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福利被搬光了

你的公司有成立「职工福利委员会」吗?

提醒你别让你的权益睡著了!

职工福利委员会成立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让劳资双方派代表(劳方席次至少占三分之二)来管理、妥善运用所谓的「职工福利金」

并可促进劳资双方的和谐关系。 这笔资金的来源有四。

 

根据「职工福利金条例」的规定,企业按资本额提拨1%∼4%;

而且不分人数、规模,皆应按每月营业额提拨0.05%∼0.15%作为员工福利金

由于提拨是以「营业额」,而不是「净利」做基础

所以公司没有理由以「不赚钱」作为拒绝提拨的理由。

 

此外,如果你的公司平日会变卖一些无法再制成品的物料

例如废铁、废料等收入,则其中20%∼40%的收入也是累积职工福利金的重要来源。

另一方面,每个月由员工薪水中扣除的0.5%,也是职工福利金的组成来源。

 

想一想,如果法律上已要求所有企业必须提拨福利金给员工

而你的薪资中又每月被扣除几百元不等,如果没有类似「福委会」的机制监督、运用这笔金钱,你的权益岂不白白睡著了?

事实上,除了较具规模的企业外,许多中小型企业,没有成立员工福委会,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虽然法律对「职工福利金」的提拨有强制规定,但是对于若未设立「福委会」,却无明确的罚则规定。

 

但不管你的公司有没有成立福委会,依法提拨的职工福利金,一定要用在员工福利事项上。

但,你要如何知道公司有没有善用这笔资金在员工福利身上?

如果你想避开向老板要求成立福委会的尴尬场面

「最委婉但也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运用外部监督力量」——

向当地劳工局检举、请劳工局进行查核职工福利金之运用状况。

因为在劳动检查过程中,企业必须清楚交代职工福利金的运用名目。

 

许多上班族常将公司内部的福委会视为聊备一格的组织,仅是提供员工在固定薪资以外的福利

却不知如果没有好好监督,福利随时可能大幅缩水。

例如,许多高科技公司因为营业额庞大,提拨的福利金金额也相对比较丰厚,少数公司福委会手边握有的资金甚至高达亿元以上。

在这种情形下,有时资方为了维护股价而「护盘」,便把歪脑筋动到福委会身上

如果福委会把关不严,员工可享有的福利金可能在一夜之间因市场崩盘而归零。

事实上,这种类似护盘的投资相关行为,依法是被禁止的。

或者公司租停车位供员工使用、安排员工健康检查、替员工订做制服等花费,也把它转由福委会支出

表面上看似员工福利项目,事实上,这些乃是企业营运的必要成本支出,不能与职工福利金混为一谈。

因为按「劳工安全卫生法」规定,健康检查是企业法定义务,停车问题则是劳委会以明文禁止动用职工福利金

员工订作制服亦同。 因此上述混淆名目、滥用职工福利金的现象

如果没有福委会好好监督,员工权益常常会在「似是而非」的状况下,被一点一滴侵蚀而不自知。

尤其许多有赚钱的公司,员工却感受不到额外的福利时,更应该要有所警觉。

除了企业的福委会外,政府各机关福委会坐拥的资金也相当惊人。

因为收取规费(如罚单、保险费等)动辄数十亿、百亿的规模

累积每年提拨的金额常比企业提拨的还要惊人。 所以,小小的福委会

可呈现的「福利」面貌却很多样,下次你的公司或单位要改选福委时,可不要再小看它的存在价值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