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是阜陽的,我家那邊是沒有區分「你」和「您」的,都是統一的「恁」(něn)!

比如:

恁弄啥來?(你在幹什麼呢?)

恁小孩長得咋嫩好看!(你的小孩長得真好看!)

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那邊的方言,是不是聽起來倍兒親切?哈哈ヾ?≧?≦)o

其實我們那邊還有許多其他的本地方言,感覺都蠻有特色的,這在裏分享給大家。

  • 天黑了我們會說「天歇了」,是不是很形象,天也要歇息,因此天就關燈休息了,也就是「天黑了」,??。
  • 昨天我們會說「夜個」,聽起來有點兒懵啊,不過這就是我們的昨天哈!
  • 你在哪呢我們會說「恁擱哪來」,恁就是你,擱哪來就是在哪,擱其實也可以理解為「放在」,就是「你把自己放在哪呢」,也就是「你在哪呢」的意思啦!???
  • 形容一個人很狂我們會說「蒼哩很」,這個我也不好解釋,反正就是這麼說??。
  • 形容一個人很厲害我們會說「沾哩很」,不解釋,就是那麼「沾」。

看到了吧,我們那邊會用「哩很」來加重語氣,如果要加的再重點兒就用「哩很累很」,如果再重就再加「累很」,高興的話可以一直加,自己說的能喘過氣就行,??。


首先自我介紹,我是土生土長的大連銀,但「您」這個詞在大連話中還真是沒原型,因為我們平時說話都不這麼「客氣」的,這樣顯得外道和不親切,一般都用「你」代替。而「你」在大連話裏被稱作「喃」(nan三聲),比如說你爸就是喃爸,你們就是喃們。造句:喃們這些做兒女的過年不回去看看喃爸嗎?但有一個事情需要注意,喃不能單獨使用,可以說,「喃家」,「喃公司」,「喃學校」,但有的時候又不能將「你」單獨說成「喃」,比如:你過來一下唄。這句一般不說成「喃過來一下唄」,一般這裡的喃是代指「你們」的意思。比如大連老師說:小明,你過來一下,或者說,小明,小紅,喃倆過來一下。

說了這麼多,估計外地的小夥伴們都被我繞暈了吧。其實大連話還是有很多不著邊際,好玩的辭彙,比如下面這段:

翻譯成普通話就是:我特別喜歡你,我從來都覺得你長得很漂亮,我特別喜歡看你穿帶花的白襯衫,很有味道。我還喜歡你經常和我撒嬌,覺得你很招人喜歡,我還喜歡你的實在,餓了就知道喫飯,困了就知道睡覺,但是吧,我覺得你不穩重,能不能端莊利索一點,時不時的就逗弄我一下,我都拿你沒辦法了,真的一點都不誇張,我覺得你有點土,都不願意跟你爭論,你還覺得挺得意的,我就是不捨得打你,你還欺負我了,要放在以前,我早就打你了,我不訓斥你,你還不知道,還厲害個不輕,還在那裡炫耀,給我氣的坐立不安,算了,我估計你也不是故意的,我要是不高興了,別人還覺得我小心眼,話又說回來,XX啊,我願意當你男朋友,雖然你經常騙我,還喜歡胡說八道,還磨蹭,但是我喜歡你不虛情假意,不耍小聰明,反正跟你在一起我就覺得心裡很甜很甜,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特別多,我要給你買豆腐乳,糖葫蘆,海膽,海蠣子喫,對你沒有別的要求了,就是跟我一起喫餃子的時候,能不能只沾醬油和醋,咱不喫大蒜行嗎?


我是東北吉林的,在我們吉林方言很少用到,我們這一般平輩,都稱為哥們或者兄弟,長輩稱為爺們或者就叫叔叔,阿姨的,用到您的時候不多,可能只有工作的時候,社交會用到,平時朋友間聊天幾乎不會用到。

我們吉林方言屬於東北方言的一種,於普通話比較起來差異較小,這就使得我們吉林很多的人就以為自己說的就是普通話。從而放棄或不重視普通話的學習。包括我以前以為自己說的是普通話,直到大了出門,和一些南方朋友在一起才發現他們有時候根本聽不懂我說的什麼

