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們說了中國蒸汽機車的特點和中國窄軌蒸汽機車,這次我們說說中國蒸汽機車發展史,我們分兩個部分,建國前,建國後。不過由於建國前我們國家的蒸汽機車是屬於萬國雜牌所以只挑部分講

建國前——中國鐵路艱難地蹣跚前行1865年英國人杜蘭德,在今北京宣武門外鋪設約五百米的「廣告鐵路」,這是中華大地第一條鐵路,不過。。。京師人詫所未聞,駭為妖物,舉國若狂,幾至大變。旋經步軍統領衙門飭令拆卸,羣疑始息。」一直到清光緒二年(1876年)以英國怡和洋行為首的英國資本集團擅自修建的吳淞鐵路出現,

吳淞鐵路是一條從上海閘北向北通到吳淞口的,長14.5公里,軌距762毫米的窄軌輕便鐵路。是中國的第一條營運鐵路,不過翌年清政府贖回拆除。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清政府以官款按吳淞鐵路原線路走向再建淞滬鐵路,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建成通車。

中國國產第一輛蒸汽機車(有爭議)

1880年唐胥鐵路修建期間,在英國工程師金達主持下,開平礦務局的工人用工地上的蒸汽卷揚機作為發動機,以礦井的井架為車架,用礦車車輪製造出我國國產第一臺蒸汽機車,這臺機車造價當時用了520元,摺合英鎊約70-80英鎊。

1905年,首條由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幹線鐵路——京張鐵路開工建設。

京張鐵路以北京豐臺柳村為起點,過廣安門、西直門,經八達嶺、居庸關、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張家口,1905年9月開工修建,1909年建成。關溝段是這條線路上最為艱難的一段。所謂關溝,即由南口至八達嶺的四十里山溝,呈東南至西北走向,火車自南口至康莊一段,雖僅三十公里,但需迂迴險峻,穿行於巨壑、懸崖、峭壁之間,千分之三十三的坡度,讓這個路段在現在的鐵路線中都是屈指可數的。考慮到線路的實際情況,詹天佑先生開始著手考慮從美國引進用於關溝段的大坡道山地蒸汽機車。而在眾多的車型中,唯有馬萊4型成為了這條路段上最亮眼的蒸汽機車。

馬萊4型(ML4)型蒸汽機車

1922年美國機車公司(ALCO)製造。是4汽缸機車,機車及煤水車總重289.54 t,機車全場28 907 mm,動輪直徑1 270 mm,車軸排列為1-4+4-1式,曾配屬京綏鐵路,稱為京綏鐵路200型,八達嶺長大坡道在上運行,共7臺。1975年取消該機型。總計7輛。馬萊4型蒸汽機車是中國使用過的功率最大的蒸汽機車,據說它的鳴笛聲非常常渾厚,另外它的鍋爐上方的氣包前設有風動銅鈴,用於發車或進站時警示站臺上的旅客與行人,鈴聲嘹亮。機車乘務員的家屬聽到後,也會祝福他們安全正點,或者根據銅鈴聲和大概的到達時間開始準備飯菜。

建國前我們國家的蒸汽機車一直是屬於萬國雜牌不過在中國鐵路史上,有一種特立獨行的蒸汽機車,他是中國人首次自行設計的大型蒸汽機車,他具有中國鐵路唯一的4-8-4軸式,具有強大的線路適應性和可靠性;同時這種蒸汽機車也與英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就是我今天要介紹的KF1型蒸汽機車。

KF1型蒸汽機車的誕生,與京廣鐵路株(洲)韶(關)段的修築密切相關。京廣線從1897年開工到1915年建成廣州到韶關段,前後用了18年,還剩下株洲到韶關的456公里沒有修通。但困難重重,一是沒有資金;二是株韶段要經過南嶺山脈,地形複雜,工程艱巨。現在修築株韶段鐵路又成為一件特別緊迫之事,是因為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了我國東北,1932年12月8日又在上海挑起戰端,面對日本不斷擴大的侵略,國民黨政府不能不有所準備。

