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上市公司的年報相繼披露,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國有大銀行的光榮年報。

  但據媒體報道,去年6家國有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的年報發現,新增貸款5135.59億元,企業貸款增加14876.08億元。其中,個人貸款佔比不到30%,投資31180.4億元,佔比60%,其中個人貸款包括個人住房貸款。新增貸款253389.96億元,佔新增貸款的一半。

  新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是衡量房地產市場流動性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而不是其中之一,因爲這個數字直接顯示了有多少人在住房上花了多少錢,所以個人住房貸款處於較高水平,這意味着房地產市場仍然有穩定的資金流動。然而,在當前住房非投機和金融政策細微變化的背景下,這種現象傳達了什麼信號?

  1。個人貸款存量很高,但不一定都是新房子。

  回顧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商品房銷售同比增長13.3%,但商品房個人抵押貸款下降1.2%,商品房個人抵押貸款佔同期商品房銷售的比重由2017年的19.3%下降到16.8%。另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爲38.7萬億元,同比增長20%,僅比2017年下降0.9個百分點;全年房地產貸款增加6.45萬億元,佔同期全部貸款的39.9%,僅比2017年下降1.2%。

  這表明,儘管2018年內外部環境嚴峻,銀行業對房地產仍持樂觀態度。因此,房地產貸款仍在高速增長,而個人抵押貸款卻在下降。錢去哪兒了?答案是二手房。由於調控政策的出臺,新的住房市場已經嚴重低迷,而二手房市場受政策影響較小,那麼對改善住房的需求和二手房的購買將被激活。

  2。居民的抵押貸款債務依然居高不下。

  2018年,房地產貸款增加6.45萬億元,佔同期貸款增加的近40%。有人想知道:去年對房地產市場的監管不能說不嚴格,各種非法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都被扼殺,即便如此,爲什麼有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

  由於利率不斷上升,房價居高不下,人們的住房成本不斷上升,所以抵押貸款的數量自然會上升,這並不意味着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如此旺盛。

  三。抵押貸款不會被一根棍子打死。

  今年的股市反彈表明,在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貨幣寬鬆預期有着更爲顯著的作用,因此在增持基金的情況下,股市與房地產市場不會形成蹺蹺板的關係,也就是說,當基金進入股市時,就不會有資金進入股市。房地產市場。只是股市不受政策約束,反應比房地產市場快。今後,隨着信貸的逐步放開,對住房貸款的控制也可能慢慢放鬆。此外,如果未來經濟數據不符合預期,甚至可能加快房地產貸款的放鬆步伐,畢竟,房地產經濟還不足以刺激增長。

  總之,無論是家庭還是企業,房地產資金的過度使用和負債的過度形成都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合理的負債可以使收益增加一半,而過度的負債只能使經濟陷入更深的泥潭。

  小結:2008-2018年10年間,房價成倍上漲,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也從3萬億增加到21.9萬億。雖然也涉及通貨膨脹,但這種指數增長是不健康的,因爲與普通人的債務相比,增量貨幣對經濟增長的好處不大。

  抵押貸款比例過高是不健康的,就像利差和銀行利潤比例過高一樣,很容易產生財務風險,因爲如果房價下跌而人們切斷了貸款,銀行的房地產抵押價格也會下跌,最終結果是大量的壞賬銀行和金融危機的爆發。人們用錢買房,自然沒有錢消費。消費升級和經濟轉型怎麼樣?

  幸運的是,國家對住房貸款的控制並不那麼嚴格,這更令人欣慰,但鑑於目前的情況,不排除將來利用住房貸款支持經濟的可能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