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年,法國科學院把學院徵文大獎的題目定為光的衍射,法國科學院的徵文大獎可是地球上最早的世界性科學大獎,建立於1721年,不過,其主旨卻不是為了探尋自然的奧祕,而是鼓勵學者為國家做貢獻,這就決定了大獎偏向於應用科學,一般由法國科學院出題,並限定交稿日期,最後由評審團決定大獎歸屬。

在此之前,光的波動說微粒說已經爭了近百年,微粒說的代表人物是一代天驕牛爵爺,波動說的代表人物是法國科學院掌門人惠更斯,由於爵爺的江湖地位,微粒說佔據上風,波動說節節敗退,而託馬斯.楊的雙縫實驗,似乎給波動說帶來了一絲曙光,徵文大獎把衍射作為題目,也有點為自家平反的意味。、

但是為了以示公正,這次評審委員會主席就是大名鼎鼎的泊松,而泊松則是牛頓的追隨者,是堅定的微粒說支持者。

當時的土木工程師菲涅爾剛剛轉行到光學不久,已經嶄露頭角,在大賽之前就已經做出瞭解答,認為光是一種波,具有衍射現象,這次適逢其會,就早早交卷,等待專家評審委員會的裁決。

菲涅爾

泊松看到論文,不禁呵呵一笑,以表示對菲涅爾的不屑,為了徹底摧毀這個年輕人的信心,泊松從菲涅爾的論文出手,指出如果菲涅爾的理論正確,那麼在光束的傳播路徑上,放置一塊不透明的圓板,由於光在圓板邊緣的衍射,在離圓板一定距離的地方,圓板陰影的中央應當出現一個亮斑,在當時來說,這簡直是不可能的,即便現在看來,這也有點不可思議。

泊松

少年菲涅爾之前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理論會有這麼一個神奇的結果,因為要計算出這個亮斑需要高深的數學技巧,而泊松是當時最負盛名的數學家,換了別人還真不容易得出這個結果。但是菲涅爾還是接受了挑戰,經過精心的實驗,終於到了見證奇蹟的時刻,在圓板陰影的中心居然真的出現了一個亮斑,而這個亮斑因此也被稱為「泊松亮斑」,看來物理學家們都是一羣心機boy,這個事件也就成了科學史上最大的打臉事件。

以往都是微粒說和波動說各自為戰,所以這麼多年以來一直爭吵不休,難分高下,這次是波動說和微粒說雙方聯手一起終結了微粒說,所以泊松也成了波動說安插在微粒說內部的「內鬼」。

泊松表示:寶寶心裡苦,寶寶不說。

現在光是一種波已經確定了,但是一種什麼波呢?

泊松亮斑

泊松作為光的微粒說的堅定支持者親手瓦解了微粒說,自此光的波動說大行其道,光的微粒說土崩瓦解,直到愛因斯坦出世才重新挽回些許顏面,但那時光的粒子說已經和當初的微粒說完全不同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