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中信書院閱讀時差欄目。閱讀時差動態實時同步全球前沿新知,為你打破知識的國界。

本期閱讀時差為你分享的這本書叫《世界不是平的》

《世界不是平的》

這個書名可能會讓你想起另外一本書,《世界是平的》。這本書是2006年在國內出版的,書中認為,21世紀的世界是平坦的,全球化不可避免。時隔10多年之後,《世界不是平的》則在新形勢下反思了全球化,並且給出了一個完全相反的結論:由於經濟和政治總是處於不斷的變化中,所以世界肯定不是平的,也不可能是平的。

全球化意味著商品、服務、資本和勞動力都可以跨國界自由流動,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支持者,卻在過去幾年彷彿突然換了檔,不僅陷入停滯狀態,甚至發生了逆轉和倒退。最明顯不過的例子,就是英國全民公決脫歐和美國政府重提「一切以美國優先」。為什麼從普通民眾到政客都開始抵制全球化了呢?作者試圖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研究回答這個複雜的問題,並進一步審視了全球化的終結可能對世界和平與全球經濟秩序產生的影響。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建立在自由貿易原則和開放資本市場基礎之上的全球化,一直都被認為是通向經濟繁榮的最佳途徑。不過,經濟可以是全球的,政治卻是自己的,本國的政治勢必會影響全球的經濟。

這本跨越了經濟學、政治學、哲學、歷史和地理的著作,材料豐富,見解獨到,深刻剖析了美洲、歐洲、亞洲等主要地區之間錯綜複雜的競爭與合作關係,點明了無論國與國之間、精英與非精英階層之間的關係如何變化,全球化在21世紀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政治和權力。

作者在各種複雜的因素中抽絲剝繭,提煉出了全球化面臨挑戰的另外三個關鍵詞:移民、技術和金錢。這些可能被視為「破壞性」的因素,超出了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控制範圍,卻會對未來幾十年的政治和經濟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今天我就通過這三個關鍵詞,給你分享作者提出的有可能終結全球化的三方面因素:

第一,21世紀巨大的移民潮加劇了國家內部的不穩定;

第二,技術的進步可能引發全球供應鏈的崩潰;

第三,貨幣戰爭將會重建一個「贏者通吃」的舊世界。

移民潮加劇國家內部的不穩定

首先,我們來說說第一個核心觀點,移民潮可能加劇國家內部的不穩定

在19世紀初,全球化的最大驅動因素就是人口流動。工業革命開始之前,這些人大多數是來自非洲的奴隸。隨著工業革命的出現及交通成本的降低,自願移民的數量迅速增長。到了19世紀中期,每年大約有30萬移民離開歐洲來到大洋彼岸的美國和加拿大。這些人增強了移民接收國的人力儲備,他們的收入也比在本國要高。他們掙的錢越多,出錢支持朋友和家人移民也越容易。如此一來,移民帶來了更多的移民。

就拿美國來說,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邊境逐漸開放,青壯年人口的比例增加,人口數量穩定,結構趨於年輕化。但這也帶來了另外一些問題。截至2015年,美國的西班牙語使用者比西班牙本國的人還要多。估計到了2050年,美國公民中將有1億 3800 萬的西班牙語使用者,幾乎佔了總人口的一半。

如此巨大的移民數量,可能會讓來自同一國家的移民選擇組成自己的社區,難以融入當地社會。比如在美國,長此下去就可能會分裂成主流的英語社會和主要講西班牙語的零星區域。這種分化到底會不會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目前還不知道,但2016年美國的總統大選已經充分說明,移民問題成了很多美國人的心病。這個問題甚至已經使美國重新走上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初所抱持的孤立主義道路

除了經濟不平衡產生的移民和政治因素造成的難民,環境變化也將成為移民遷徙的一大因素。比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氣候乾燥、農作物產量下降,都可以催生為了生存而大規模遷徙的「環境難民」。一項預測表明,到本世紀中葉,可能會有2億人因為環境變化而遷徙。

最重要的是,不管人口遷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移民越來越不受歡迎。移民目的國要麼不得不接受,要麼只能背離「人道主義」採取強硬措施。前面提到的英國脫歐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英國民眾最擔心的就是移民,這種擔憂甚至超越了醫療、住房、教育、恐怖主義等重大問題。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英國脫歐不是英國人拒絕經濟上的全球化,而主要是反對移民的全球化

