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深圳幾大區域的發展作爲2019年十大重點工作內容提出高標準建設6大“城市新客廳”,涉及深圳六個區域的規劃建設。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包括“城市新客廳”在內,深圳未來3年10大最具影響力的規劃。

  1

  前海城市新中心

  ——共建世界級灣區客廳

  涉及區域:

  桂灣片區

  規劃詳情:

  由前海控股招標的前海新中心城市客廳城市設計國際諮詢於2018年7月完成定標,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中標,該公司是一家總部設在倫敦的國際建築公司。

  根據該公司網站提供的信息,這一設計包括1.2公里長的空中花園創造出的新地平線,空中花園與許多公共交通樞紐直接相連,公園允許公衆以不同的速度穿過城市,從地下的快節奏,到街道的中節奏,再到空中花園的慢節奏。

  效果圖

  天空花園豐富的文化活動形成全年活動的自然焦點,在水邊的公共空間終止,被稱爲“表演公園”。該區域將包含一個歌劇院和會議中心,並直接面對前海灣。在東面有一座塔頂,形成了獨特的地標。

  規劃中的前海城市客廳位於桂灣片區,由濱海岸線與桂灣通海主軸構成,是前海城市新中心的“核心區”。

  未來影響:

  2018年底發佈的《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及大小南山周邊地區綜合規劃》提到,前海片區應強化城市新中心職能,沿濱海一線增加會議中心、劇院、博物館、科技專題館等市級公共服務功能,與周邊濱海地區共建世界級灣區客廳。

  2

  香蜜湖新金融中心

  ——建國際交流會議中心

  涉及區域:

  香蜜湖片區

  規劃詳情: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的升級和整個福田中心區建設的不斷完善及產業定位的清晰化,地處核心地帶的香蜜湖片區將升級爲開放與共享兼具、生態共文化繁榮的城市公共場所,將打造成爲深圳核心功能區規劃建設的新標杆。

  未來影響:

  香蜜湖新金融中心未來規劃方案之一顯示,這裏將建國際交流會議中心、城市演藝中心、城市博物館及雙子金融大廈等,以及地景式過街天橋、中央綠谷公園等。

  3

  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

  涉及區域:

  深圳灣片區

  規劃詳情:

  今年3月,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的城市設計優化國際諮詢方案定標結果公佈,肅木丁與庫博聯合體的“超級十字”方案贏得第一名。

  這個規劃在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地下預留了高鐵樞紐和港深海底通道接口,以實現更快速的隧道連接與更便捷的海路聯繫,至亞洲金融中心只需15分鐘,至香港國際機場、寶安國際機場只需20分鐘,使深圳灣超級總部無縫對接全球資源及全球基礎設施。

  這個規劃還設計了全球第一個讓海水塌陷的公園,作爲記錄海平面變化的紀念碑及讓鹹淡水交互淨化的超級過濾器,稱之爲“深灣界碑”。人工智能、無人機物流、無人駕駛、地下物流、PRT等前沿技術都有望在這裏涉及,深超總將建立中國首個地下物流管線預埋區、中國首個地下水熱交換動力公園、全球第一個無人機物流建築安全系統試驗區、國內第一套PRT (個人快速公交)覆蓋網絡等等。

  未來影響:

  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將作爲深圳東西發展軸線的中心,以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羣的“巔峯之作”爲發展願景,將進一步提升深圳的國際都會影響力,貢獻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勢能。

  4

  光明科學城

  涉及區域:

  光明中心區、光明雲谷、光明小鎮

  規劃詳情:

  今年1月25日,光明科學城項目開工,光明科學城的詳細規劃也得到進一步披露。

  啓動區項目佔地4.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3.1萬平方米,建設腦解析腦模擬和合成生物研究兩大科學裝置平臺,以及綜合服務中心、專家公寓等,優化後的建築方案融入周邊山體和農田景觀,更好呼應周邊自然資源;結合公共平臺和運動,提供更豐富的生活休閒空間;整合局部外立面與平臺,整體建築風格更加簡潔統一。

  未來影響:

  光明科學城是推進深圳高水平創新的重大工程,意味着深圳在補齊基礎研究短板方面有了新的作爲,意味着光明區在未來發展有新的強大動力。光明科學城將打造成爲支撐深圳原始創新的重要載體、綜合性國家創新中心的重要節點、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引擎及深圳北部中心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對標全球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科學城。

  5

  大運新城

  涉及區域:

  大運新城新客廳包括大運樞紐片區、深港中心片區和天安數碼城片區。

  規劃詳情:

  今年3月14日,龍崗區重點區域署披露了大運新城的最新規劃進展。

  大運新城將完成深圳國際博覽中心項目前期選址、規劃、設計、建設、運營於一體的項目實施方案,推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音樂學院及附屬學校選址工作,全力推動深港國際中心施工建設,加快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施工建設,完成院士科研中心項目設計方案和施工準備工作。