給大家介紹點吉林方言,看看知道啥意思不

1.老麼卡哧眼兒 例:瞧你長的那樣,老麼卡哧眼兒,那個能看上你,形容又老又醜的人

2,皮兒片兒 例:老王家那小子把家裡造的皮兒片兒的,同皮皮片片: 亂七八糟的。

3,魂兒畫兒 =魂畫例句:你這臉上抹啥了,造的魂兒畫兒的

4,破馬張飛 例:你這是嘎哈啊,破馬張飛的,能不能消停點兒

6,舞馬張槍例:同上

7,毛愣三光 例:你能不能穩當點兒啊,別成天毛愣三光的讓人不放心

8,七喫咯嚓 例:麻利,乾淨利落

9,得兒喝的 例:你別成天得兒喝的行不,正經點兒吧

10,甩(水)襠尿褲 例:你看看你兒子,整天甩襠尿褲地,你媳婦也不好好整整

我是松原新鮮事,本地資訊博主,段子老司機,長期深入關注區域資訊和時事焦點,歡迎關注,和我交流


其實在中國的老禮中,對長輩稱您或者在日常的禮儀社交中稱您都是很常見的。

在牡丹江一個中學的牆上也把中國的老家規掛了出來,我也很受教育,也和別人說帶孩子或者拍照帶給孩子看看,非常有教育意義的。

從這些老家規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家教的力量,應當說老家規對一個人的禮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從我受到的家庭教育看,也是注重家庭禮儀教育的。對長輩說您,給長輩端飯要雙手,這都是父母言傳身教的。現在我又把禮儀教育傳給了我侄子。

有時和別人的交往上,也會不自覺的把「您」字帶出來,再結合這些年對歷史文化的學習,我覺得平時注意禮節還是很重要的。老話說,禮多人不怪嗎!

寫到這我又想起了孔子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了,想想現在社會上發生的,是不是也沒有這些造成的呢?!孔子在給這些的解釋看「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可見禮的作用。

從這些看,說您,在中國哪個地方都有吧!


我是一名石家莊人,老家石家莊平山的,上學在邢臺,在我老家平山,您 這個字確實沒有具體表明,現在工作在市裡邊,這個您字也沒有特殊的要求,在邢臺上學的時候也一樣,您字 在我看來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據我瞭解 您字 源自山東個別地域的方言。社會在發展,人人學會懂禮貌,尊重別人的同時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謝邀。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四川人,我印象中,四川話裏還真沒有「您」這個說法。

「您」這個字,可能除了在北京話中聽起來比較正常,在日常和其他語境下,給人的感覺更多是一種「刻意」、「諂媚」的感覺,還聽不舒服的。

比如,北京話裏的「走好您嘞」、「明兒見您嘞」、「得了您嘞,您就請好吧」……這些話的重音都要突出個「您」,用「今兒這天兒太熱了」的北京話感覺說出來,聽起來並不違和,還挺帶感的。

但是用在日常交往中,尤其是同齡人之間,多少顯得有點界外了,以至於很多人可能都會特別對對方說,不要用「您」來稱呼我,「你」就好了。

那再看看四川話(包括整個川渝地區),能夠說「老子喫火鍋,你喫火鍋底料」、「人生漫長,我勸你好生走路」的四川重慶人,會在方言裏好好地尊稱對方一聲「您」嗎,不可能的,要說也只會說「你爬嘛」,要真正地表達內心的崇拜,也只會說「哥子你狗子滴楞是兇哦」!

具體到用一個詞來代指「你」或「您」,這大概有寶器,保長,悶的兒,瓜娃兒,哈be兒,瓜批,溫shang,木杵杵,憨,ha戳戳,方腦殼,鎚子……

突出的就是一個「牙尖」,這可能也是為何謝帝、GAI用四川話來場RAP,聽起來楞是對頭、巴適。

其實很多方言,都沒有「您」這個說法吧,方言之所以是方言,是因為它是在日常生活中發展起來的,它的語感是很抑揚頓挫的,而且很活靈活現,不會輕易被「格式化」成幾種固定的形式……它們是午餐或晚餐炒菜時冒出的油,也是麻將桌上血戰到底的酣暢,更是嗑瓜子、喝茶的閑適愜意……當在這樣的情景下說話,身為四川人的我是不敢想像突然冒出一句「您」的!

