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史書中,大都是男人們王侯將相的故事,其實這些只是這漫長曆史的一部分。厚重悠遠的歷史除了男人外,自然是少不了女人。她們也是歷史長河中的一部分,有的時候甚至是主角,都在歷史上留下了他們自己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說到藏地最爲傳奇的女性, 毫無疑問文成公主一定榜上有名,已經成爲了西藏女性歷史人物中最大的IP文成公主,跟他有關的實景劇表演,景點,傳奇故事無處不在。

文成公主和親記

位於青海玉樹的文成公主廟

提起文成公主我們總是會在之前冠以“和親”兩個字。爲什麼會有“和親”?其實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之間不可調節的矛盾。

文成公主和親記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時期,文獻記載“天子不能具醇駟,將或乘牛車”。被圍白登山,四十萬騎兵圍困白登山。不堪遊牧民族侵襲,被迫採取和親的方式。“和親”作爲古代封建王朝與遊牧民族最佳的解決爭端的方式,也是性價比最高的一種外交方式,在歷史上不斷上演。文成公主的和親同樣也不例外。

和親初始

吐蕃王朝的第30代贊普著名的藏王松贊乾布,他在位期間徵討四方,第一次統一了青藏高原,並且建立了幅員遼闊的統一政權。但是偉大的君主之所以被世人傳頌,除了他們的殺伐決斷,開疆拓土的豐功偉績之外,更主要的還是他們有着長遠的政治眼光。

就像當年的松贊乾布一樣,雖然當時吐蕃王朝幅員遼闊,當他們從吐蕃極目遠眺向東望去,一個歷史上最爲開放強盛的王朝大唐出現在了他們眼前。與大唐爲敵還是爲親,此時就擺在了松贊乾布面前,松贊乾布以他極爲敏銳的政治眼光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開啓了漢藏兩個民族在歷史上的第一次交流。

文成公主和親記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歷史記載在唐太宗貞觀八年即公元634年,松贊乾布派遣使者前往長安,向唐太宗表示了和親的意向,但是唐太宗由於對這個新興崛起的民族沒有過多的瞭解,當時並沒有明確表明和親的誠意,只是派了使者回訪吐蕃。顯然松贊乾布娶媳婦的意志是堅定的,就再次派遣使者前往長安表達強烈的和親誠意,但是又一次失敗了,使者回到吐蕃對松贊乾布說“我最早抵達長安時,還是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的,而且唐太宗也口頭答應了和親,但是後來吐谷渾王的使者來到了長安,從中作梗,挑撥離間,他們便以禮物太輕爲由,反悔了。”

刀兵相向

當時松贊乾布只有十九歲的,雄才大略的君主怒髮衝冠。他可能心裏會想,大唐玩我還姑且能忍,竟然連小小的吐谷渾都來玩我。是可忍孰不可忍,抽他。隨即這位氣不打一處來的小夥子松贊乾布,便聯合象雄攻打吐谷渾,吐谷渾大敗。

收拾完吐谷渾的松贊乾布還不解氣,兵鋒直指大唐,屯兵20萬於鬆洲(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的松潘縣)一帶,我覺得松贊乾布可能也順道遊覽了一下美麗的九寨溝,心情稍微的平復了許多,沒有立即攻打大唐。唐太宗聽聞之後派了手下的大將侯君集帶領大軍前來,雙方試探性的打了幾仗互有勝負。大唐和吐蕃的第一次兵戎相見,使得雙方的領導唐太宗和松贊乾布都冷靜下來,重新的審視了一下眼前這位陌生的鄰居,顯然戰爭的方式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最差的溝通方式。之後松贊乾布娶媳婦的初心不改,便第三次派遣使者前往長安,請求和親。

文成公主和親記

步輦圖,左側中間爲噶爾祿東贊(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元641年,經過了長達七年的漫漫娶親路,松贊乾布終於達成所願,娶到了大唐的公主。隨後便派出了他身邊的最得力的大臣噶爾東贊域宋和屯米桑布扎前往長安迎娶大唐公主。當祿東贊帶着迎親使團從長安的金光門進入長安的時候,看到貿易繁盛的西市,還有氣勢恢弘的大明宮,他們有沒有被這座當超乎他們想象的城市所折服,我們不得而知。

公主和親

就這樣,文成公主終於要見到自己的夫君了,爲了表達對和親的重視,松贊乾布帥兵千里迎親至柏海(扎陵湖),執女婿之禮。大家都知道,扎陵湖離拉薩有多遠,這種迎親的方式就相當於一個北京小夥娶了個上海媳婦,迎親竟然迎到了南京。此事足以見得松贊乾布對這段來之不易的婚姻的重視。在美麗的扎陵湖畔,松贊乾布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美麗的妻子文成公主,兩人沿着這條漢藏和親之路唐蕃古道返回了拉薩,開始了兩人八年的婚姻之路。

