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網易看客

  已授權,謝絕二次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原作者

  時代,再召喚我一次。

  如果80後、90後、00後坐而論道,在最長可達30年的代溝中,“時代在召喚”可能是他們爲數不多的共同語言之一。

  確認過眼神,是要站上領操臺的男人。

  某種意義上,廣播體操是幾代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即使編出各種藉口,也沒人躲得掉這個已經存在了68年的集體運動。

  廣播體操,瞭解一下

  在遙遠的建國初期,“時代在召喚”尚未響絕神州。彼時我國的人均壽命,只有可憐的35歲。

  要想續命,就得鍛鍊。

  1950年,中國體育總局前往蘇聯取經。訪問團中唯一的女同志楊烈看到蘇聯人民每天熱火朝天地做操,深受啓發:

  這麼優秀的操,中國人民也必須有一套。

  回國後,楊烈找同事劉以珍幫忙。兩人按照當時日本“辣椒操”的基本動作,遵循“先四肢後胸腹、先輕鬆後劇烈,最後以整理運動結束”的原則,編出了一套“蘇操爲體,日操爲用”的廣播體操。

  “現在開始做廣播體操!原地踏步走……”

  1951年12月1日,第一套廣播體操的BGM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響起。中國人民的做操之旅,正式開始了。

  每天上午10點,全國40個廣播電臺同時放送。人們紛紛放下手頭上的事情,滋啦滋啦湧到附近的空地上。從田間地頭到機關大院,但凡立錐之地,處處都是人們整齊劃一的身影。

  1952年來訪的蘇聯詩人吉洪諾夫對這一盛況歎爲觀止:

  當北京人出來做廣播體操,

  把最後一個夢魘趕出睡鄉,

  城裏整齊的小巷大街,

  一下子變成了運動場。

  60年代,上海淮海路上的200多家商店,每天營業前職工都做“開門操”。

  第一套廣播體操簡單易學,最複雜的動作也不過是在“頭頂擊掌”。雖然便於推廣,但橫平豎直缺少美感,很快就令人乏味。

  於是在接下來的十多年間,第二、三、四套廣播體操相繼推出。幾乎每隔兩三年,大家就有新操可做。

  1961年,謝晉導演拍攝的電影《大李、小李和老李》講的是第三套廣播體操頒佈後,上海肉聯廠的大李去新華書店買新出的動作掛圖,熱心的女營業員給他做起了輔導。

  即使在火熱的建設年代,廣播體操也沒有停止更新換代。“文革”期間,第五套廣播體操“語錄操“正式上線。BGM裏,領操員的口號如雷貫耳: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提高警惕,保衛祖國。現在開始做廣播體操。”

  爲了保衛祖國,這套操還融入了中華武術元素。比如在“衝拳運動”這一節,“一拳打美帝,一拳打蘇修”。

  左一拳,右一拳。

  同一時期上線的還有“爲革命保護視力”的眼保健操。

  在廣播體操的加持下,“東亞病夫”的形象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水的英武。據《人民日報》在《第三套廣播體操公佈了》中記載:

  “今年上學期中央黨校220名學員中,有67人體重增加,少則一公斤,多則六公斤;13個胖子的體重則有所減輕;41人反映睡眠良好或好轉。”

  截止1980年,連人均壽命也延長到67歲。

  不光如此,它甚至能改寫你的人生軌跡。比如1971年,北京廠橋小學一名小學生因做操姿態優美被選爲全校的領操員,還被新影集團拍進了紀錄片。這孩子因此被選入什剎海體校,專門練習武術,成了一代功夫巨星。