1933年7月,終於與英國簽訂了借用「中英庚款」契約,即借用英國未來幾年內即將退還的庚款,撥作基金,發行公債,款項纔有了著落,工程得以全面鋪開。訂約規定4年建成,因為要應對日寇隨時發動的侵略戰爭,工程加速推進,提前於1936年4月鋪通,在郴州以南的太平裏車站接軌。 舊中國鐵路上使用的機車都從外國購買,只有唐山廠能按外國圖紙仿造一些機車,主要零部件還得進口。自然,株韶段通車後使用的機車也只能向外國、具體說是向英國購買,因為使用的資金是英國退還的庚款,因而英國對築路所要採購的物料機械有優先權,然而英國竟沒有適合株韶段線路的機車。

這時一個大膽的設想提出來了:我們自己設計製造。於是設計新型機車的任務落到了留美中國工程師應尚才先生的肩上。

應尚才奇蹟般地只用半年時間,就完成了對KF1型蒸汽機車的設計,接下來是製造了。然而又遇到了難題:國內的機車廠都不具備製造它的能力。時間拖不起,只得面向國外,結果自然是英國工廠中標。中標承造KF1型機車的,是英國的沃爾岡機車工廠(Vulcan Fondry)。這是一家有名的老廠。曾在舊中國鐵路上行駛過的英國機車,僅收集到《中國蒸汽機車世紀集影》中的就有33種型號,其中沃爾岡機車工廠製造的就有2種。然而很出人意外,沃爾岡機車廠在接到應尚才設計的圖紙後,竟然「難以理解設計意圖」,不得不電請應尚才赴英,到廠指導。 1934年,應尚才奉派到了英國,監造他所設計的機車。應尚才向這家英國工廠介紹了他的均衡設計思想和設計要求,顯示出他在設計思想和計算方法上有很多獨到之處,得到很高評價,深受英國同行們的尊敬。有了應尚才的親臨指導,沃爾岡廠製造KF1型機車進展順利。1936年1月,第一批6臺機車運到了青島,中國火車司機欣喜地駕駛著中國人自己設計的新機車,在膠濟線四方至滄口、女姑口間進行了試車,接著又到津浦鐵路上試運行,性能良好,深受讚賞。同年3月,第二批新機車運到了上海,鐵路當局又組織專家對機車做了性能測試,並進行了牽引特快列車和貨物列車的運營考覈。剩下的12臺,也按合同如期運到了廣州。事實證明,KF1型機車的設計完全適合株韶段鐵路的狀況,能夠滿足其運輸需要。

建國後應尚才先生任北方交通大學北京管理學院(1952年改稱北京鐵道學院,即今北方交通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工學院兼職教授。1956年參加籌建北京鐵道學院鐵道機械繫;主編了鐵路高等院校蒸汽機車專業教材《蒸汽機車構造理論與計算》

他不顧年事已高、堅持從事第一線的教學工作。為培養中國鐵路機車車輛高級人才瀝盡了心血,桃李滿天下。應尚才一生從事鐵路機務工作。在20世紀30年代,他首次設計並監造了中國的蒸汽機車。在30至40年代,他主持並制訂了一系列鐵路機車車輛的標準設計和技術規範,晚年他依然積極參加了中國第一個《列車牽引計算規程》的制訂工作,並且對建設型蒸汽機車現代化改造和前進型蒸汽機車設計,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不應有的批判和待遇,他那種堅持真理、熱愛祖國、獻身鐵路科技事業的愛國主義精神始終如一。即使在病魔纏身、行動困難的晚年,他仍在病牀上致力於高海拔地區牽引動力問題的研究。抱定「技術救國」的宗旨,應尚才為我國鐵路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KF1型蒸汽機車機車概述

一、通過改進鍋爐、爐牀結構和大小煙管的佈置形式,採用E型過熱管和複式汽閥,在不增大鍋爐尺寸的條件下,擴大了蒸發、傳熱和過熱面積,提高了鍋爐的熱效率(筆者註:KF1型鍋爐蒸汽壓力達15.5公斤,美製馬萊4型機車的蒸汽壓力為15公斤,英制馬萊2型機車為14公斤)。採用高強度合金鋼火箱板,提高鍋爐氣壓到1.55兆帕,因而機車的功率較大,保證滿足快速啟動、長時間運行和多拉快跑。

