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出現了不少掌握大權的臣子,他們的興起或是因爲皇帝年幼,或是因爲皇帝無能,他們也被後人稱爲權臣。對他們的這個稱呼也表明了他們權力之大,即使是皇帝也拿他們無可奈何,甚至還要對他們加以忍讓,否則就會給自己帶來性命之憂。

  第一個要說的人自然就是霍光了,他幾乎是開啓了權臣的歷史,但是這個權臣也不是好做的,霍光具備的這些條件很難有人能夠做到。第一點自然就是他的才能了,不然再有身份也白搭,霍光是個文武全才而且相貌英俊,是個美男子。雖說相貌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但是一個美人和一個醜人同時擺在你面前,幾乎沒人會去選擇相貌醜陋的人的。

  有了光鮮外表的加持,再加上哥哥霍去病的推薦,他就入了劉徹的眼,在僅僅十幾歲的時候就在朝中做官。可見關係還是很重要的,不然一個十幾歲的人想要在中央做官幾乎不可能。還有就是他陪在劉徹的身邊幾十年,深受皇帝的信任,這纔給了他成爲輔政大臣的機會。因爲漢昭帝年幼,母親也被處死了,他就成了掌握大局的人。

  甚至在漢昭帝去世之後,任意的廢立皇帝,被他最先選中的劉賀十分悽慘,做了二十七天的皇帝卻被他冠上了一千多條罪狀,難道他呼吸都是錯的嗎?最後他選擇了劉病已,不過這個劉病已不是劉賀,在隱忍數年之後終於將霍家除掉。

  下一個要說的是桓溫,他是東晉時期的名臣,而且還留下了一句震驚世人的名言“不能流芳百世,那就遺臭萬年”。可以說是個相當坦率的人,他雖然是個權臣,但是確實對國家做出了很多的貢獻,而且他在荊州做出的成績是朝中無人能比的。

  但是隨着權力的增長,桓溫漸漸的也有了野心,一個權臣已經滿足不了他了,想要北伐的勝利來作爲自己稱帝的理由卻始終沒能如願,而且因爲年紀的增長他也放棄了稱帝,只想皇帝賜他九錫,不過還沒等到九錫加身他就病死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