文成公主和親記

扎陵湖

松贊乾布用了胡蘿蔔加大棒的娶親方式,成功的從大唐迎娶了文成公主。其實熟讀歷史的朋友們應該都清楚,這些所謂的和親公主都不是皇帝的女兒,一般都是皇室內宗親的女兒。

歷史上對於文成公主的身份其實沒有過多的記載,只是說文成公主是大唐皇家宗室的公主,是當時的任城王李道宗的女兒。這位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淵的侄子,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弟。當年李道宗跟隨李世民徵戰四方立了很多戰功,被封爲王。熟悉歷史的朋友一定就明白了,其實以文成公主出自皇室旁枝的身份來說呢,他應該是郡主。歷史上對唐太宗爲什麼選擇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沒有詳細的描述,相信這可能只是歷史的巧合吧。

遠嫁吐蕃

被從郡主晉升爲公主後,文成公主在迎親隊伍和自己父親的陪同下離開了這座繁華的城市長安,一去幾千裏,他可能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往哪裏?目的地拉薩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自己要嫁的夫君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一切的一切,文成公主,一個十六歲的情竇初開的姑娘,一無所知。

文成公主和親記

和親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於這段政治和親婚姻,我們如果從漢藏兩個民族和睦的高度來看,毫無疑問文成公主的進藏,是古代西藏地方與祖國內地關係史上的一件非常重大的,有着劃時代意義的事情。對吐蕃王朝社會的發展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而且縱觀有唐一代,他們對周邊少數民族從來都是開放而包容的,那個階段可能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富開拓精神,最包容開放的時代了。

陳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推測之後記》中說“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啓,擴大恢張,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

公元641年,在扎陵湖畔文成公主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夫君,此時二十六歲的松贊乾布已經是吐蕃王朝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英雄配美人,一個26歲,一個16歲,想想一定是很美好的畫面。他們第一次見面說了些什麼?發生了什麼故事?歷史上都沒有記載。留下的只是那些至今仍然被傳頌的神話故事,日月山,倒趟河,文成公主廟這些名聲在外的景點,都牢牢地把文成公主的故事留給了後世的遊人,傳頌至今。

我們今天的進藏之路,如果不是坐飛機,不論是火車還是汽車都要耗費幾天時間,當年的文成公主眼前的這條進藏路也註定是艱辛的,嚴寒與艱辛有沒有讓他後悔來到了這裏,即使這條路是她無法選擇的。我想第一次上高原的他多多少少也一定有了高原反應,此時身邊的丈夫肯定也是對他關懷備至,呵護有加的。就這樣文成公主離長安越來越遠,離拉薩越來越近。差不多走了一年的時間,他們終於抵達了拉薩。

相傳松贊乾布爲了烘托文成公主進入拉薩的氣氛,命令祿東贊做了精心的準備,當時的拉薩的官民一起組成了迎親的隊伍,甚至拉薩周邊的一些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也都聞風而動,自發的組成了迎親的隊伍。在百姓的簇擁下,松贊乾布和文成公主進入了拉薩,舉行了盛大的婚禮。起初文成公主在高原的生活一定還是有很多水土不服的,但是在松贊乾布的關心下,文成公主漸漸地習慣了這裏的生活,從一個小故事裏我們就能看到當時的松贊乾布對文成公主還是頗多寵愛的。

文成公主和親記

唐人赭面(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歷史傳說記載,當時的吐蕃都有着一種赭面的習俗,就是用紅色的染料塗抹在臉上,文成公主見了之後很不習慣,松贊乾布隨即下令改了這個風俗。松贊乾布甚至還起了模範帶頭作用,主動脫下了裘皮大衣,換上了唐人所穿的華服。這些故事雖然我們很難判斷其真僞,但是不難能看出,松贊乾布除了虛心的學習唐朝先進的生產生活方式之外,心裏一定還是很疼愛這位小他十歲的妻子的。

根據藏文史書記載,松贊乾布一共取了6位妃子,文成公主是最後的一位。相傳前三位妃子都是吐蕃地域內的部落和親,但是之前的三位妃子都沒有生育。松贊乾布接着取了第四位芒薩赤尊公主,終於生下了一子芒鬆芒贊。這四位吐蕃的妃子,傳說成爲了四供養天女的化身。再後來就是娶了白度母的化身尼波爾的赤尊公主,最後一位纔是綠度母的化身漢妃赤尊公主。這些記載免不了存在大量的被佛教史學家改造了的內容。

