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

私立or公立?魔都媽媽獨家分享幼升小擇校面試經!

,開啓終身學習之旅。

口述 | Haohao、克麗絲

編輯 | 凌澤軼

又是一年幼升小,

不少幼兒園小班、中班的爸媽們,

也都跟着集體性焦慮起來。

我聽過最誇張的擇校故事,

大概就是一個準媽媽竟拿着b超照片,

就跑去某私立學校報名了!

按照最近流行的句式,

“幼升小”就是考試拼娃,考前拼爹媽。

如果手中沒有靠譜學區房或過硬關係,

那麼就只能去民辦牛校的考試拼娃了。

今天這個帖子來自兩位上海媽媽的幼升小擇校分享,

她們的孩子目前都就讀於滬上知名的私立學校,

這第一手的擇校面試經,

或許對大家有幫助!

Haohao

海歸媽媽,兩個孩子先後考入包玉剛實驗學校小學部

私立or公立?魔都媽媽獨家分享幼升小擇校面試經!

01

我在擇校上的考量

關於擇校,我想要分享的第一點是契合

上海有很多老牌名校,這幾年也湧現出不少非常棒的新雙語學校。我覺得沒有所謂完美的學校,沒有哪一所學校絕對比另外的學校好。

擇校其實選的是“適合”,而“適合”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校和家庭的價值觀是否契合。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每天有一半的時間和老師同學在一起,另外一半時間跟家人在一起。只有當家庭的價值觀與學校的契合,孩子的成長纔不會有困惑跟矛盾。

除了價值觀的契合,還有以下兩點也很重要。

  • 第一是學校和我們家對孩子教育成長的期望是不是一致。大家期望一致,才能把孩子引導去同一個目標。

  • 第二是同學家和我們家的背景,包括父母受教育背景跟工作背景是不是一致。只有在家庭背景相對來說比較一致的環境中,孩子才能更好地社交。

除了契合之外,我們也會考慮其他的綜合因素,比如地理位置。選小學時,孩子的年齡比較小,所以睡眠相當重要。離家近的學校可以讓孩子在路程上節省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這些時間對於孩子作息、課外課和興趣班的活動規劃都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學校的教育體系符合你們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嗎?過往的palcement夠不夠好?操場夠不夠大?圖書館藏書夠不夠多?硬件設施,包括食堂喫得好不好、食品安全問題,都是綜合因素當中的一部分。

另外,對於中國籍的孩子,上海有公民同招的政策。填報志願時,如何在衆多的學校當中選擇一二志願的組合,提高錄取率,也是擇校非常重要的因素。

私立or公立?魔都媽媽獨家分享幼升小擇校面試經!

當然,以上這些擇校因素,都建立在足夠瞭解學校的基礎上。那我們怎麼去了解學校呢?其實大家可以通過一手信息解決這個問題。現在社交網絡發達,大家能輕易地在微信羣、朋友圈以及公衆號上獲得學校信息。

雖然這些信息都被主觀處理過,包括我今天的分享也是,但能幫助你們近距離地瞭解學校,從而形成判斷力,這一點是最重要的。獲取一手信息有很多手段:

  • 比如,幾乎每個學校都有公開的宣講會和開放日,邀請在幼升小階段的家長親身體會學校硬件、軟件。包玉剛學校每年都會有幾次這樣的宣講會以及試聽課、公開課,你們可以在它的微信公衆號上看到通知。

  • 如果有機會接觸在讀學生,或者在讀學生的家長、學校老師,跟他們進行更個人的個性化溝通,也能有效獲得一手信息。

  • 擇校的參與者不僅是父母,還有孩子。大家有機會可以帶孩子參觀校園,或者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比如說包校的夏令營。參加這種夏令營,讓孩子親身感受學校文化氛圍、軟件、硬件,做出自己的選擇,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02

孩子入讀包校後的親身體驗

包校在上海挺有名,所以坊間有各種各樣關於它的傳聞,我這裏講的都是我親身經歷過的。

第一,包校有好的理念和執行。長期follow包校的家長,應該都能背出包校的理念——全人教育和中西結合。包校把這個理念很好地貫徹到了日常教學安排,已經堅持十多年了。

第二,我想講講包校的老師。我們接觸過的包校老師,無論是一線教學老師,還是管理層老師,都非常熱愛孩子。他們的課程設計和日常教學,都體現着對孩子的愛和在教育上的專業。

第三,我想糾正一些關於包校的傳聞。我們常常在公衆號和家長羣看到關於包校的分享,其中最深入人心的就是學生愛攀比物質。從我的經歷來看,包校孩子在物質上沒有多少能攀比的空間,他們春夏秋冬都穿校服,連游泳衣、書包、帽子、文具都是統一規定的。

