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卧龙核桃坪基地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是国家级第三大自然保护区,是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为复杂,珍稀植物、动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

「熊猫人」韦华是卧龙基地的一名「陪练」——为了让野化培训的熊猫在野外环境下能够生存。

对于大家来说,「熊猫人」应该是很多人都羡慕的职业,因为随时可以和熊猫面对面,每天都会被萌化,简直是我都觉得是很巴适的职业。但是你们又不晓得了,熊猫要攻击人,特别是野生的熊猫,好怕怕。

在这个基地工作的第四年,韦华被大熊猫咬了。是因为他和同事们很担心之前不见了的悠哉,于是就亲自进去到园林里面寻找。可是幼崽没找到却碰到了幼崽的妈妈。就这样,韦华就被咬了,而且成年大熊猫的咬合力是相当惊人的。在被救出并进行检查后确诊韦华四肢的筋、肌腱全部被熊猫扯断,左手掌约三分之一几乎被咬掉,骨头粉碎性骨折。你们说可怕不可怕?

经过抢救,韦华最后脱离了生命危险,在一年多的治疗过程中,他先后做了6次手术,而且今年还要做第七次手术。现在,他的手做弯曲动作都还是有些吃力,但是他却还一心想著回归到工作之中。在经历了攻击事件之后,他都没有说过他自己是害怕的,他期待著自己的康复,也还希望自己能够尽快的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守护大熊猫。

我们应该为他点赞!谢谢你的守护!


熊猫的出现要追溯到一百万年的历史时代,熊猫的出现要比原始人类早数十万年。熊猫最早的祖先是肉食性动物,由于地球的变迁从肉食性逐步的转变成以竹子为生的动物,自然还存在肉食性的天赋,一般都是捕食老鼠之类的幼小动物。

1869年5月4日,法国的J.A.R戴维传教士到中国这个封建社会国家传教,也是一位酷爱动植物研究的学士,他早在12年前慕名从法国而来,主要是研究中国的动植物学,曾在中国撰写了《中国之鸟类》、《戴维植物学》的著作在法国发表。就在他在动植物学界辉煌之际,1869年5月4日在中国的卧龙山钻研动植物的时候,偶然在卧龙山森林里,发现一奇特动物在山林里走动,只见除了四肢漆黑和黑眼睛的动物所吸引住。于是在当地询问附近的居民,附近的居民给这种极为少见的动物取名:猫熊。J.A.R戴维听后深感好奇,由于受到当地的附近居民所保护,戴维不敢有非分之想,就在J.A.R戴维感到苦恼的时候,戴维依旧钻研当地的动植物学。

1869年春,正是植物学钻研时期,J.A.R戴维感到口渴就在当地一户富户找水喝,这家富户热忱的接待了J.A.R戴维在家中休息和茶水款待,J.A.R戴维看了看屋内四周。突然,只见一面墙上赫然挂著一张黑白相间的猫熊皮,J.A.R戴维如获至宝的欣赏起来,经过多次的愿意高价购买这张皮,由于J.A.R戴维多次登门造访,富户最后还是以几百两纹银价格卖给了J.A.R戴维。

同年,J.A.R戴维以著名的著作《中国猫熊的发现》以及他买来的猫熊皮照片寄回法国发表,一张黑白照片引起了法国国内一片哗然,纷纷要求法国政府信函戴维赶紧把猫熊皮带回法国,J.A.R戴维只好遵照法国政府的要求带上他的猫熊皮返回法国以作展览,由于猫熊皮运抵法国后,法国的展览馆公开展出来自中国的罕见动物的猫熊第一张完整毛皮,戴维以英文「PANDA」命名为「熊猫」。

鸦片战争,欧洲各国的一些野心家也曾经来到中国卧龙山试图捕捉偷运熊猫到欧洲赚取金钱,当地的民众不想自己的国宝被偷运出中国,视死也要保护中国的国宝熊猫。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第一次把国宝熊猫赠送苏联国家以作斯大林的生日礼物。1963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文建成四川卧龙山熊猫保护基地,由于中国的动物学家和科研人员对四川境内的野生熊猫进行数字统计,发现我国的熊猫数量不足数百只,完全是处于濒危的阶段,于是上报国家后,周恩来得知此事后,亲自批文建立四川卧龙山熊猫保护基地。那时由于熊猫保护基地的科研人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完全是摸索探讨熊猫的繁殖方面的困难重重,每当在他(她)们手里繁殖出来的熊猫宝宝存活率不高,每当死去一只熊猫宝宝,整个保护研究基地的人员都是以泪洗面,视每一只熊猫宝宝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如果有成功存活下来的宝宝茁壮成长起来,每一个科研基地人员无比的欢心。

