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人們都抱有這樣的觀念,

  那就是領袖是天生的,領導力幾乎不可能後天培養。

  但是,在新加坡,越來越多的老師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領導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

  在給予正確的經驗和指導,以及通過觀察和學習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可以成爲領導者。

  讓學生成爲領導者

  最初,新加坡的老師們也並沒有意識到,領導力是可以培養的,但是在招募學生會議員的過程中,讓學生成爲領導者這一概念逐漸浮現。

  對於許多的新加坡老師來說,招募學生議員應該是最頭疼的一件事了,因爲很多的學生參加招募的原因僅僅是因爲老師提名了,而不是因爲認爲自己有能力採取參加競選。

  針對這種情況,老師通常會採取這樣的做法:

  通過給他們展示內向的著名領導人的例子來幫助他們建立起信心。

  指導他們溝通的技巧,並且提供反饋以指導他們清晰和自信地說話。

  帶領議員進行一對一的審查,以發展他們的領導技能。每兩週爲他們舉辦一次培訓課程。

  這樣的舉措帶來的成效是顯著的,在一段時間過後,這樣的學生通常能夠在壓力下保持鎮定。面對挑戰時,他們會在尋求幫助之前先主動解決問題。

  培養年輕人爲社會變革推動者

  當然,僅僅只是這些舉措是不夠的。爲了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培養自己的領導能力,一個考慮到多方因素的培養模式的建立是必然的。

  領導力是建立自信,同時能夠影響他人以實現共同目標。因此,這個符合學校的領導,服務和實現願景的領導力發展的社會變革模式是非常符合實際需求的。這個模式的主要內容是以下幾個方面:

  實施一項全校計劃,爲所有初中學生舉辦爲期三天的領導力研討會,讓學生們學會如何理解自己並與他人合作。

  高中學生在領導力課程的下一階段發起他們自己的行動價值(VIA)項目。這樣,學生將與社區合作完成他們的項目並應用他們在初中階段獲得的領導價值。

  課堂上通常比較安靜的學生在課堂決定爲兒童癌症基金會籌集資金時,開始提出新的想法,作爲他們VIA項目的一部分。

  建立抗挫折能力

  建立抗挫折能力也是塑造學生成爲自信的領導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培養領導能力的過程中,很難做到一帆風順,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是再所難免的。很多承受能力不太好的學生很有可能就會因此而放棄。

  來自Teck Whye中學,入圍2018年傑出青年教育獎的Tang Li Tang老師針對這種情況給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

  作爲一名生物學老師,Tang Li Tang通過蘭花雜交計劃去實現她的這一目標。這個計劃在繁殖和創造新的雜交種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耐心和決心。

  蘭花幼苗容易受到真菌污染,有時甚至只有一個種植的幼苗會蓬勃發展。此外,蘭花開花至少需要三年時間。儘管如此,學生們仍然設法創造了幾種新的蘭花品種。

  領導力已成選擇標準

  如今隨着留學熱潮的高漲,標準化考試成績已經不再是申請者們唯一被看重的標準。

  通過在校成績、標準化考試、推薦信、文書、課外活動、特殊才能、性格特點、社區服務等多項標準來綜合考量申請者。而其中課外活動這一項又通常會體現出學生不同方面的特點,比如執行力、合作力、創新力、領導力等等。

  這其中“領導力”是衆多學生活動中最應該體現的能力,也是最受世界名校所青睞的能力。

  在校園裏磨練Leadership

  4個培養領導能力的絕佳機會

  其實,在校園裏,學生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活動,學習到一個好的領導者該具備的特質,這些特質包括了:保有彈性、充滿創意、有能力擔任團體代表、策略規劃、解決問題以及有效溝通。

  那麼,在各級校園裏,學生可以透過哪些機會來磨練這些特質呢?

  Run for club president競選社團組織的社長/隊長職位:

  學校裏有各式各樣的學生組織,擔任這些組織的幹部可以幫助你學習在組織的架構下分工合作。

  Lead a group project帶領小組作業:

  每個專業多多少少都會有團體報告,勇敢地跳出來擔任組長,,學習分派工作、幫助組員或是調解組員紛爭,都是很好的訓練。

  Get an on-campus job申請校園裏的工作:

  校園裏的工作有很多種,從校友服務到圖書館工讀生都包含在內,申請一個你有興趣的工作,並且從中訓練你的組織能力。

  Do some volunteering擔任志工:

  校園內有非常多的志願服務活動,這些志工活動多數具有主題性,譬如社區服務或是老人關懷。同樣的,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活動,並從志願服務中獲得磨練自己的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