03

幼升小面試準備

最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幼升小這座千軍萬馬獨木橋。

  • 第一是面試形式。包校的面試信息是公開的,開放日和宣講會時,學校老師都會跟家長講,包校在面試中會考察孩子這幾方面的能力。

  • 第二是行爲習慣跟學習能力。根據我自己孩子面試的經歷來看,面試老師會在teamwork中,觀察孩子的學習能力、互動能力以及行爲習慣

  • 第三是溝通能力和傾聽能力。老師會跟孩子進行中英文問答,看孩子是否能很好地溝通跟傾聽。

    在考察孩子溝通和傾聽能力的問答環節中,我個人覺得學校可能不希望得到孩子yes 和 no這種回答,而是期待開放性的回答。學校可能會看重孩子的語言表達是否言之有物、邏輯是否連貫,以及能否運用一些比較高級的詞彙。

  • 第四是數理思維能力。包校老師在宣講會中明確說過,包校面試不包括數學計算。此外,包校嚴格按照上海教委大綱中幼兒園學生的水平標準,去考覈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基本上會考到的就是一些中英文形式的邏輯思維題,比如排序、歸類、 partern組合。

  • 最後一點是語言表達能力,我個人覺得包校非常看重這個能力。主要形式就是中英文的看圖說話、複述繪本以及聽故事回答問題。

    包校招生辦老師在宣講會上提出,他們主要考查孩子是不是在中英文上能聽得懂和說得出。至於reading跟writing,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都不在考察範圍內。

私立or公立?魔都媽媽獨家分享幼升小擇校面試經!

瞭解完考試的形式跟選拔標準之後,更重要的就是如何準備。包校在問答環節會涉及很多關於孩子行爲習慣以及家庭教育的內容,這其實是父母要做的功課。

包校可能會問孩子課外活動的安排、犯了錯誤或需要幫助時父母如何跟他溝通、家庭文化和親子關係等。這些需要父母很早就行動,糾正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不完美行爲,幫助孩子在問答環節中表現得更好。

此外,我覺得閱讀非常重要。包校對孩子的語言能力要求很高,特別強調“說”。“說”是輸出,而良好輸出都建立在強大輸入基礎上,所以閱讀跟聽有聲讀物很有必要。雖然在幼升小時,包校不考閱讀和寫字,但是孩子有機會在這個階段習得中英文雙母語。即使不爲幼升小,閱讀也能促進孩子成長。

還有就是孩子的心理準備。幼升小過程中,從面試到最後拿到offer,會持續幾個月,孩子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很重要。如果家長在準備過程中壓力大,感染到孩子,導致孩子在正式面試時情緒崩潰,就太可惜了。

我常常教育自己的孩子,幼升小的過程是雙向選擇,學校選我們,我們也在選學校。如果我們拿到學校offer,只說明我們適合這個學校,並不能證明我們好還是不好,這不是判斷我成敗與否或者是不是好孩子的標準。而且,幼升小隻是孩子教育中萬裏長徵的第一步,希望家長和孩子都好好準備。

克麗絲

倡導快樂教育、重視體育發展,目前孩子就讀於協和(國內班)

私立or公立?魔都媽媽獨家分享幼升小擇校面試經!

01

關於兒子的學校

協和的課程涵蓋從幼兒園一直到小學初中高中,大致分成三個體系。

  • 第一個是精英融合課程。用比較直白的話來講,它是對口體制內的中高考路線。教材基本上是本土的,比如說上海的二期教改課本,英語部分應該會比一般的公立學校要強化。

  • 第二個是協和先鋒融合課程,也就是我們平時叫的先鋒班。這個課程比較適合還在小學,沒有想好是走中高考路線,還是海外留學路線的家庭。教材是兩條腿走路,有本土的教材,同時也有強化英語。自由度也相對高一點,但學業壓力可能是最大的,因爲涉及兩個完全不同的課程體系。

  • 最後一個是國際班,這個課程分了好幾種類型,不同校區開設不同課程。有的可能偏英式,有的可能偏美式,方向也不太一樣。

私立or公立?魔都媽媽獨家分享幼升小擇校面試經!