對很多人來說,不管是對是錯,移民實際上都被視為對自身利益的威脅。正是對移民的擔心,才會導致某些國家重新劃分了「他們」和「我們」之間的界限,回到孤立主義的老路上。按照這種趨勢,全世界將很難應對未來幾十年有可能爆發的大規模移民潮

有趣的是,隨著新技術的出現,那些反對移民的人更容易搭建起路障,而那些希望移民的人也能夠獲得更多的信息決定去哪些國家。技術通常被認為有利於全球化,但現在看來,顯然並非如此。

技術進步導致全球供應鏈崩潰

接下來,我們就說說第二個因素:技術的進步可能會導致全球供應鏈的崩潰

一般來說,我們都會認為技術的進步可以增進我們與世界的互動。我們可以通過電信通信技術在全球各個角落交談,可以通過瀏覽器了解世界各地的新聞,可以通過互聯網在全球採購商品並由快遞送到家中。從這些技術進步來看,科技可以將世界縮小,可以讓國家的邊界消失,我們很容易就能相信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科技也具有不可預測的顛覆性。舉個例子,19世紀的新技術就拉大了國家之間的差距。比如,蒸汽機的出現,解決了生產與消費之間的距離問題,允許人們在某一地點以低廉的成本生產商品,然後再通過鐵路或輪船送到全世界。但這項新技術讓一些具備地理優勢的國家的大城市和港口越來越繁榮,同時,也導致了其他國家或地區大規模的去工業化,如新興的印度鋼鐵業就像印度的紡織業一樣被淘汰了。

當然,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的出現,這些問題似乎迎刃而解了,全球供應鏈可以讓各國深度參與其中。比如,蘋果手機可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設計,在中國由富士康生產;寶馬可以在英國牛津製造微型車,但它的發動機在巴西製造。物理距離當然沒有改變,但科技給人的感覺就是世界正在縮小,西方的大量資本可以去新興市場國家尋找廉價的勞動力,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全球化。

不過作者強調,技術的不斷進步也可能會讓歷史開倒車。比如,機器人技術的出現和完善。如果機器人和計算機可以輕易地完成重複性的任務,那麼再在國外尋找廉價勞動力也就沒什麼意義了。生產將會越來越多地「回岸」,也就是美國目前高唱的要讓「製造業回歸」,全球供應鏈的需求將迅速消失,經濟和金融壁壘又會重新出現,最終導致各國將自己變為經濟意義上的「封閉式社區」

此外,技術還能夠強化偏見的能力。基於大數據技術的個性化內容推薦機制,可以讓你很方便地瀏覽自己感興趣的資訊,但也容易把你困在「信息繭房」里,讓你的思維和觀念越來越固化。

如果碰到一位種族主義者,或是反移民人士,就很容易在互聯網上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每與這些人分享或交流一次,人的偏見也就強化一次,因為無論你的觀點有多麼讓人不舒服,你總能找到認為你是正確的人。這種所謂的「社交媒體」不僅很容易超越國界的限制,導致反社會行為,而且還能夠破壞現有的政治生態。而一旦這些帶有偏見的「破壞者」掌握權力,就不大可能支持全球化制度,也不大可能會擔心全球化是否面臨全面瓦解的危險。

是否全球化最終取決於人們做出的決定,而不是技術所建立的聯繫。如果人們選擇重新建立國家之間的貿易壁壘,那麼技術就會越來越多地被用於這個目的。所以,科技也許能讓我們更容易與世界建立連接,卻不能保證世界會因此變得更加團結,而且它最終還可能會讓一個國家內部的貧富鴻溝越來越大。當這種嚴重的分歧上升到政治層面之後,政府就可能會以犧牲全球經濟為代價,尋求僅對自己國家有用的解決方案。比如,一些國家會發動所謂的貨幣戰爭,尤為突出的一點便是操縱貨幣貶值。這也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三個核心因素:貨幣戰爭將會重建一個「贏者通吃」的舊世界。

貨幣戰爭將會重建一個「贏者通吃」的舊世界

你可以想像一個全球化非常徹底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只需要一種貨幣制度來支持單一的全球市場,這樣就沒有各種投機糾紛,也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現實世界有時似乎真的在朝「單一貨幣」的方向前進。比如在二戰後,在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下,各國的貨幣可以以基本固定的價格兌換美元。

