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警告!

然而並不用擔心,這張圖是ESO(歐洲南方天文台)授權給全人類的,地址是:eso.org/public/images/e非常安全,放心用。

4.10晚9點,全球公布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與我們所想像的不同,它並不清晰,甚至可以稱得上很模糊,如同蒙上了一層薄霧——但這也讓它真身暴露之下仍然頗顯神秘。

這就是確確實實的黑洞照片,比任何模擬出來的特效都要真實。本以為「人類首張黑洞照片」這種事也就是在新聞中露個臉也就過去了,沒成想,各種意外之下,接二連三的意外事件把黑洞給炒火了。

早在黑洞照片剛剛發布的時候,焦急等待著的沙雕網友們就開始了創作之旅。

做沙雕圖的網友們是第一批趕到的那波人。幾乎緊挨著黑洞照片發布的時間,魔改的沙雕圖就隨之而生。與官方直播黑洞照片的由來同步進行。

最先搶佔沙雕圖戰場關鍵位置的,是吃貨,這個掌握著永恆真理的組織。

中間一個洞,周圍一小圈金黃,定睛看上一段時間,漸漸感覺熱油的香氣瀰漫而出。看得越久,這圖也變得越清晰,香氣似乎也更濃烈了。這分明是一個鬆軟香濃的甜甜圈!

漸漸地,雪花般的噪點也一粒粒凸顯出來,成為了灑在甜甜圈主體上的糖粒。越發清晰,越發香濃,濃郁的奶香味飄散在空氣中.

在家也能做黑洞了,真香。

類似的沙雕圖還有很多,尤其是遊戲圈的沙雕圖讓我尤其感興趣。比方說,這個黑洞不能長時間盯著看,否則看著看著,就有了一股傳火的衝動無法抑制。

其實聽起來也是非常合理的,黑暗之環,不死人的詛咒,初始之火,這些神秘莫測的部分本來就跟黑洞很重疊。更何況滅火之後的深海時代也是一片虛無,叫人沒法不往這上面聯想啊。

與黑洞相關的沙雕圖還有相當多,古墓麗影:崛起的黃昏,EA的遊戲商店Orgin的logo,甚至還有暴雪氪金桶,都沒躲過這次的突襲。

最牛逼的是,竟然連黑洞娘都出來了,真是絕了!

畢竟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黑洞是什麼,就算我想去關心也實在也聽不懂啊。瞧,下面這麼大一段字,除了「愛因斯坦是正確的!」其他我都沒看懂咋回事。

總之愛因斯坦是正確的,愛因斯坦的髮型是帥氣的,這就對了。

但是沒想到,愛因斯坦還在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上幫助了我們——今天這張黑洞照片,是凝聚了歷代物理學家的心血才得以形成,這其中自然少不了愛因斯坦所做的貢獻。

而這張黑洞照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網路世界的一大真實可怕的黑洞,也讓大家合力痛擊了他一把。5500萬年前的老黑洞吸入了沙雕圖,吐出了碰瓷怪——視覺中國。

在大家都還在把注意力集中在黑洞照片上,或是改圖,或是正兒八經討論黑洞照片的科學意義之時,忽然發現黑洞的版權不知在何時變成了視覺中國的東西。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就這麼成了視覺中國的東西,可能嗎?

很快,視覺中國就被人扒出根本沒有黑洞照片的版權。ESO(歐洲南方天文台)明確表示,只要著名出處,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這張黑洞圖片,無論是商用或是非商用。

言下之意幾乎可以說是,黑洞照片是開放給全人類的。

並且後來大家又從ESO方面得知,視覺中國根本沒有與他們聯繫過,授權更無從談起。

但是,視覺中國就敢堂而皇之的把它打上自己的水印。他們就敢說,我,視覺中國,打錢。

原來我們沒有發大財,是不敢騙吶。

為了騙錢,他們膽子是真的大,真的騷。你絕對想不到他們都幹了些什麼。他們能把人家自己家的房子打上水印,反搞人家侵權自己。

這就好比你正在人家店裡抱著碗吃麵條,突然衝進來幾個大漢,啪往你鼻子上蓋了個視覺中國的章,對你說:現在你就是我視覺中國的人了!你出來拋頭露面吃麵條,那是要付我錢的。

他們能把人家儒雅隨和的照片打上水印,掛在自家網站上售賣,以為這樣就可以顯得網站有品位,但卻不知道這樣只能讓更多人巴不得這網站死。

他們甚至敢用最猛烈的方式直懟最不能惹的版權狂魔,真正的世界版權主宰迪士尼,一個真的可以直接告到他們銷號的魔王。這不是勇氣可嘉,是純粹瘋了,需要醫生給開證明。

一個只會騙錢並且誰都敢騙的瘋子,普通人確實是害怕的。他們就照樣靠著明搶斂財無數。

如果沒有這張黑洞照片所引發的風暴,視覺中國還要猖狂到什麼時候呢?我們不得而知。已經有太多太多的人深受其害,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加以聲討。大家都拿這個瘋子沒有辦法。

如果不是因為黑洞照片而被扒出國旗國徽問題,它不至於被央視和共青團聯合點名,不至於像今天這樣短短几天時間裡反覆道歉,關門自查。

它就像一個黑洞一樣,如果沒有被「觀測」到,不知道還要造成多麼惡劣的影響。

實際上,視覺中國的真實名稱是視覺(中國),而不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覺中國。這樣的名字讓人很容易誤解成是官方性質的正規公司,可實際上視覺(中國)的老闆甚至連國籍都不是中國,他是加拿大人。

他的中國成分還不如肯德基來得直接,至少人家還會出嫩牛五方這種地方菜。

一個早該從內部發生劇烈震蕩的公司,直到今天才終於敗露,正如那黑洞周圍的光束傳了5500萬年才到地球,並被科學家所觀測到一樣,都是奇蹟了。

一個掛著中國名頭的加拿大人的公司,多年來做著職業碰瓷的生意,並且越做越大越來越強,卻幾乎在一瞬之間栽倒,關門自查。

這整個事件回味起來都讓人覺得無比魔幻,正如黑洞一樣讓人感覺荒誕不經。

也許類似視覺中國這樣的黑洞,大大小小的,依然存在於互聯網上的各個角落,他們可能不是這樣的碰瓷怪,但依然會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在你不知道的時候突然就出現吸干你。

如果你不能有效地加以反擊就會深受其害。這可能是網路暴力,可能是那些網貸,可能會是其他陷阱。正如黑洞可以將光也吸進其中隱藏自己,虛擬世界中的陷阱也往往無處可尋,只有在遇到它的那一時刻才能應對。

物理世界中的黑洞變得越來越清晰,但是虛擬世界中的黑洞卻依然那般撲朔迷離。是否我們也需要一群「觀測黑洞的科學家」,讓「黑洞們」顯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