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被拍賣,愛國收藏家聯手棄拍,故宮博物院1800萬買回珍藏 | 文 三隻眼文齋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利用溥儀在長春製造了“滿洲國”僞政權。爲日本關東軍佔踞東北提供理由。滿清的未代皇帝溥儀偷偷來到東北的撫順成爲日本帝國的兒皇帝,但是隻得到少數幾個國家的承認。溥儀悄悄派人把天津的私藏國寶運走,據當時在天津專門管理這批珍寶的嚴振文1952年初回憶,溥儀帶走書法名畫手卷約30箱,內裝1300件;書法名畫冊頁4箱,內裝計40件;書畫掛軸一箱,內裝21件;宋元版書31箱,內裝200部;殿版書3箱,內裝部冊不詳。這些國寶全部運往東北長春,藏於被稱爲“小白樓”的建築中。

  再後來,溥儀倉皇出逃僞滿洲國時,僞滿皇宮遭到亂兵哄搶,小白樓幾十箱書畫被瓜分殆盡,大量珍貴書畫散落到了民間。溥儀盜運故宮國寶的事件在兵荒馬亂的歲月已經被許多人遺忘了,但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並沒有使收回國寶的大事付諸東流。政府積極採取行動,歷盡艱辛到民間尋訪這批被溥儀遺失的國寶。1995年8月的一天,位於古玩一條街北京琉璃廠街的北京文物公司辦公室,來了一位衣着簡樸的陌生人,正在工作的文物鑑定專家秦公接待了他。這位衣着簡樸的陌生人手裏拿着一個竹筒,小心翼翼地說:“秦老師,我這有幅畫,想了解一下它的價值,您給看看好嗎?”秦公點頭同意後,來人打開竹筒,拿出一幅畫軸放在桌上,斑駁的質地表明還真像是一幅有年代的東西。秦公態度立即變得謹慎起來。

  這是一幅舊畫,秦公剛剛打開畫作的卷首部分就驚呆了。鑑寶無數的他敏銳地感覺,眼前的這幅畫應該是一件極具價值的珍貴文物。秦公不由得激動起來,扶畫的手也有些顫抖。來人觀察到秦公的異常反應,忙問:“這幅畫是不是很珍貴?”在鑑定文物方面秦公從來都是實話實說,他回答:“這很能是著名的《十詠圖》,是北宋詞人張先根據其父張維的10首詩作出的畫,現在看到的卷首部分的內容應該是第一首詩中描繪的情景。”

  當秦公正喜不自禁之時,意料之外的事情卻發生了,只見來人把畫又捲了起來,剩下的部分再也不讓秦公看了。看到持畫人顧慮重重的樣子,秦公勸他把畫留下來,以便邀請有關專家做進一步的鑑定,但來人還是堅持要帶走這幅宋代的國寶。秦公心急如焚,在他的再三勸說下,來人總算是留下了自己的住址,隨後便攜帶畫軸匆匆離去。

  當夜,秦公查閱了有關《十詠圖》的全部資料,確定這就是原本珍藏在紫禁城裏被溥儀遺失的國寶。秦公覺得應該不惜代價收購,讓國寶迴歸它的老家北京故宮博物院。於是,他一次次登門拜訪,向藏家解讀文物政策,以消除對方的顧慮。但藏家提出,他只願把《十詠圖》交付拍賣公司作價,秦公趕忙答應下來。

  然而藏家又提出,如果要交給國內的拍賣公司,秦公須預付給他200萬元定金,才能將這件作品從他家中帶走,而且如果有專家提出異議而不能拍賣,定金不退。藏家這樣做,是給自己一個保障,即便藏畫是假的,他也會拿到200萬,不至於空歡喜一場。

  秦公作爲瀚海藝術品拍賣公司總經理,他力排衆議,答應了藏家的要求,擔着極大的風險預付了藏家200萬定金,讓這幅畫順利進入鑑定和拍賣的程序。這幅《十詠圖》最早的記載出自南宋周密所著《齊東野語》。江南才子張先一生雖然著作頗豐,但都是文集,有《安陸集》一百卷行之於世,他也是北宋時期與柳永齊名的詞人。據說,張先平生僅作此《十詠圖》一畫,可事實上僅此一畫,就讓他在中國畫史佔有了一席之地。

  1995年深秋的一天,北京一個容納800人的拍賣大廳裏座無虛席,連走廊過道也擠滿了人。然而,臨近9時拍賣開始時,現場卻鴉雀無聲。600萬的起拍價一宣佈,現場聚集已久的能量立刻被釋放了出來,一次次的舉牌,讓氣氛達到了白熱化。故宮“大內總管”文物處處長樑金生對《十詠圖》志在必得,價碼被一步步推高。樑金生無奈一次次舉牌,當樑金生舉起1800萬的牌子時,有一位愛國收藏家突然喊出一句:“不要爭了,把畫留給故宮吧!”這時全場肅靜,收藏家們大都具有強烈的愛國心,只聽到拍賣師發出的顫音:“1800萬……三次,成交!”伴隨着小錘子砸下的那一刻,《十詠圖》終於在在場的愛國收藏家聯手棄拍的情況下,被請回了故宮博物院珍藏。

  每一件國寶的流失,都是以往歲月的無奈,收回國寶是愛國公民應有的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