藏地沒有漢地的那麼完善的編修史籍的傳統,因此歷史上發生的很多事情大多都記載在宗教典籍裏,這樣就免不了會有一些記載被包裝上宗教的外衣。就像松贊乾布的這些后妃們,都被打扮成爲了虔誠的佛教徒甚至是出家的僧尼,在一定程度上我想是偏離了歷史的客觀事實的。考慮到吐蕃最早的佛教傳入是通過文成和赤尊兩位公主的和親而帶入的,因此在松贊乾布的後宮或者貴族階層小範圍的傳播也是有可能的。

豐厚嫁妝

文成公主入藏的陪嫁嫁妝是相當豐富的,據藏文的史書記載,文成公主入藏攜帶了大量的生活用品,各種農作物,花卉的種子,各類書籍。據說光是公主帶的綾羅綢緞和各種精美無比的服裝就有兩萬多件。除了這些實用的物品外,最爲重要的是,公主還攜帶了各類書籍,其中卜算的書籍300卷,這些書籍直接促使了後來的藏曆的天文歷算的發明。還有各種工藝類的書籍60種,這些書籍也多多少少的對藏地的建築,手工技藝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還有400餘鍾治療各類疾病的藥品和醫學書籍,也在後事直接催生了與中醫一脈相承的藏醫的誕生。除了這些珍貴的書籍外,還有數百名跟隨公主的隨從,離開了漢地成爲了歷史上的第一代援藏乾布,他們大部分都是有着一定工藝技術的技術人員。

除了引進來,松贊乾布還選擇了走出去,以文成公主爲入藏爲契機,松贊乾布積極的推動了學習中原文化的進程,他選派吐蕃上層貴族子弟前往長安留學,學習大唐的詩書禮儀。這一切的外來的先進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技術有力的推動了吐蕃社會物質與精神的長足進步,對於吐蕃歷史的發展和融入我們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來說,都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文成公主和親記

文成公主建立的小昭寺

文成公主的入藏除了改變吐蕃的生產生活方式之外,最重要的影響就是促成了佛教的傳入西藏。這段歷史相信大家都耳熟能知了,在佛教傳入藏地之前,這裏盛行的是一個原始的宗教苯教,相對於佛教有完整的宗教體系和戒律規範,苯教相對要更原始一些。毫無疑問佛教對於這片土地的影響是巨大,深入,而且徹底的,時至今日這種影響依然存在。

作爲佛教徒的文成公主,自然對於佛教在藏地的傳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雖然當時的佛教在吐蕃的傳播相對還是有限的,僅限於吐蕃的貴族階層,但是文成公主依然還是身體力行的做了許多事。她協助尺尊公主在大昭寺修建過程中的選址,勘察方面都做出了一定貢獻。還親主持了小昭寺的修建,把唐代中原地區的建築風格和技術帶到了吐蕃。我們今天去到拉薩不得不去的大小昭寺都離不開文成公主當年的貢獻。這些事情都是應該被後事銘記的。

除了以上講述的這麼多文成公主進藏的影響,還有一點我們也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文成公主的進藏之路,直接開闢了一條中原文明和印度文明的溝通之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唐蕃古道和蕃尼古道。這條從長安出發,途徑拉薩直到尼泊爾印度的古道,直接成爲了絲綢之路的一條分支線路,促進了沿線的經濟,貿易和文化宗教往來。據歷史記載唐太宗貞觀648年王玄策出使天竺,公元650年唐朝僧人玄照前往印度,都在拉薩拜見了文成公主。這都是當年唐蕃古道興盛的佐證。

淒涼晚年

講了這麼多文成公主和親的巨大影響力,似乎我們對文成公主與松贊乾布的愛情故事卻很少提及。這主要是因爲史書典籍中對這段歷史的記載實在是很有限。從公元641年入藏和親一直到公元649年松贊乾布去世,兩人的的婚姻生活只有差不多8年時間。而且這八年時間松贊乾布還要再不停地徵戰四方,處理各種內政外交,顯然兩人在一起相處的時間一定是很有限的。而且從公元649年一直到公元680年因爲染了黑痘病病逝於拉薩,這30多年的近乎於守寡的漫長歲月,對文成公主而言,註定是異常淒涼的。這三十年也幾乎沒有記載任何關於文成公主的事件。

文成公主和親記

傳說文成公主晚年的居所-雍布拉康

就如同所有的政治婚姻一樣,毫無疑問,對一個女性來說,文成公主的婚姻生活毫無疑問註定不是最幸福的,沒有我們漢族人傳統的那種舉愛齊眉,白頭偕老的幸福。更多的時候可能陪伴文成公主在這異域他鄉的是青燈古蠟。但這可能就是她的命運,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開啓了漢藏兩個民族在歷史上的第一次交融,這些都是註定要被永載史冊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