  他就是李連杰。

  可能是有史以來唯一靠廣播操出道的明星。

  及至80年代末,做廣播體操依舊是非常潮的一件事,直到改革春風吹滿地改變了這一切。

  在迪斯科、交誼舞的夾擊下,和計劃經濟相伴而生的廣播體操再也吸引不了弄潮兒們的目光。

  再加上1990年創編的“第七套”引入了健美操元素,大幅度的扭胯動作讓它成了“史上最難廣播體操”。

  好傢伙,學不會。

  圖源:《行走的廣播體操》,CCTV紀錄

  中小學生鬼畜廣播操大賞

  爲了挽回頹勢,體育總局做了兩件事。

  一是在第八套廣播體操的創編中,把動作從複雜迴歸到簡單。

  1997年第八套廣播體操發佈,這時它的頭銜已經從“全國”變成了“大衆”。

  理論上,第八套應該是居家必備、老少咸宜的一套。

  但市場經濟終究是殘酷的,廣播體操已經失去了太多的羣衆基礎,在人民的廣場上回天乏術。

  廣播體操爲中國廣場舞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年的廣播體操之母劉以珍還跑去編了一本《中老年迪斯科》。

  唯一能收復的失地,是校園那塊AC米蘭大操場。

  爲了配合發育中的青少年活潑好動的特點,從1998年起,教育部又在成人廣播體操裏,拆分出“中小學生”系列。

  1998年3月,第一套專門針對中小學生的廣播體操誕生,圖爲中學生版。

  在陽光明媚的新千年,作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中小學生(被迫)扛起了做操的大旗。

  2002至2008年間,廣播體操加快了文藝復興的進程。第二、三套專屬課間操,接踵而至。

  第二、三套全國中小學生廣播體操·族譜,圖源央視新聞。

  五首真正跨時代的經典流行歌曲,從十多年前一直流傳至今,深受廣大中國青少年喜愛。

  一時間,神州大地上羣操爭霸。

  從高校附中到希望小學的義務教育市場中,漸漸形成了低齡壟斷者“雛鷹起飛”、中學生人氣王“舞動青春”,以及老牌選手“第八套”三足鼎立的局面。

  身懷三、四套神功絕學,不過是我國中小學生的人均實力。

  更有甚者,靠轉學融會貫通,挨個兒把“雛鷹起飛”“初升的太陽”“時代在召喚”“放飛理想”做了個遍。

  剛會雛鷹起飛,時代就在召喚了。

  做過的操一多,記憶也容易混亂。能讓人分辨出箇中差別的,是那個最羞恥的動作。

  比如“第八套”中令人難以忘懷的“只識彎弓射大雕”。

  比如“時代在召喚”裏的“加油!加油!加油!”

  更離奇的是“跑跳運動”裏的千人殭屍跳,一半以上的人都是用走的。

  做完這節鞋帶沒開你找我。

  “體轉運動”是整套操裏唯一帥氣的動作。

  同時也是用手指尖戳別人的絕佳機會。

  以仿生學著稱的“雛鷹起飛”更是黑歷史誕生的重災區。

  “依稀記得第一節是蹲在地上要變身的動作。”

  領操員做是雛鷹,你做就是沙雕。

  除了仿生學,還有Jazz Hand。

  “舞動青春”大概是唯一一套無論是編曲還是動作上都還算優美的操。

  但做起來還是一言難盡。

  令人頭大的,還有憨度百分百的史前教學視頻。

  彷彿開了0.5倍速的分解動作,速度慢得能讓人圓寂。

  操界的武林大會:廣播體操比賽,更是中小學時代除了二人三足聯賽外的又一大噩夢。

  拿獎的唯一依據是你和分解動作的相似程度。

  有的學校甚至搭配諸如白手套一類的裝飾品,以彰顯隊列之整齊,但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確認過眼神,是做“時代在召喚”長大的人。

  告別課間操的我們,成了無聊的大人

  “體育課可以被語數英霸佔,但廣播體操不行。”

  就這樣,廣播體操成了無從躲避的日常,伴隨着少男少女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慘痛的課間操時光。