剛纔講的都是各種課程的體系,接下來我們來看協和的校區,協和現在總共有12個校區。據我所知,不管是校區還是課程體系都沒有國籍和戶籍限制,而且每種課程都有學籍。理論上說,如果你上的是國際班,想參加中高考,也是可行的。

但是每個校區的確有不同的年級,有的只有中學部,有的同時有小學部,課程設置都不一樣。每年多多少少也會有調整和變化,所以我建議有興趣的家長密切關注學校網站、官方微信,致電學校預約說明會

比如我們所在的萬源校區,是小學、初中、高中都有。小學和初中只有先鋒班,即完全中西融合的課程。有興趣的話請一定不要致電學校,而是致電你想要去的校區,瞭解具體課程開設情況,比如說中英文課程比例、升學方向,最好跟學校招生老師面對面交流接觸。

02

公立or私立?我的一點擇校“經”

對想聽協和麪試經驗的家長,我要說抱歉,因爲我們進協和並不是通過面試。協和給了周圍小區一部分名額,所以我們算是學區房,相當於只是去了對口的公立學校。

所以真的要說擇校經的話,我的經驗很簡單,第一句話是學校要離家近

對小孩已經上學的家長,我相信他們都會同意一點,時間比錢更稀缺。無論是課內學習、閱讀、運動,還是包括各種琴棋書畫的興趣愛好,每一樣都非常花時間。尤其是還要達到一定水平的話,真的就是個無底洞。如果說爲了擇校,每天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路上,同時犧牲孩子的睡眠時間,我個人覺得非常得不償失

我還要強調一點,一定是離“家”很近,所謂的家就是要有父母,整個家庭是生活在一起的,不要爲了擇校人爲造成家庭分離。尤其是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爸爸媽媽都在的家庭環境,對小孩的影響很大。

私立or公立?魔都媽媽獨家分享幼升小擇校面試經!

我擇校經的第二句話也很簡單,就是要創造一個小環境

沒有一所學校是完美的,每個學校多多少少都可能有不太符合你想法的部分,小孩有時甚至會受到不是很公平的評價。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比較焦慮的大環境下面,爲小孩創造比較和諧的小環境。

具體來說,如果你覺得學校有做得不夠而你希望加強的地方,可以在家裏把它加強。如果你覺得學校有做得過的地方,可以去綜合。

以我個人的經歷爲例,協和重視體育鍛煉,我就給我孩子多安排體育相關的課外興趣班。還有我比較重視孩子的閱讀,學校老師雖然也會開一些書單,開展一些鼓勵閱讀的活動,但不是硬性要求。我就會把閱讀的重要性提高,保證他每天有足夠的時間閱讀。

最後我想說,有選擇肯定是好事,但是因爲上海現在有公民同招這個政策,父母可能會非常糾結。我們並不知道哪種選擇更好,或者說每種選擇好像都對應不同出路。我想說適合自己纔是最好的

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課業體系、教育風格等。比如協和,它課外活動比較豐富,小孩肯定很喜歡,有的家長會覺得有點不務正業。我覺得選擇這所學校要考慮的是,自己有沒有時間精力幫助小朋友完成課業,參與和組織這些我們都沒有接觸過的活動。

私立or公立?魔都媽媽獨家分享幼升小擇校面試經!

我覺得幼升小階段最重要的習慣是專注,如果小朋友能在一定的時間內靜下心來專心做好一件事情,效率無疑要比其他小朋友高很多。這不管是對他的課業還是興趣愛好,都很重要。

小朋友進入幼兒園以後,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培養他的專注能力。最早可能從小班開始就五分鐘,慢慢延長到十分鐘、十五分鐘,到幼升小達到20分鐘的專注度基本就夠了。因爲小學一節課一般35分鐘,一項作業基本20分鐘。如果孩子可以專注高效地利用20分鐘,進入小學以後,應該會比較輕鬆。

其次就是傾聽和表達。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從小被高度關注,很多時候不願意去聽別人說完話。而且,有時候孩子可能還沒表達清楚意思,大人可能已經開始幫忙去做,這不利於培養小孩的傾聽和表達能力。所以我們要給小孩一定的時間,讓他把一件事情聽完,然後再把自己的意見完全表達出來。

行爲規範也很重要,行爲規範其實就是與人交往的能力,比如說最簡單的,自然地跟陌生人打招呼。也包括小朋友之間的規則意識,比如說遊戲活動中,有的小朋友可能比較強勢,長期處在領導位置,如果孩子也想提意見,就可以說我們輪流來玩。

還有就是整理,比如說打掃桌面、收拾餐具、把椅子歸位。在參加幼升小的面試,這些應該都會給老師留下比較好的印象。

最後,祝所有幼升小階段的家長跟孩子,都能夠拿到自己dream school的offer!

私立or公立?魔都媽媽獨家分享幼升小擇校面試經!

長按二維碼關注,開啓終身學習之旅

回覆 大禮包還可免費領取價值千元資源包

— 猜你愛看 —

近期熱文|牛娃養成|紀錄片

STEM資源|英文書單|學習方法

私立or公立?魔都媽媽獨家分享幼升小擇校面試經!

點這兒,逛原版書!

私立or公立?魔都媽媽獨家分享幼升小擇校面試經!私立or公立?魔都媽媽獨家分享幼升小擇校面試經!

點好看的人會越來越好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