  未來影響:

  近年來,大運新城牢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東進戰略”兩大發展機遇堅持高端引領、創新驅動,全力打造深圳東部中心核心區和高水平“城市新客廳”。

  6

  國際化濱海城市新座標

  涉及區域:

  寶安中心區

  規劃詳情:

  寶安中心區與前海共同作爲深圳西部城市中心和城市客廳的組成部分,3月1日,位於寶安中心區的濱海廊橋開工,該濱海廊橋兼顧市民休閒、運動、景觀,實現地下、地面、地上三層一體,立體連通寶安體育場、核心商務區,灣區之聲音樂廳、濱海文化公園等重大基礎設施,增強中心區通達性,強化與濱海地帶的聯繫。

  與濱海廊橋相連通的寶安中心區中央海濱文化公園也於此前不久的2月13日,在深圳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項目上集中開工。該項目位於寶安中心區中央綠軸的最南端濱海帶上,建設內容包含大型市政公園、廣場、綜合體育活動中心、大型遊樂設施(含摩天輪)、公交首末站、地下公共停車場及相關配套等功能。

  未來影響:

  該項目是寶安西部濱海活力岸線的龍頭,前海灣區濱海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目標爲國際化濱海城市新座標、世界級濱海灣區旅遊地、新型全域旅遊示範區,建成後將進一步加強寶安中心區與前海的聯動,增強濱海空間的開放性與活力,打造前海灣區的璀璨明珠。

  7

  深中通道

  涉及區域:

  寶安西鄉、中山

  規劃詳情:

  爲了縮短粵東粵西之間的距離,緩解虎門大橋的擁堵,廣東省規劃了一條深中通道,就在虎門大橋和港珠澳大橋之間,全長24公里,將深圳與中山連通。深中通道總長24公里的,難度堪比港珠澳大橋。

  深中通道現在已經確定5個出口,中山共4個,深圳1個,深圳出入口確定設在寶安西鄉。

  未來影響:

  深中通道計劃2024年全線通車,屆時深圳到中山的時間將大大縮短,兩地的人際交往半徑和生活半徑將不斷增大。

  8

  西麗高鐵樞紐

  涉及區域:

  西麗片區

  規劃詳情:

  西麗高鐵站選址於南山區曙光倉儲片區,承擔贛深、深茂、沿海等多條高鐵始發終功能,高鐵車站規模爲11臺22線,比深圳北站多2線。

  西麗樞紐站預控區總用地173.8公頃,以物流倉儲、交通設施用地爲主,南山區已提前實施西麗站周邊地區的用地管控工作,屆時西麗高鐵樞紐將成爲集高鐵、城際、城市軌道爲一體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未來影響:

  隨着南山承擔的國家省市戰略全力推進,建設西麗高鐵樞紐站,將有效滿足大量人員短時間內、大空間尺度上的輸送需求,輻射、服務寶安、龍華等周邊片區,有效破解職住分離等難題,極大提高中心城區交通可達性、便捷性。

  9

  深圳地鐵四期規劃

  涉及區域(見下圖):

  規劃詳情:

  2019年2月,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調整(2017-2022)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正式發佈,最終確定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調整(2017~2022)建設項目包括3號線東延、6號線支線南延、7號線東延、8號線東延、10號線東延、10號線南延、11號線東延、12號線北延、13號線北延、13號線南延、14號線南延、16號線南延、20號線北段共計11條線路,13個項目,總長約87.1公里,設站53座。其中地下段約84.2公里,高架段約2.9公里。

  10

  深惠城際

  涉及區域:

  深圳、惠州

  規劃詳情:

  3月26日,惠州市發改局在迴應網友時表示,深惠城際鐵路項目“初步列爲2022年前動工項目”。

  前些年,深惠城際曾拋出西線、東線兩條線路的備選方案。深惠兩地曾經一度形成初步共識,當時考慮推薦深惠城際選擇西線方案。即線路起於前海中心區,終至惠州惠城區,串聯南山西麗、深圳北站、阪田、平湖、東莞鳳崗、大運新城、龍崗中心城、國際低碳城、莞惠城際仲愷站、惠州西站、江北等城市重點發展地區,線路長度約128公里。

  不過,未來深惠城際具體走向如何,還需要看後續的研究論證和上級部門的批覆。

  未來影響:

  深惠城際軌道是珠三角軌道交通網的重要構成部分,與目前正在建設的穗莞深城際軌道、莞惠城際軌道線將組成珠三角東部環線。

  深惠城軌的建設將迅速彌補深惠兩市軌道交通的空白,將促進深惠兩市之間人流、信息流、資金流的迅速流動。

  來源:南方日報、深圳軌道交通網、深圳政府在線、深圳特區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