  據觀察,每個學校都有一個做操巨認真的人,俗稱“領操員”。

  主席臺上領操的姑娘通常是全校男生的暗戀對象。

  每個班裏,都有一個操帝。

  只要他一發力,方圓十米內的每一個普通學子都得瑟瑟發抖。

  沒有我三年二班第一舞王踩不了的點。

  然而,縱觀整個操場,不難發現,小學生藉機打鬧,中學生敷衍擺動,纔是制霸廣播體操的主旋律。

  畢竟,認真做操,太不酷了。

  “由於動作實在太二,在好感對象面前做,臉都丟光了不是。”

  再加上臃腫的校服、回力運動鞋以及還沒長開的五官,三位一體的土夯造型加身,再桀驁不馴的崽也撲棱不出什麼酷勁兒。

  所以,一定要垮。誰不垮,就不酷。

  每個班總有一兩個垮掉派擔當(左一),圖源:次元文化

  “雛鷹起飛第一節,我總是一蹲不起,等別人做完一節再站起來。”

  “班主任走過來時跳得比誰都高,一過了就開始和旁邊的人互踢。”

  每到蜷身運動時,總有人頹廢又不失剋制地晃動身體;跳躍運動時,你總能聽見稀稀拉拉的擊掌聲。

  至於那個裝病留在教室瘋狂補作業的同學,聽到遙遠的操場傳來的迴音,竟有一絲絲想跟着一起做。

  有誰還記得那個手腳甩起來像截肢了的男孩子。

  無論編排者如何費盡心思,“重複”與“集體”的天性,註定了廣播體操被長期嫌棄的命運。

  而它唯一的生命力,是在體轉運動之間。

  每個人的體轉運動,都是一段朦朧青澀的故事。有多少次轉體,就有多少束膽怯但歡喜的搜尋目光。

  “我180°浮誇轉身,就是爲了看隔壁班班長一眼。”

  朝陽給TA的輪廓鍍上了一層怪好看的金邊。目光交投那一瞬間,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他喵的心動。

  時間一瀉千里。後來,課間操改成了跑操。

  而屬於中小學生的廣播體操,也像凝滯了的時間一樣,之後再無推陳出新。

  圖爲《匆匆那年》劇照。

  少男少女們稀裏糊塗地進了考場,又稀裏糊塗地從無憂無慮的紅顏少年,變成了奔波於都市的大齡青年。

  每天上班,喫飯,加班,睡覺。

  生活中重複與乏味,原來比廣播體操,來得還要猛烈一些。

  除了頸椎病和肩周炎變本加厲地襲來,不會有人會主動想起做操時一提一放的細枝末節。剩下的,似乎只是一些無來由的肌肉記憶。

  但只要前奏一響,當年那個拒絕做操的少年又彷彿回到了昨日的操場:

  “這玩意,非要當年那個破喇叭放纔有感覺。”

  後來他才發現,這操,認認真真做一遍,原來是會出汗的。也是這操,真真正正陪自己走完了整個青春。

  參考資料

  [1]《我國廣播體操60年發展回顧與展望》,劉俊一 徐瑩 馬睿

  [2]《廣播體操捲土重來》,中國青年報

  [3]《那些年的廣播體操,你還會做嗎?》,新京報書評週刊

  [4]《第九套廣播體操在京發佈 大學師生展示體操》,新華社

  [5]《第三套中小學生廣播體操將在全國推行》,人民日報

  [6]《回顧廣播體操發展史 第五套中明顯加入武術元素》,中國週刊

  [7]《史海探祕:文革中的語錄操》,文史博覽

  [8]《中國》,Bruno Barbey

  [9]《廣播體操喚起青春記憶:李連杰姿態優美脫穎而》,文史參考

  [10]《新聞簡報1971年第28號:推廣新廣播體操》

  [11]《大家一起來做廣播體操》,上海故事

  [12]《行走的廣播體操》,CCTV紀錄

  本文轉載自【網易看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