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收聽▼



中國古代有許多偉大的母親:孟母三遷,斷機教子 ;岳母刺字,精忠報國;歐母畫荻,窮而志堅……

這些母親,成就了孩子的人生。

有一位女性,沒有孟母和岳母那樣的聲名顯赫,但她同樣了不起。她就是蘇洵的妻子,蘇軾、蘇轍的生母——程夫人。

程夫人家境優渥,接受了很好的文化教育。18歲嫁入蘇家後,在丈夫蘇洵和兒子蘇軾、蘇轍的治學上進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宋史·蘇軾傳》中,提到了母親對蘇軾的教育之功。

蘇軾剛十歲時,父親蘇洵就遊學四方,蘇軾的母親在家中主持家務,教育子女。她對蘇軾要求很嚴格,親自教他讀經史等書籍。

一次,蘇母教蘇軾讀《後漢書》時,讀到了《範滂傳》,蘇母爲範滂母子嫉惡如仇、不避危難的崇高精神深深感動,不禁放下書來,喟然嘆息。

年幼的蘇軾問母親,如果自己長大後,做範滂一樣的人,母親會同意嗎?程氏毫不遲疑地回答蘇軾,孩子,如若你能做範滂那樣的人,難道我就不能做範滂母親那樣的人嗎?





母親的言行和教誨,影響了蘇軾兄弟的品德和操守。在母親去世之後,蘇軾將思念訴諸筆端,寫下《記先夫人不殘鳥雀》和《記先夫人不發宿藏》兩篇文章,懷念母親的善良仁厚、非義不取。

程夫人的立身行事,也滋養了蘇氏家風:讀書正業,孝慈仁愛,非義不取,讓兒子蘇軾爲之驕傲。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於家。家有五畝園,幺鳳集桐花。是時烏與鵲,巢鷇可俯拏。憶我與諸兒,飼食觀羣呀。”

這是一幅多麼溫馨的畫面,庭院裏種滿了各式各樣的花草樹木,鳥雀都來這裏棲息,蘇軾一家人給前來築巢的鳥兒們餵食。




正是母親的言傳身教,給蘇軾帶來人生觀的很多重要啓示。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這些千古名言,從蘇軾筆下娓娓流出。近千年來,人們之所以熱愛、敬仰蘇軾的人格,頌讀他的文學作品,正是因爲這些作品表現出了蘇軾那寬厚、仁慈、博大的精神世界。而這些個性、思想的形成,都可以溯源到這位了不起的母親。

今天,蘇軾是我們的配角,母親纔是故事的主角。

跨越歷史,我們向所有母親致敬。


文字:笑川 

朗讀:王茜

責編:王子墨

編輯:孫小婷 吳亞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