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淨靜

人生路上走一遭,我們都在不斷的相遇和離別中循環。

相遇靠機緣

人海茫茫,相遇不易。

曾有人做過大概的數據統計:人的一生會遇上2920萬人,兩個陌生人相遇的概率只有0.00487。

這其中有的人只是匆匆擦肩而過,能相伴走一程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詩人席慕蓉在《一顆開花的樹》中,情真意切地感慨道: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爲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若有緣,相隔千里都能來相會。若無緣,就算站在對面,也不相識。

相遇的緣分,總讓人驚歎它的玄妙之處:沒人知道它何時會來,又何時會走。

相遇是偶然的,悄無聲息得讓人來不及細細品味,又美好得讓人懷念“人生若只如初見”。

就像《雨巷》中的那般意境,撐着油紙傘,獨自走在悠長而寂寥的雨巷中,遇見了一個丁香一樣結着愁怨的姑娘,爾後擦肩一過。

就像《錯誤》中,那過客匆匆一過的達達馬蹄聲,只留下闌珊碎影,留下了無終止的眷戀。

就像《山行》中於紅塵陌上行走,因爲一場不期而遇的邂逅,甘願駐足。

相遇又是必然的、環環相扣的。

如果不是那天一時興起想去逛街,如果不是那天剛好晚起了幾分鐘……

如果不是答應了出席那場聚會,如果不是剛好坐到同一桌……

一切就像被寫好的劇本,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好就遇上了。

這其中,沒有了任何一個“如果”,兩人都會錯過,也就不會有後面的相濡以沫。

世間的每個人都是平行線,是緣分讓平行線之間有了交匯的巧合。

相識靠緣分,既是機緣巧合,又是命中註定,遇上了就好好珍惜。

相知靠品性

何爲相知?有一個流傳多年的故事:

在浩瀚無邊的大海中,一支研究團隊注意到了一條鯨魚。

每年它都在北太平洋中遷徙遊蕩,卻始終獨行,周圍沒有出現過其他同伴的身影。

研究人員後來通過追蹤錄音才發現:

這條鯨魚發出的聲音頻率是52赫茲,遠遠高於其他正常鯨魚的頻率,這意味着其他鯨魚根本聽不到它的聲音。

聽到這個故事的人,都爲之嘆息,心疼這條“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

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即使人類有聲音、語言、文字,音樂、藝術和科技來表達自己,但真正能聽得到你心底聲音的同伴能有幾個呢?

正如孟子所說:“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人這一輩子,最難得的不是遇到愛,而是遇到了解。

不可否認的是,能從相識走到相知的兩個人,往往品性相近。

可能他們的年齡不同、出身不同、階層不同、經歷不同、志向不同,卻也絲毫不妨礙他們成爲莫逆之交。

電視劇《大江大河》中,男主角小輝是從大山裏走出來的孩子,三觀正、學習好、從高校畢業後到國企大廠當技術骨幹;

而室友大尋是廠裏的一線工人,天生的暴脾氣,心思全在看電影、泡妞、打架這些事上面。

看上去格格不入的兩個人,最後竟能成爲最好的朋友。

爲什麼呢?

原來,大尋雖然沒什麼文化,卻懂得小輝求學若渴的心。

所以大尋會盡全力幫他弄到借書卡;給他修檯燈以護眼;在他因爲姐姐意外離世一蹶不振的時候,陪在身邊……

大尋因打架鬥毆進了監獄,小輝也不惜放下自尊到處求人;大尋從監獄出來後,小輝爲他接風洗塵,還給了他一筆東山再起的資金。

事實上,他們的人品底色是一樣的:講義氣、善良正直、重感情……

品性相近,故能互相瞭解、互相欣賞、惺惺相惜。

既能看得到對方的好,又能體諒對方的苦。

雖然無法真正做到感同身受,甚至無法分擔,但卻能在一方歡喜之時,另一方發自真心地祝福;在一方沉悶憂愁之時,另一方給予開導和支持。

有如此的知心好友,已實屬難得。

相處靠包容

怎樣纔算包容呢?聽過的最好答案是:

常記住另一方的好。

清代文學家顧貞觀與才子吳兆騫是摯友,吳兆騫曾因“丁酉科場案”而蒙冤被流放寧古塔。

衆所周知,寧古塔是一個九死一生的苦寒之地,基本有去無回。

一向傲氣的顧貞觀四處奔走求人無果,想到受苦的好友,心中萬分悲痛,寫下了《金樓曲》二首。

當時權傾朝野的首輔納蘭明珠之子納蘭容若,被他的才華和赤誠之心感動,決定伸出援手:向父親求情幫忙。

顧貞觀見到納蘭明珠後,納蘭明珠倒了一大碗酒對他說到:“你若是滿飲此杯,我便爲你救人”。

向來滴酒不沾的顧貞觀二話不說,接過碗來便一飲而盡。

在他們的幫助下,吳兆騫得以歸來,卻跟顧貞觀因爲一些瑣事生了嫌隙,疏遠了。

後來吳兆騫親自到納蘭明珠府上致謝,納蘭明珠把他帶到自己的書房裏。

那裏寫着“顧貞觀爲吳兆騫屈膝處”幾字,吳兆騫見之大慟,往事涌上心頭,聲淚俱下。

人啊,總是計較着自己付出了多少,卻很少記住從別人那得到了多少。

對親密的人更是如此,無論是與父母、愛人,還是與朋友,摩擦和矛盾本在所難免。

可事實往往是,即使他們對我們有十個好,可一旦出現了一個不好,前面的十個好就會被全部抹殺,甚至由此生出怨懟。

可見,不讓瑣事消磨掉感情的祕訣,便是常唸對方的好。

姑父和姑媽經常因爲一點小事拌嘴,比如姑父口味重,吃什麼都要下辣椒。

姑媽覺得年紀大了,口味最好清淡點,於是整天都會念叨姑父。

“姑父啊,真佩服你整天受得了姑媽的嘮嘮叨叨。”

“嘮叨歸嘮叨,每次她還是會照顧我的口味和喜好啊。”

後來發現,果然姑媽吐槽得再厲害,到菜市場還是會買姑父喜歡的辣椒,口味也儘量滿足姑父。

每一次念起對方的好,就是溫暖了一次自己的心,也是爲這段感情塗上了一層蜜意。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像天平的兩端。

一端是兩人相處甚歡之事,一端是兩人矛盾不合之事,你願意往好的方向多走幾步,這段感情就會更融洽。

人生路上走一遭,我們都在不斷的相遇和離別中循環。

佛說:“無論你遇見誰,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他總會教會你些什麼。”

相遇在於天,相知、相處在於人。

相遇是緣,相知續緣,相處惜緣。

緣起時好好珍惜,不辜負相遇之美。

緣滅時心存感恩,不辜負相知、相處之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