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神奇的電視劇,靠一劇之力養活大半個電視臺。永遠在各個衛視重播,可不管看了幾次、不管演到哪集,觀衆永遠都可以繼續看下去。

  10年前它是《還珠格格》,而10年後則是《父母愛情》。

  前兩天,一個讓中國觀衆悲痛的消息傳來——

  正午陽光影業發表公告透露,《父母愛情》的編劇劉靜因病於2019年3月30日離世。

  作爲中國最優秀的編劇之一,劉靜老師爲我們留下了太多傳世的文學作品和改編劇作。

  最廣爲人知的,當屬她用自己原本只有33頁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的《父母愛情》。

  用如今的眼光看,這是一部如果只看題材,很大可能會被年輕人忽視的電視劇。

  整整44集,只有一對夫妻和鄰裏親人,雞毛蒜皮、家長裏短地相處了50年。

  演員沒什麼流量明星,也沒什麼原生家庭等社會矛盾的劇情,比起現在動不動就要被網友開貼吵上100頁的《都挺好》,討論度可差遠了。

  可就是這樣一部平淡無奇的家庭劇,卻能在年輕人掌控話語權的豆瓣上,以9.4分榮登近十年來的國產劇評分榜首。

  在正午陽光名號的還並不響亮的年代,多少人在中央一套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都以爲是媽媽奶奶輩們會霸佔電視機貢獻收視率的那種。

  結果……看了五分鐘就立刻“真香”,成了爲數不多能讓年輕觀衆踏踏實實陪爸媽看完的電視劇了。

  用網友的話說:一部好的電視劇能做到的是,即使是我不喜歡的題材,依然能打動我。

  這種適配各年輕段觀衆審美的能力,首先要得益於劉靜老師強大的編劇水平。

  早在20年前,《父母愛情》的小說原著一經出版,就有無數影視圈大師求改編,其中還包括當年如日中天的姜文。

  因爲設定實在太獨特又具有戲劇性了。

  安傑是資本家小姐,優雅、有情調、心高氣傲;江德福是農村出身軍官,離過婚、愛說髒話、不講衛生。

  可偏偏,大老粗就對最美麗嬌氣的鮮花一見鍾情。

  這個搭配怎麼看都是男方撿了大便宜,但是《父母愛情》的故事開始是處於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的——解放初期。

  比起如今相親市場上更看重的錢財等“身外之物”,階層纔是很多人一生都無法跨越的大山。更別提根正苗紅的海軍軍官,要娶家庭成分不好、一身資本主義臭毛病的嬌氣小姐了。

  大婚之夜,就鬧出了個名場面。

  江德福滿心期待的等着新媳婦鑽被窩,沒想到一扭頭,脫下衣服的安傑就又換上了睡衣。

  給這輩子只會“光腚”睡覺的老公,打了個措手不及,興致全無地關燈睡覺。

  日子過起來,更是三天兩頭就要摩擦一番。

  安傑愛乾淨,不管生活多麼困難都得追求儀式感,“喝水要有喝水的杯子,喝茶要有喝茶的杯子,喝咖啡也要有喝咖啡的杯子”。

  去松山島那種鳥不拉屎的偏僻地方挑水做飯,都要專門穿着高跟鞋和小裙子,講究的裝束在其他人眼裏簡直是出洋相。

  更別提在上完廁所都懶得洗手的江德福了,對他來說,被老婆系統化糾正和改造成一個睡前必須要洗臉洗腳洗腚的“三洗丈夫”,纔是活受罪。

  比起夫妻倆生活習慣上的差異,“三觀不合”的鴻溝更是巨大。

  在傳統男尊女卑封建思想教育下長大的江德福,不僅從不幹家務,甚至還會在老婆懷孕的時候,說出“我堂堂一個參謀長,怎麼能給女人伺候月子”,這種直男癌滿點的話。

  偏偏安傑又是個嘴上從不饒人的,結婚初期各種看不慣婆家“村裏人”的處事行徑,不顧後果地對小姑子趕着“滾出去”。

  鳳凰男對上大小姐,霸道妻子對上小姑子,再加上各種愛出事的親戚鄰居,處處都是矛盾。

  擱如今,簡直分分鐘能演出個一波三折的drama倫理劇,每集都要全家人互毆的那種。

  可很顯然,雖然《父母愛情》長達44集(在五年前真的不短了),卻一點兒都不狗血,甚至沒有任何大風大浪。

  夫婦倆50年來的小日子全程無出軌、無小三,過得那叫一個幸福美滿。

  兩人最大的一個矛盾,當屬和前妻“兒子”來找江德福認親,引發了家人的誤會。也僅僅在幾集之後就爲江德福平反,他只是被親哥哥帶了綠帽子,又不想讓別人知道家醜。

  這時候你可能會問了:這麼平淡如流水賬的劇情,難道不會無聊嗎?

