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翊婷/综合报导

「这条回家的路走了25年。」法务部法医研究所目前共冰存3000笔无名尸的DNA检体,去年新北市海山警分局送来一名女子的检体希望进行比对,结果竟然真的找到她25年前失踪的岑姓母亲;另一名廖姓妇人同样透过DNA鉴定,成功找回失踪18年的儿子,一家人总算能够团圆了。

▲▼骨灰,骨灰坛,骨灰罐。(示意图/达志影像)

▲女子透过DNA鉴定比对,找回失踪25年的母亲。(示意图/达志影像,与本文无关)

法务部12日举办媒体茶叙,分享法医研究所人员们藏在负80度C下的「仁心」,血清证物组长林俊彦在过程中提到,目前研究所内共累积约3000笔的无名尸DNA检体,每年平均增加393笔资料,其中身分确认者约252笔,另外141笔则尚未确认,这些无名尸包含2009年莫拉克风灾(八八水灾)、2015年复兴航空235号班机空难(南港空难),以及2016年台南大地震等重大鉴识专案。

要怎么帮这些无名尸找到回家的路,有时就像是冥冥之中有谁在帮忙牵线一样。林俊彦分享一则案例,去年海山警分局送来一名女子的DNA检体,说是想要找失踪25年的母亲,希望能比对看看无名尸的资料库,没想到竟然和1994年发现的一具无名女尸相符,为了慎重起见,检方还派人前往公墓开棺采集骨骼送验,女子也提供另外8名家人的口腔棉棒送验,最后确认死者就是她的母亲,顺利达成这件「寻人任务」。

坟墓,墓葬,土葬,风水(图/记者季相儒摄)

▲警方接获无名尸通报,会先照相、搜集证物,再比对失踪人口资料。(示意图/记者季相儒摄,与本文无关)

接著,林俊彦说起另一件案例,廖姓妇人在2001年2月1日通报2个月大的儿子失踪,后来循线追查找到男婴是由卢姓夫妻养大,只是夫妻俩离婚后将孩子送到桃园巿政府家防中心安置,透过家扶中心与儿福联盟协助比对,再经过DNA鉴定,总算成功帮廖妇找回失踪18年的儿子。

林俊彦表示,法医研究所内除了3000笔的无名尸DNA外,所有DNA检体加一加大约有2万笔,虽然主要是受理法院、地检署的委托,或者是失踪及无名尸的鉴验,但民众要是有私人的DNA鉴验想做,可以透过调查局、刑事局或医疗院所付费鉴验,费用大约是每人新台币8000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