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第五輪學科評估的最新動態


學科評估(來源:“微言教育”微信公衆號)


爲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國際影響的學科評價體系,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學位中心)於2019年5月9日下午在北京召開“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研討會”。


邀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等北京地區不同類型的15所高校分管學科建設與評估工作校領導、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等30餘位專家參加。


學位中心主任黃寶印、副主任林夢泉以及學位中心評估處、質量監測與專業學位處相關負責同志參會。


黃寶印(來源:“教育部學位中心”微信公衆號)


黃寶印主持會議。他首先介紹了第五輪學科評估改革思路。


他指出,第五輪學科評估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以“立德樹人成效”爲根本標準,以“質量、成效、特色、貢獻”爲價值導向,以“堅決破除四唯頑疾”爲突破口,構建更具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的評價體系,助力新時代高等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黃寶印指出,學科評估要堅持繼承創新,要在保持原有“人才培養質量”“師資隊伍與資源”“科學研究水平”和“社會服務貢獻與學科聲譽”四個一級指標體系框架基本穩定的基礎上,在十個方面“進一步”改革創新


進一步強化價值導向和思想引領;進一步強化立德樹人和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強化師德師風;進一步強化社會服務貢獻;進一步強化質量導向;進一步強化主觀評價質量;進一步強化分類評價,特別是完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評價體系;進一步強化中國特色與國際比較有機統一;進一步強化評估數據可靠性;進一步強化與相關機構合作;這爲第五輪學科評估改革明確了方向。


林夢泉副主任介紹了第五輪學科評估在上述改革思路框架下的具體考慮與初步設想,詳細解讀了調研提綱,明確了調研重點。


會議現場(來源:“教育部學位中心”微信公衆號)


與會專家對“十個進一步”的改革思路表示讚賞,同時圍繞調研提綱對評價指標體系和方案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


大家認爲,第四輪學科評估建立了評估體系的“中國標準”、評估方法的“中國模式”、評估結果發佈的“中國方式”,充分展示了我國學科建設的顯著進展,是對學科發展的一次“大體檢”,對促進高校學科建設和高等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圍繞下輪學科評估的改進,與會專家進行了熱烈討論,並在若干方面形成基本共識,如:


評估體系架構已基本成熟,要在保持繼承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中國特色學科評估體系;


在師德師風評價方面,要着重考察整體機制建設和師德師風傳承成效;


在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方面,應重視學生的獲得感和成長度;


對於科研評價,要特別重視原創性、基礎性、突破性研究;


對於社會貢獻評價,要強化社會服務導向,堅持典型案例的評價方式,從不同維度去考察等等。


同時,與會專家還希望對以下問題進一步研究


如何科學評價學科思政教育和師德師風建設成效;如何進一步發揮主觀評價和問卷調查的優勢,保證結果可靠性;如何進一步鼓勵學科交叉發展;如何進一步規避材料不合理整合問題;如何合理使用當前質量參差不齊的省級平臺和獎項指標等。


與會專家紛紛表示希望學科評估能不斷完善,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對促進高校學科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下一步,學位中心將進一步深入調研,開展分片區、分類型以及專項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凝聚更大共識,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和方案,更好發揮學科評估對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積極推動和促進作用。


(本文轉自“教育部學位中心”微信公衆號)


編輯 | Alice

▼更多精彩,請關注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