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4291.jpg

纪录日期:2016年10月8日

站别:三等

站体:高架车站、跨站式站房

月台:二座岛式月台

后龙的地名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聚落后方有长条状起伏的地形,像一条龙一样;第二种说法是这里以前为道卡斯族后垅社的领地,所以以社名来称呼此地。这里原本是原住民生活的地方,清朝初年以后才开始有汉人进入开垦。清朝雍正八年开辟后龙溪口的公司寮渔港作为贸易港口,后龙地区开始繁荣起来,并逐渐往现在的市区发展。

 

DSC_4280.jpg

早在海线后龙地区设站之前,山线就已经有一个后龙驿。1922年日本人在海线靠近后龙聚落的地方又设立一个后龙驿,所以山线的后龙驿就改名为北势驿,后来又改名丰富。1970年后龙站钢筋水泥站房完工,1991年后龙往白沙屯方向双轨化完工,2005年高架路线切换通车,2009年站房及站场完工启用,旧站房也随即拆除。以后龙这样一个海线小城镇,为何在十几年前就高架化?原因是车站附近通过北势溪、后龙溪的桥梁高度不足,市区内的铁路涵洞容易积水,而且外埔和后龙站北平交道也经常有事故发生,所以原定只有桥梁加高的工程,后来变成市区内整条路线都高架。

 

DSC_4254.jpg

后龙站是海线比较重要的车站之一,每天大约二千五百人进出,几乎所有班次都停靠,连倾斜式列车都有,只有二班北上自强、一班南下自强和观光列车不停。月台遮棚采圆弧设计,有点像北湖站,但是后龙的遮棚中央有分层凸起。站内两正线两侧线,提供列车待避需求。站房在二楼,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的设计,就简单干净,空间宽敞,可能是改建时期比较早,所以也比较没有设计感。

 

DSC_4289.jpg

后龙比较早发展的地方在同兴老街,比较靠近龙港车站,而后龙车站附近的新市街也保留了一些老厝和巴洛克式风格建筑。此外,车站附近在清朝时筑有城墙,后来北城门毁于震灾,东、南城门毁于洪水,仅存的西城门在海线铁路通车后拆除,只在高架铁路上留下一行「后龙古镇西城门」供人凭吊。看来后龙也是一个有历史痕迹的城市,值得我再深入探究。

 

 

DSC_4255.jpg

后龙站往北是大山站,往南是龙港站。

 

 

DSC_4253.jpg

后龙站往龙港站方向,双轨高架往南跨越后龙溪桥。

 

 

DSC_4268.jpg

后龙站往大山站方向,双轨高架往北通过北势溪。

 

 

DSC_4254.jpg

后龙站的圆顶遮棚,中央有一层凸起。

 

 

DSC_4256.jpg

月台遮棚是伞骨状支撑架设计,浅色系圆柱看起来很简洁。

 

 

DSC_4258.jpg

月台上就可以看到市街。

 

 

DSC_4260.jpg

后龙站的吊挂式灯箱。

 

 

DSC_4261.jpg

第一月台行车资讯器,1A的资讯是空的。

 

 

DSC_4262.jpg

照片中央偏左的老建筑,让我回想到捷克帖契小镇上的老屋。

 

 

DSC_4263.jpg

月台上的室内候车空间,但是没有座椅可以休息。

 

 

DSC_4264.jpg

从这个角度看也是简洁的风格。

 

 

DSC_4265.jpg

车站左前方有台铁旧仓库,现在已经出租。

 

 

DSC_4266.jpg

车站前方这栋红色建筑是平价旅社。

 

 

DSC_4269.jpg

第二月台上的行车室。

 

 

DSC_4270.jpg

候车厅,被我拍得太暗了。

 

 

DSC_4271.jpg

后龙站剪票口,上方两座行车资讯器。

 

 

DSC_4272.jpg

布告栏上有票价及时刻表,也是很干净的感觉。

 

 

DSC_4273.jpg

就站房的长椅被保留下来,继续服务旅客。

 

 

DSC_4275.jpg

朗个售票窗口和两台售票机。

 

 

DSC_4276.jpg

后龙站后站,看起来没什么人烟。

 

 

DSC_4278.jpg

高架站房底下很空旷,旁边有计程车招呼站。

 

 

DSC_4279.jpg

后站有停车场,

 

 

DSC_4281.jpg

后站的126县道。

 

 

DSC_4282.jpg

后龙国中也在后站,圆弧形外墙搭配方孔,也是很特别的设计。

 

 

DSC_4283.jpg

高架路线附近曾经有城门,挂一块牌子供人缅怀。

 

 

DSC_4284.jpg

一路上看到第三间平价旅社。

 

 

DSC_4285.jpg

后龙邮局。

 

 

DSC_4286.jpg

中华路、中龙街口的这栋房子看起来也很特别。

 

 

DSC_4287.jpg

慈云宫,后龙在地的妈祖庙,一楼是铁门。

 

 

DSC_4288.jpg

中市街街景,街上有一些看起来开了很久的店家。

 

 

DSC_4289.jpg

三民路街景,左侧有老房子。

 

 

DSC_4290.jpg

站前有一个小广场。

 

 

DSC_4293.jpg

后龙车站四个字前面就是旧站的位置。

 

 

DSC_4295.jpg

车站左前方的丰春医院,也就是蔡咸阳先生故居。蔡先生是苗栗县第一任卫生局长,并设立了丰春医院。蔡咸阳先生之子蔡怀哲医师从美国退休以后,在2011年将丰春医院改造成教会,挂上「神家纪念城」的牌子。

 

 

DSC_4257.jpg

从第一月台拍摄丰春医院,一间融合中西风格的建筑。

 

 

DSC_4252.jpg

当天我搭斑马来到后龙,现在斑马已经离开北台湾。

 

 

DSC_4299.jpg

EMU300和斑马一北一南,分头进行运输工作。

 

 

DSC_4300.jpg

区间车停靠后龙车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