  還真不。反而在我們看慣了深諳注水充數之道的國產劇市場——

  這44集的長度卻飽滿豐富到讓人看了欲罷不能,幾乎沒有一句廢話和無用情節。

  瑣碎的故事看上去無比普通,但是卻又是最鮮活的。

  大結局女兒江亞菲的話,說出了多少觀衆的心聲

  比如表面大男子主義的江德福,實際上卻是個土味情話十級的寵妻狂魔。

  追安傑的時候寫不出浪漫的情詩,就天天用最老套的方式搭訕:“你在醫院工作不錯啊……(結巴一分鐘)喫藥方便。”認真的樣子,讓本來還端着架子的大小姐一下子繃不住笑;

  結了婚之後,也不忘動不動就誇老婆兩句,以看她臉紅爲樂。

  雖然嘴硬“大男人不能照顧女人”,但真到了給老婆洗腳的時候就完全不記得這回事兒了,甚至還動不動就要逗唆着老婆開開車。

  咳咳,江參謀長,注意一下影響。

  再比如被嬌生慣養多年了的安傑,雖然各種嫌棄江德福。喜歡用“你老家的媳婦好看嗎”,讓他瞬間炸毛。

  但只要對外,都是極力維護老公的面子的。

  回孃家的聚會上,姐姐姐夫嫌棄大老粗江德福穿西裝違和,立刻就被安傑懟了回去:“你覺得不好看嗎?我覺得好看就行。”

  江德福對老丁撒謊炫耀老婆什麼都聽自己的,被安傑聽到。她不僅沒有當衆拆穿江德福,還順勢給了他一個臺階下:“在家耍威風還不夠呀?還要跑到外面來宣揚。”

  頓時讓原本準備看同事挨收拾笑話的老丁,一臉懵逼。

  你看,這便是《父母愛情》最難得的地方——

  一家人偶爾也會有矛盾,但永遠都是奔着過日子去的,而不是一味地靠渲染衝突來吸睛。

  最典型的例子,當屬江德福和他的死對頭,連襟歐陽懿了。

  沒見過複姓的江德福,在第一次見面就用一聲“老歐”,把留過洋的姐夫叫愣住了,然後被後者各種嫌棄沒文化。

  從那以後,兩人逢見面就要吵架,滿是“粗魯文盲”和“酸臭文人”的互相看不上。

  可沒想到,真等到歐陽懿被打成右派,人人都開始用“老歐”貶低他的時候。反倒是江德福勇敢地站出來:“什麼是老歐啊?人家是歐陽。”

  在特殊時期,當那麼一個驕傲的讀書人被踐踏到曾經的極端,被打發到松山做苦力。

  連安傑都因爲害怕影響不敢去看他的時候,也是江德福不畏流言,在喫人不吐骨頭的時代,勇敢地維護着家人:“別怕影響我,我不怕有這樣的親戚。”

  安傑小資出身,本註定是要低着頭走路的命運,偏偏遇到了一個真真的好男人,幫她安然度過那個特殊的年代。

  不管在生活問題上怎麼鬥嘴,可江德福從沒有在人格上對家庭條件不好的妻子有發自肺腑的看不起,真正從心裏尊重她。

  因此寵妻屬性又有擔當的江德福,一度成爲了很多女觀衆的理想型。甚至反過來覺得作天作地的安傑遇上老江,纔是前世修來的福分。

  可安傑又何嘗不是爲了整個家庭不斷妥協着,就算小事上愛作,只要遇上大事,又有着脫胎於成長環境的果敢和智慧。

  以爲江德福會因爲和自己結婚失去晉升機會,就二話不說要陪他去農村;

  在條件惡劣的島上把家裏收拾的乾淨又溫馨,憑一己之力提升了江德福的生活水平不說,還靠優秀的情操教育出了同樣優秀的孩子們。

  這樣一看,老江家雞飛狗跳又永遠會歸於平靜的日子,其實纔是生活最合理的解釋吧。

  畢竟人生哪有什麼永遠的合意,又哪有那麼多撕破臉皮,誰不是在妥協與將就中被逼着前進。

  回到最開始的話題,一部劇能突破年齡的代溝,這麼多年來越是歷久彌新、越是熠熠生輝,是無比難得的。

  老一輩人看着熟悉,因爲劇裏的所有都是他們所經歷過的時代;

  年輕人又能從平平淡淡就是真的老江家裏,體會到一些如今社會最稀缺的財富。

  就像安傑對江德福說的那句話:“都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的眼神怎麼還那麼幹淨呢?這說明我生活得幸福安逸,對自己的人生很滿意!”

  平常刀子嘴的她,一句話,就肯定了丈夫這麼多年的愛。

  因爲打心眼裏互相維護着,對一起生活了50年的老兩口而言,日常吵架都是皮毛,彼此在重大抉擇面前又會首先考慮的是對方,感情基礎穩固的驚人。

  更有意思的是,在彼此的浸蘊下,二位最後還身份互換了。

  安傑在老頭子面前越來越無所顧忌,放下了曾經端了那麼多年的大小姐架子。開始大口大口吃麪條,喝湯叭嗒嘴,反過來被江德福嫌棄。

  而江德福呢,不僅老了老了非要穿真絲睡衣,被老夥計老丁嫌棄(記得新婚之夜梗嗎?);

  安傑昏迷不醒時,他不由自主地學起她喫饅頭要扒皮的“資產階級”舉動,也戳中了無數人的淚點。

  家裏有老人的朋友都知道,過了一輩子的老兩口嘴上嫌棄彼此,卻又口嫌體直地互相同化,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奈何如今懂生活的國產劇不多了,想要在一座座空中樓閣之上,看到如此真實而觸動的細節,也越來越難了。

  最後,你喜歡和父母一起看什麼劇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