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希求善法獲得菩提的偉大目標,大家一定要有興趣,沒有興趣的話,做什麼善事都不能成功。在所有的興趣中,希求佛法是最快樂的,因爲世間上最可憐、最痛苦的就是愚癡,而斷除愚癡的方法中,佛陀的智慧最爲殊勝。當然,佛陀的智慧,依靠聞思佛法才能獲得。

我們在座的道友,現在的生活應該說是最快樂的,再過幾十年以後,當你們回憶起現在時,可能會回味無窮。我經常這樣想:在上師如意寶面前,自己年輕時希求佛法的感受,始終都不會忘,如果下一輩子能回憶前世,生生世世都會銘刻於心。

這種對善法的希求心和歡喜心,功德也是非常大的。《竅訣寶藏論》中講過對佛法生歡喜心的功德,所以希求佛法、對三寶有信心,對我們生生世世的幫助都非常大。《福報經》裏面有一個公案說:以前有個施主常供養一位比丘,他家養了一隻狗,比丘每次應供時,都給狗喂一點食物。後來比丘成了他家的常客,狗也天天得到比丘的食物,所以每次都歡歡喜喜地迎接他。因爲對比丘極其歡喜的緣故,狗命終後投生爲安息國的公主。她從小就能回憶前世,知道自己的宿命,可惜的是,當時安息國沒有佛法。她長大後嫁給月氐國的君主,這個國家佛法興盛,於是她每天都供養四、五百位比丘,並親自料理一切食物,不肯讓他人代勞,供養完畢又親自打掃。家中女僕雖然隨喜她的功德,但覺得這實在不應理,於是暗中把掃帚藏起來。公主找不到掃帚,只好用嶄新的衣服作衛生。

她丈夫見此,對她說:“這麼好的衣服當掃帚,未免太可惜了吧!”公主回答:“不可惜,這些衣服都是比丘給我的,他們對我的恩德很大。”她丈夫有點接受不了,說:“不是比丘給你的吧,這明明是我給的呀!”公主就向他解釋道:“我的前世本是狗,因對比丘生起歡喜心,今世才生爲公主,所以我今生的一切,全部都是比丘所賜。”丈夫知道後,也生起信心(他不像有些居士的丈夫是頑固分子,他的心能馬上轉過來):“只對一位比丘生歡喜心,就有這麼大的福報,那恭敬三寶的功德更是不可思議了!”隨後他也皈依三寶,弘揚佛法,竭力興建佛寺。

所以,我們見到三寶的所依——佛塔、佛經、僧人時,如果內心產生歡喜,這是非常大的福報,也是殊勝的因緣所致。有些人看了經書以後,好像沒有什麼興趣,遇到佛塔佛像也不生歡喜心,這是非常不好的。我們應想盡一切辦法瞭解三寶的功德,對殊勝的佛法一定要有興趣,就像大象受酷熱所逼很歡喜地趨入湖泊一樣,在漫漫的輪迴長夜中,以無比的欣喜心珍惜這一解脫的指路明燈。

有些道友,對佛法還是很有信心,看見他們背誦、聞思、講考,我自己也感覺非常舒服。這麼多年來,他們只要是行持善法就很有興趣,一講起軍事戰爭、貪嗔癡等話題,便覺得索然無味,作爲修行人理當如此。但也有個別人的業力現前,對善法沒有興趣,這種行爲一定要改變,一定要對佛法有信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