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能夠一統中華,法家功不可沒。法家商鞅變法是中華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試驗。法家以法治國理念使秦從部落變成帝國,法治的觀念比西方文明早了上千年。二千年前法家《商君書》即明確「法以愛民」的立法思想。《商君書》開篇,便申明了一個基本主張:「法者,所以愛民也。禮者,所以便事也。是以,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這是由立法思想講到變法的必要:因為法治的目標在於愛民,禮儀的目標在於方便國事;要使國家強大,就不能沿襲舊法禮儀,不能因循舊制。

商鞅被舊勢力復辟車裂分屍後秦法制被繼續沿用,秦制一直影響到唐代,華夏過往凡強盛時代都含外儒內法的影子,凡國弱必由儒家主導,歷史在反覆循環。商鞅變法是非後世爭論十分激烈,法家的平等法制思想和儒家刑不上大夫人治形成鮮明對比。漢司馬遷史記說變法之後「秦人大悅」。北宋司馬光則說「秦人不悅」,在北宋儒家影響下商鞅及之後王安石變法逐漸被後世認作亡國元兇,秦制及法家思想被徹底的否定。

宋朝儒家文化發展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北宋二程(程顥、程頤)兄弟引進了佛道理論,將儒家學說向宗教神化理論轉變,從學說轉化為宗教。開創理學的天理道德神學,成為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存天理、滅人慾」是理學神化本質,在人間體現為遵守倫理道德「三綱五常」。「人慾」是超出維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違背禮儀規範的行為,與天理相對立。有人問程頤先生曰:「寡婦貧苦無依,能不能再嫁乎哉?」,程頤則提出「絕對不能,有些人怕凍死餓死,才用饑寒作為藉口,要知道,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程氏遺書》卷二十二)。儒家理學宗教化是華夏文明的倒退,二程是後世貞節牌坊林立的源頭,女子無才是德,人囗中50%的生產力被全面封殺,滅人慾作為聖人的標準,引發了後世群體性變態戀足癖事件「三寸金蓮」。

北宋在儒教創立初始被金滅亡國,華夏發生了悲慘的靖康之恥事件。北宋徽宗和欽宗被俘死後煉成了燈油,王室女子全部充作娼妓,許多婦女被賣進娼寮,有的還被完顏宗翰以十人換馬一匹,有的被賣到高麗、蒙古作奴僕。《呻吟語》引《燕人麈》說:「天會時掠致宋國男、婦不下二十萬,……婦女分入大家,不顧名節,猶有生理;分給謀克以下,十人九娼,名節既喪,身命亦亡。鄰居鐵工,以八金買倡婦,實為親王女孫、相國侄婦、進士夫人......」。北宋這一深重歷史災難,歷代儒家將責任扣在了王安石變法上,北宋二程也反對變法。直到近代歷史還原之後才出現不同的看法。

宋代是華夏歷史上在全球經濟佔比中的最高頂峰;經濟規模超過當時世界所有國家總和,佔比達到80%,是當時世界上經濟最發達、文化最繁榮、科技最先進的泱泱大國。宋金交戰之初,金朝建國僅十年,各方面都很落後。金朝較之在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北宋差之甚遠。就人力來說,金髮動攻宋戰爭之初,金朝轄區估計不過100多萬戶,以一戶五口計算,大約僅五六百萬口而已。而宋徽宗時期是宋代人口最多的時期,全國總戶數超過2000萬,總人口突破一億,數十倍於當時的金朝。就經濟而言女真社會處於採集經濟階段,長期過著漁獵生活。金朝初年女真民眾「無出賦稅」無固定的財政收入。北宋初期的財政收入便多於唐代,神宗時僅錢幣收入一項即達五千萬貫之多,徽宗時又「天下賦入之數悉倍於前」,其財政狀況無疑較好。何況宋朝的財政收入主要用于軍費。「六分之財,兵占其五」;「供軍之資,十居七八。」軍事力量而言,當時金朝的軍隊總數不足20萬,投入攻宋戰爭的兵力僅12萬,兵臨開封城下者則更少。而宋朝的軍隊總數則在百萬左右。武器裝備,北宋弓管刀劍等兵器的製作水平無疑均超過金朝,如宋軍使用的神臂弓更是一種使金軍望而生畏的先進武器。金國以弱勝強、以寡制眾戰勝滅亡了北宋,而在秦帝國即將滅亡時,因正規軍全部在邊外,由罪犯臨時組編的軍隊卻有屢戰屢勝的戰績。法家治國的秦帝國,罪犯並不構成社會的重大威脅,反而成為了一支平亂大軍。若是法治顯失公平,暴政治下罪犯若不是自願的,帝國官府會如此自信敢於將數十萬曾經被自己暴政懲治的罪犯武裝到牙齒么?罪犯軍團也不會在帝國轟然倒塌之際擁有較強戰力與戰績,秦帝國能做到了這一點。就其本質而言,這是法治史上極具探究價值的重大事件。