這麼冒皮皮,那是要遭洗白的。


有趣,我舅媽是老北京,她專門教過我,北京人說話習慣性都用「您」,不論對方年齡大小、身份高低,都稱呼「您」,甜滋滋脆生生京腔京韻自多情,偶爾也說「你」,那就是對對方很不客氣了。

在我們四川,方言中是沒有「您」這個稱呼的,對對方,不管年齡、性別、地位高低,對老人,對領導,對小孩,對父母,對平輩人等等,一律都用「你」。即使很尊重對方,依然也用「你」。

大概四川的方言發音就不適合發「您」這個音吧,不信你用四川話說下您字看看,四川話很多都是平舌音,鼻音也很少,說您字要用到鼻音,四川人這麼說,簡直是折磨他們。說到這,你明白了嘛?我尊敬的讀者朋友們。


山東是禮儀之邦,但是很多外省人來山東後,會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在山東人的用語習慣中,很少或基本沒有人使用「您」這個字眼。這是為什麼呢?

1、「您」字的由來

「您」字相對於「你」字,出現的時間較晚。「你」字,從人,爾聲。在甲骨文中只有「爾」字,字的本意是一支箭的射程超出了界限,比喻箭術超羣的人。後來加個「人」字旁後,就是專指與自己相對、面對的一個人。

「您」字在唐宋以前並不存在,唐宋時有了「您」字,指從心裡敬佩箭術超羣的你,並引申為對其他人的尊敬之意。但當時,這個字代指的是「你們」,並非指一個人。元朝之後,隨著戲曲、話本的流行,「您」字才成了第二人稱的敬詞。

2、山東人為何不習慣說「您」

「您」字的流行是特定時代下的產物。元朝時,元大都北京成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而元曲吸引了很多蒙古用語的習慣,並迅速在北京得以流傳。因此,「您」字更被元大都的居民所接受,並繼而影響到河北、天津等地。

山東作為儒家文化的發源地,自古就保留著相對傳統的用語習慣。儘管也接受了大量的外來文化,但是傳統的力量太過強大,尤其是山東的民間更是更多保留了老習慣、老語言。因此,山東人不習慣說「您」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3、山東人用什麼詞來代「您」字

雖然山東人沒有如北京人、天津人那樣用「您」字的習慣,但是並不代表沒有對第二人稱的敬詞。比如——

魯中、魯西南地區的山東人用「老師」表達敬意,濟南人說:「老師兒,俺給你打聽個道兒」;棗莊、濟寧人說:「老絲,住虛白?」

魯西北、魯西南地區的山東人用「二哥」表達敬意,陽穀人說:「二鍋,咱喝一杯吧」;臨清人說:「二哥,氣飯了吧。」

膠東半島地區的山東人用「大哥」、「小哥」表達敬意,青島人說:「那個小哥熱不得,打架剛猛倆」;煙臺人說:「大哥,哈皮酒,氣嘎啦,真舒膽個屁滴……」

所以,儘管山東人的字典裏很少有「您」這個字,但山東人的骨子裡「您」這個字處處都在。大鍋、二鍋、三鍋,嫰們雪雪細這麼個理兒吧?

圖據網路,文為指動濟南原創,轉載請註明


謝邀。

我的家鄉是河南開封,屬於北方方言區,印象中「您」這個字通常的搭配是「您請好嘞」,單獨用的不多。

家鄉開封是旅遊城市,古都,景色宜人。

北宋都城汴梁,包大人您一定知道。

雕樑畫棟美如畫,熱情好客開封人。

開封話是非常有特色的方言,第一次來您肯定聽不懂。請看解析:

晚上——閡(he)上

師傅——老生兒(sheng)

昨天——昨(zuo)個

近日——延(yan)兒(發音是比較獨特,介於三四聲之間。

傻瓜——傻??(老鷹的象形)

缺心眼——不精喜(還是傻的意思)

挪一挪——往那邊谷堆谷堆

皺了——苦楚(ku chu)

這人比較奇怪——這人咋嫩契丹啊(qi dan )

很多開封方言用普通話拼音來說,寫不出合適的字,只能是形音啦

打字形容不來那個味,想聽地道開封話品古都遊,大開封歡迎您??

「您」在吳方言區是沒有的,除非你說普通話,否則是沒有這個字的。即使普通話說您,最好也只跟北方人說,跟南方人說效果適得其反,給人的感覺是虛情假意,你這個人不實在。因為實際生活裏是沒有的,你刻意這麼說不就很虛偽了嗎?在影視作品裡,不分地域都用「您」,不知道北方人是什麼感覺?南方人反正是覺得很假的。其實還不只是「您」,類似的,還有像「我愛你」,要麼用普通話說,用方言是說不出來的,至少在吳方言區是不會說這三個字的。假如有人用吳方言,跟對方說「我愛你」(不是用普通話說),聽的一方肯定會先是一愣,接著就憋不住的笑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