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底,決定2019要走四國遍路,

從前開始每年獨自從台灣出發前往高野山的我,(2016-2018)

去年甚至去了兩次高野山結緣灌頂(胎藏界與金剛界)

在這一年受到弘法大師的感動而許願要前往四國遍路,

再三爬文搜索後,這1200km左右的路走來非常不簡單.

最重要的是穩重的心智與毅力!

-------------------------------------------------

看完前輩的分享的.自認不是繳弱的我就跳過徒步訓練,

剛開始就挑戰負重五公斤徒步健行,第一次走來是蠻累的,

我的徒步路線包含爬升400M左右的台地, 所以建議大家也可以找個目標物訓練.

其實想來,先行訓練一定比旅途中在開始訓練來好的多.,

第一次負重五公斤,來回路程大概九公里左右,(沒有紀錄

我選擇背了一堆書做訓練,還可以接受~

 

IMG_9919.JPG

從12月中開始就每個禮拜最少安排一次健行與游泳,訓練腿力與肺活量,

幾次下來感覺爬翻過程不會這麼喘了~ 真的感到訓練有效,至於附帶的減重就不提了~ 哈哈哈哈ㄏ

-------------------

隨後下次就把負重增加到10kg左右,這也是跟實際我要遍路重量最接近的負重,

這次走了12km,花了近三個小時,看心率最高有到190,鍛鍊心肺啊!

IMG_9989.JPG

-----------------

就這樣每個禮拜游泳+健行,這次第一次走超過15km到達17.5km,說真的開始覺得腳底板有點發熱的跡象,

這時候就知道襪子or鞋子是不太適合的~ 需要休息一下~ 

另外訓練的時候也發現水源需要注意,要不出門只帶750cc的水途中沒有補給真的會受不了,

IMG_0041.JPG

能夠規律訓練到時候遍路才能夠快速適應,

所以我喜歡游泳的原因之一是不用洗溼答答的衣服~ 哈哈哈哈哈

(傷眼泳褲照請跳過)

IMG_0059.JPG

距離發文最近的是1/4這天的鍛鍊,出發前都習慣先查詢問線規劃一下.

從每次的訓練中你就會知道該準備多少水,路線規劃,服裝....等等,

最重要的是....也是這次學到的就是要先找好廁所XD 才不會在滾的時候心慌慌XD

IMG_0169.JPG

----------

分享一段爬山的影片

----------

遍路三大難所還有1200km的路程,相信多數人都是心理沒有個底,

但相信預先做好準備可以在遍路的時候降低點不適,

這樣一個月訓練下來,我發現幾個很實用的問題,

1.水壺

水量還有補給點確認,連水壺要放哪都了然於心,

有次掛在背包肩帶上,拿取容易,但立馬發現走路會亂晃,綁好後揹了整段路下來.晚上就覺得肩膀被壓得好痛,

所以為了喝水讓我一定要休息下背包,

2,背包背法

要調適把被包的重量落在髖骨上,而非肩上,要不隔天肩膀可是會廢了喔~

3.登山杖

在爬山或者下坡的時候輔助非常有用,有次比較長距離健行,下坡就覺得膝蓋隱隱作痛

4.小腿壓縮套

這次的17公里後,隔天小腿會稍微痠痛,如果是每天都這樣走可是會大大減損戰力啊!!!

5.熱量

外出肚子惡難免要補充熱量才有力氣可以繼續爬山,要帶點東西可以吃 (我都帶燕麥棒

--------------------------------

行前訓練要繼續才能夠保持的高戰力XD

至於不到一個月就減重快2kg算是額外的附贈吧!

有機會下一篇來分享背包的放置方式還有內容物好了~

到時候回來就可以一併在檢討改進~

------------------

預計三月底區間打兩個禮拜

在八月在繼續接續徒步走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