讓她露出馬腳(圖/翻攝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

檢視相片

為了不讓孩子受到欺負,小敏媽媽配合她的要求,順勢演了一齣戲;她打扮成人人稱羨的日本人,說著幾句硬背而來的日語,到小敏的班上送便當給她,卻沒想到腳上的那雙紅白拖鞋讓她露出馬腳…,小敏的謊言就被拆穿了,她回到家後,躲在房間跟媽媽賭氣,意外的看見媽媽為了配合她的謊言,辛苦地練習怎麼當日本人、穿木屐走路,讓小敏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躲在房間的小敏,意外發現媽媽辛苦地練習怎麼當日本人(圖/翻攝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

檢視相片

▼躲在房間的小敏,意外發現媽媽辛苦地練習怎麼當日本人(圖/翻攝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

檢視相片

看到煩惱的小敏,班導帶著她到一個地方,並找一個理由讓媽媽到學校。當媽媽一走進教室,意外看到小敏身上穿著「Batik」,是印尼的傳統服飾,並藉著這個機會,對著同學也對著媽媽喊話:「不管我媽媽是印尼人、日本人還是火星人,她都是我在這世界上,最愛最愛的人」還獻唱了一首印尼歌曲,讓小敏媽媽看了感動落淚。

▼小敏身上穿著「Batik」,是印尼的傳統服飾(圖/翻攝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

檢視相片

▼聽到小敏深情喊話、唱了一首印尼歌曲,讓媽媽感動落動(圖/翻攝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

檢視相片

「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長期深耕偏鄉弱勢兒童的課輔工作,同時也發現許多新住民的家庭遭遇語言隔閡、文化歧視等問題,透過這部微電影,期盼大眾更加重視在台新住民,進而了解他們的家鄉和文化。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瓔珞聽到「那個人」嚇壞躲起來 遭皇上惡整網笑:小燕子2.0

悚!大膽網紅七月半「釣水鬼」 竟真有東西咬掉符咒

●​超神「胎前記憶」! 女兒吐投胎過程:「我決定當你寶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