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看西游第2529期)

  文/范泛记书

  要论西游记中谁的名号最多?答案恐怕就是孙悟空了。我们随口一说,就有五六个: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孙行者、斗战胜佛等等。这些名号中,猴子最喜欢的自然是“齐天大圣”,而最厌恶的非“弼马温”莫属。

  弼马温,是猴子首次被天庭招安后封的官职,乃御马监的正堂主官,其主要职责就是照料养护天马。

  需要注意的是,“弼马温”并非御马监主官标准的职位名称,而是孙悟空专属的一个官名。那时,玉帝询问左右,看哪里有空缺好安排猴子。旁边转出武曲星君启奏: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玉帝遂传旨:“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玉帝金口一开,不仅封了官,还创造了一个新的官名。这个官名只属于孙悟空,再有接任的官员并不会使用。这也就是说,孙悟空之后再无第二个“弼马温”。实话讲,玉皇大帝不厚道,“弼马温”听上去不像是个官名,倒像是个外号,一下子就成为贬损猴子的代名词,所以天兵天将见面就喊,搞得孙悟空气愤异常。

  玉帝为何封猴子做“弼马温”?这倒也不是随手拈来、信口胡说,他是有一定原因的。

  “弼马温”是谐音,其本字应是“避马瘟”。古人认为,在马厩中饲养猴子,能够有效地趋避马匹瘟疫。孙悟空正好是猴子,又单算安排他去管马,两厢正合,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玉帝灵机一动就给起了这个名号。

  猴子真能避免马瘟?这是不是迷信说法,抑或只是个神奇的传说?搞清楚这一点,就需要来翻翻古代典籍。《马经》上说:“马厩畜母猴辟马瘟疫,逐月有天癸(gui)流草上,马食之永无疾病矣。”这句古文的大致意思是:在马厩中饲养母猴,每月母猴都会将“天癸”流在喂养马匹的草料上,马吃了这些草就不会得病。那么,“天癸”又是什么?根据《黄帝内经太素》、《妇人大全良方》等古代医书,“天癸”在男子意为“精”,在女子则为“血”,是月经的代名词。对于母猴经血能够趋避马瘟这件事,与吴承恩生活在同一时期的“药圣”李时珍也进行了研究,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就有“马厩畜母猴,可避瘟疫”的记载,可说是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不管“避马瘟”的说法是否真的科学,原著是始终坚信这一论点的。虽然被看成母猴,是极大的侮辱,但孙悟空好像并不在意。书上写他到御马监上任后勤恳努力、成绩斐然,“那些天马儿见了他,泯耳攒蹄,倒养得肉膘肥满。”御马监毕竟是个正经衙门,还有监丞、监副等一众官员前呼后拥,猴子又干的得心应手,日子过得踏实而又开心。若非那次吃酒中问起品级大小,才因自己“未入流”而羞耻恼怒,他肯定会成为最成功的养马专家。说来说去,孙悟空反下天去,真不是因为这份工作苦累,而只是嫌弃官职太小。

  前往“蜗牛看西游”公众号,可看到相关文章《孙悟空为何不愿当弼马温?他的前任哪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