「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是以兵凍而?地廣,兵休而國富?,故秦無敵於?天下」(《戰國策?秦策三》)。無敵於天下的秦帝國為何滅亡?千年來儒家解釋是因法家嚴刑暴政造成的。秦始皇統一中華初始朝庭內外法儒之爭愈加激烈,始皇帝偏偏給太子扶蘇找了一個儒學大師——淳于越,對於法家為帝國穩定取消舊貴族分封制等各種統一政策,淳于越冒死強諫,儒家集團代表六國貴族反對新政,引發了焚書坑儒事件,為儒家辯護的太子蘇被貶邊關。因始皇帝暴斃,太子蘇自盡,受太子蘇牽連帝國軍隊高層被全面血洗,帝國正規軍被封殺在關外無法參於平叛造成帝國滅亡。如果當初太子蘇不師從儒家,坐擁最強30萬帝國王師的太子蘇,面對假傳遺詔不懦弱選擇自殺,蒙恬等軍隊統帥不受到全面清算,按帝國王師恐怖的戰力,六國貴族復辟反叛不可能成功。北宋的滅亡根本原因應該也在於儒家理倫先天缺陷,儒家缺失法家按照統一平等規則?進行遊戲的紀律性。按照儒家傳?統的中庸處世哲?學處處有人情,有人情之處?即有人治,有人治之處即?有關係,有關係即有裙帶,裙帶親近疏遠造成黨爭,有黨爭國家即有內耗。在人?力所不逮之?處,出現大?量的因人治?以權謀私的?行為。沿襲舊法禮儀,循舊制反變法的儒家理論,在北宋以宗教化全面充實完善之後開啟了後世華夏民族反覆被蠻夷屠殺奴役的輪迴。

附印光大師:程朱理學之害譯文

世間的聰明人,每每想要做千古而下被人尊崇的聖人,因此出乎意外地創立偏激古怪的學說,標新立奇,做為破除聖賢道法的障礙,以至於遺誤、禍害後世的人。在當時則人人都推崇備至,當遺害人間的這種學說的流毒發作的時候,才知道這種學說,實在是暗埋禍根在近千年之前。比如宋朝的程朱理學,雖然闡明弘揚儒家學說,然而只是教人專一注重於端正、誠墾自己的心念而已,凡是因果報應、生死輪迴教化世道人心的佛法真理,都一概說是虛無縹緲。又說為了獲得善報而行善,就不是真善。他們既然背離、違反佛陀的真理,所以後世的儒生全部都專一注重於程朱的學說。既然說沒有因果報應和生死輪迴,則善舉沒有辦法勸化,惡業沒有辦法警策,大家統統都在迷惑的夢境之中,不知道如何去做人做事。以致使世風日下,正直的人日漸希少。等到歐洲的野蠻風尚一到,就推翻了所有的禮儀教化,違背倫理、僭越等級名分的事,都公然急切地提倡,而想要全世界都實際施行。

假使程朱不破除因果、輪迴,後世的儒生人人都遵循佛陀的真理弘揚傳播,歐洲的風尚縱然酷烈,誰又肯依從他們的邪說呢?因此說,現在社會上種種罪惡、醜惡的事情,它的禍根其實是從程朱破除因果輪迴而起的。現在要想家庭社會保存古代純美的倫理風尚,應當要把提倡因果報應、生死輪迴做為急切的要務。懂得因果輪迴,深信因果輪迴,雖然是平庸的人也能端正自己的心念。不信因果輪迴,雖然是上根的資質比如理學家二程和朱熹,也不能完全地端正、誠敬自己的心念。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們是由於學習佛法而弘傳儒家聖賢的修心之法,反而卻做出批駁、破除佛法的事情。這樣的心行是正呢是誠呢?或者是邪呢是偽呢?

他們想要背離、違反佛陀的真理,把聖人關於因果報應的事和理一概抹殺,把格除心中的私慾達到修身的目的說的浮泛而不切實際。並非是他們全然不知道格除煩惱的私慾,才能達到修身的完美境界。只是他們不願意和佛的況味相同,所以才創立這樣的邪說。這種違背經典、背叛聖人的罪過太大了。他們這樣的心行,都是想要天下後世尊崇他們自己,說他們是完全傳承了儒家道法的脈絡和系統,從而死後能夠像孔子一樣進入文廟受到後人的祭祀。假使沒有看到歐洲競爭、性開放等等惡劣風尚的禍害,在我國徹底地顯現了出來。誰敢說他們的學說,有這樣大的過愆呢?印光想要你們每個人都能夠提倡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以此作為純凈世道人心的憑據,因此探究出這些言論的近世禍害的根源。印光這樣說,並非是以自己的臆斷,而虛妄地評論古人。實在是心平氣和、情理標準的論述。恐怕你們或者不知道集中力量專心弘揚,所以在此激揚顯發出來。——佛弟子 敬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