戰後初期,這個體系確實促進了各國的經濟復甦。但對美國來說卻是個大麻煩。我們都知道,經濟的發展需要適度的通貨膨脹,所以美國也想多印點美元發展自己的經濟,但是這樣又會影響各國之間的貿易平衡。這個問題困擾了美國很久,最終由尼克松政府宣布結束該體系,也不再固定匯率,由各國政府隨意浮動匯率。

當然,一個國家只有在拒絕資本流入本國的情況下,才有可能自主選擇本國的通貨膨脹率和匯率。而如果出現了通貨膨脹,一般的做法是加息。加息是為了讓人們多儲蓄少消費,這樣買東西的人少了,市場上流通的貨幣也少了,物價下降自然會抑制通脹。

但加息也是把雙刃劍。如果國家允許資金自由流動,在你這裡存錢比在其他國家要划算,就可能吸引大量的境外資本流入,兌換本國貨幣存錢以賺取利息。這樣的話,本國貨幣的需求增加,就會導致貨幣升值。一國的貨幣增值,匯率自然也會上漲,也就意味著本國商品價格在國際市場上上漲,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銷量就要下降,最終會導致本國出口減少。為了遏制這種情況,就不得不降低利率,而這樣又會導致通貨膨脹。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雖然剛才的說法並不能代表一種絕對的現象,但從中也可以看出來,想要保證跨境資本自由流動的同時,又要實現穩定的匯率和穩定的通貨膨脹率,這三者是不太可能同時實現的。

20 世紀80 年代,各國試圖通過所謂的國際政策協作來解決這種三難困境。比如,2009年在倫敦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通過大多數國家下調基準利率、增加貨幣供應以及採取措施穩定物價,來扼制第二次經濟大蕭條的發生。雖然20國集團成功避免了又一次大蕭條,卻沒能將經濟恢復到原來的增長速度。各國央行一個接一個啟動了印鈔機,利用新發行的貨幣操縱匯率。

然而,在一個大多數經濟體同時疲軟的世界,用印錢來降低匯率風險的舉措本質就是一場博弈:一個國家得到的就是另一個國家失去的;一個國家的通貨膨脹就是另一個國家的通貨緊縮。事實也證明了這一切。比如,從2012 年到2014 年,日元的大幅下跌可能阻止了日本的經濟崩潰,卻讓人民幣大幅升值,給中國帶來了不必要的通脹下行壓力,並讓中國的出口環境變得更加糟糕。隨後,歐元的大幅下跌又導致了美元走強,拖累了美國的經濟增長,迫使美聯儲推遲了原定的加息計劃。

換句話說,印鈔機改變了一種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貨幣政策在不知不覺間成了各國最終發動金融戰爭的一種機制。政策制定者發現,貨幣能夠有效地將經濟調整的負擔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這也就成了一些國家將問題轉移到其他地方的一種方式。但如果各國都希望將自己的債務問題轉移到別處,就會形成一個混亂的、不斷變化的貨幣體系。這樣做的次數越多,造成的分裂就越大,「不是我贏就是你輸」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勝者為王」、「贏家通吃」的方式一旦得到了承認,將會出現越來越多想要阻止全球化進程的人。

總 結

說到這裡,這本書的內容就說的差不多了,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天的主要內容。

首先,因經濟不平衡產生的移民、政治因素造成的難民和環境變化產生的「環境難民」,已經被很多國家的公眾視為對自身利益的威脅,這種擔憂導致某些國家重新回歸孤立主義;

其次,技術的不斷進步也可能會讓歷史開倒車,人越容易與世界建立連接,就越容易強化自我的偏見,滋生反社會行為;用機器人取代廉價勞動力,可能會導致越來越多的生產「回岸」,也就是美國推行的「製造業回歸」,最終導致全球供應鏈的崩潰

最後,貨幣已經成為一種進行經濟戰爭的手段,用印錢來降低匯率風險是一場零和博弈,不斷地製造贏家和輸家,最後的結果只能是重塑一個贏家通吃、弱肉強食的舊世界

事實上,任何形式的全球化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國家在開放帶來的好處和主權利益之間做出某種妥協。面對全球化危機,作者也給出了可能的解決方案:

一種選擇是回到匯率完全靈活的世界,比方說,歐洲再也不用歐元了;

另外一種選擇是為資本市場創建一套正規的調解程序,建立一個全球金融流通組織,一旦某個國家發生金融危機,資本紛紛撤出,這個國家就能向組織求救;

第三種選擇則是完全放棄國家和金融市場的邊界

如果你對這些建議感興趣,可以通過本書與斯蒂芬·D.金來一場思想碰撞和對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