1980年中国卧龙山熊猫保护基地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合作,正式建立了完善的四川卧龙山大熊猫研究中心。83年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组织。

2006年7月11日中国四川卧龙山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正式向「世界自然遗产组织」申请自然遗产大熊猫保护申遗,并以把大熊猫生存之地所处面积,以及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完善措施申报联合国自然遗产组织。

2008年5月12日这天,震惊全世界的大地震发生了,汶川大地震是中国有史以来的最强一次大地震,地震强度波及卧龙山大熊猫保护研究基地。该基地的所有科研人员忘我生死精神,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国宝大熊猫的安危,可是地震灾害给卧龙山大熊猫保护研究基地带来创伤,也给一些科研人员带来伤痛,有的人员永远的和熊猫相处在一起!灾后大熊猫保护研究基地重新选址,新建了崭新的大熊猫基地。曾经的熊猫保护基地成了人们心中伤痛的遗址,新建大熊猫保护研究基地后,科研人员重新进入山林中,找回了一些因地震惊吓逃到山林里的熊猫,怕的是它们在山林里无法适应自寻求生的本能。

好像是2011年中国申遗成功后,分别在卧龙山、雅安建成大熊猫保护研究基地和野外生存驯化中心。在熊猫回归大自然之前,都会挑选一些健康,活跃的熊猫宝宝在一岁时开始野外生存驯化,在野外驯化生存期间,负责野外驯化的工作人员,都会穿上密不透风的熊猫装进入驯化中心,观察进行野外生存驯化的熊猫情况,如果达到了真的能够在野外生存条件后,工作人员就会准备诱捕笼和食物引诱熊猫乖乖就范。身穿熊猫装的工作人员,不惧在熊猫装里的闷热和换气不顺畅的条件,依然是热爱这份职业。每当放归大熊猫的时候,大家的心里都不是滋味!因为在每一只大熊猫身上付出了太多的关爱和不舍。有的不能适应野外生存的大熊猫,都会就在大熊猫保护研究基地走完一生!而它们的后代纷纷走向了世界各国开始新的生活,给世界各国的民众带去好奇和欢笑声!也给我国带来了不菲的外租费用,十年后就回到曾经的出生地过完晚年,而它们在国外繁殖的后代,在一岁时就要提早回到中国生活。真心希望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数量恢复起来!也要向那些默默奉献在大熊猫繁衍的科研人员致敬!还有那些宝妈宝爸们说声:辛苦啦!没有你们的付出,也不会有那些憨太可爱的大熊猫。


熊猫,我国的国宝,无数的国家都希望能从我国借到一只熊猫,带回自己的国家,让自己的国家的人民也能看看这种傻乎乎,萌萌哒的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仿佛其本身并不是属于这个世界,而是来自于一本童话书,来自一个童话世界,但是其实这么说也没错,因为物种的不断进化,再加上大熊猫自身的习性导致大熊猫已经不能够再很好的生活在如今的世界里面,如果人类对大熊猫不加以保护,大熊猫这个物种迟早会绝迹与自然界,被自然所淘汰,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我国不少人都开始自发的保护大熊猫,从事和保护与繁育大熊猫有关的职业,其中阿坝卧龙熊猫基地的「熊猫人」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之所以被称为「熊猫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外观和熊猫接近,而是说他们为了大熊猫真正的奉献了很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冒著危险去救助大熊猫,去给大熊猫寻找食物,也因为这样,大家才亲切称呼他们为「熊猫人」,这也就是阿坝卧龙熊猫基地的「熊猫人」,并不是一种新发现的物种,只是一群单纯热爱大熊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人而已,就是这么一回事。


熊猫人不是长得像熊猫,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但是他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熊猫人」韦华,他是卧龙基地的一名熊猫陪练,刚开始的时候会非常的好奇,为什么要这样的职业的存在,然后后来才知道,他们陪练主要是为了培训熊猫能够在野外都能够生存,也就是提高熊猫的生存能力,我们都知道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可以说是非常的珍贵,所以在他的生存能力上面我们也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但是这一个职业并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想像的就是每天和熊猫一起玩儿,其实熊猫也会攻击人,并且成年的熊猫攻击力特别强,特别是咬人之后的愈合度非常的慢。熊猫人他就是在训练的时候遇上的一只成年的熊猫,结果遭到攻击,现在已经进行了第六次手术,今年开始进行第七次手术,已经开始慢慢的恢复。现在在病床上的他却心心念念还要回到这个岗位上面,他并没有想过要放弃,反而是觉得这也是一次非常好的经验。他希望能够重新回到这个职位上,能够帮助更多大熊猫野生化,提高野外生存的能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