二、機車走行部分採用2對導輪、4對動輪和2對從輪(即2-4-2軸列式),用較多的導輪和從輪軸分擔機車重量,動輪的軸重因而適當減輕(筆者註:KF1型總重139.598噸,比美製馬萊4型機車的總重輕150噸),使機車可以通過設計承載能力為古柏氏E-35級以上橋樑。導輪和從輪的雙軸轉向架還可以保證機車安全、平穩地通過小半徑曲線,因而機車可以在建築標準偏低的我國鐵道線上行駛。

三、改進了駕駛室的佈局,從輪和煤水車軸箱配備了恆溫式自動給油裝置、自動加煤機等當時最先進的設備,改善了司機和司爐的工作條件。

四、據對機車性能的整體要求,在設計中注重實現鍋爐供汽能力、汽機工作能力和68噸粘著軸重的均衡配合,整個設計比較經濟合理。機車輪周功率達2350馬力,在當時除去8軸4汽缸的馬萊4型機車外,是當時中國最大的一種蒸汽機車。

  • 車輪配置: 4-8-4(2D2)
  • 飽和過熱別: 過熱式
  • 動輪直徑: 1,750mm
  • 汽缸
  • 直徑: 540mm
  • 行程: 750mm
  • 鍋爐壓力:15.5kg/cm2
  • 爐牀面積: 6.34 m2
  • 全傳熱面積:394.64 m2
  • 輪周功率: 2,350 PS (1,728kw)
  • 牽引力:19,300 kg
  • 運轉整備重量(機車):139.598 t
  • 動輪上重量:67.96 t
  • 最大軸重:t
  • 總重(機車及煤水車):t
  • 全長:28,410 mm

為人民服務——新中國建立後的新生

1950年4月,為緩解當時機車缺乏的困難。在離桂林北站30公里一處國民黨政府曾計劃修築飛機場的地方,發現了抗日戰爭期間已遭破壞的40多臺蒸汽機車,其中有21臺是KF1型機車。於是,這批機車被運到了戚墅堰機車工廠。經過全廠員工的努力,居然把21臺KF1型機車全部修復。回到了人民手裡的21臺KF1型蒸汽機車煥發了青春,一直賓士到1974年,直至上海機務段全部改用內燃機車,才光榮退役。

機車保存

作為全世界僅存的兩臺KF1型蒸汽機車,KF1-006保存於中國鐵道博物館,KF1-007保存於英國York鐵路博物館。

重返英倫

1956年11月,孫中山先生誕辰九十週年,出席慶祝活動的外國友人中,有一位來自英國的鐵路專家肯尼思·康德黎先生,20世紀30年代在國民政府鐵道部當過顧問,對應尚才先生設計和赴英監製KF1型機車給予過許多支持。臨別,康德黎鄭重提出,希望能有一臺KF1型機車回到它的出生地,陳列到英國鐵路博物館中展出,以此紀念英中兩國鐵路技術人員合作生產機車的友誼。1979年7月,中國鐵路代表團訪問英國期間,由英國鐵路主管部門出面,正式提出向中國購買一臺KF1型機車,用於陳列展出。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於1981年作出決定,把已經退役的KF1型7號機車贈送給英國。1983年初,披紅戴綠的KF1型7號機車被裝上輪船,遠涉重洋回到它闊別近半個世紀的出生地

KF1型不僅僅是一臺蒸汽機車,他更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雖然是在英國製造的,但是KF1型所凝聚的是以應尚才先生為代表的中國鐵路機車設計人員的智慧結晶,在此,嚮應尚才先生以及其他設計人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KF1型蒸汽機車珍貴視頻

戰後重建——KD7型蒸汽機車

KD7型蒸汽機車為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UNRRA)於二次大戰結束後,作為協助中國戰後重建所援助之蒸汽機車,於1946年至1947年間由美國ALCO、Baldwin及Lima製造160輛,與比利時國鐵(SNCB/NMBS)29型(class 29)蒸汽機車形式相同。最初稱為MCCS型,1950年改為ㄙㄌ7型(SL7),1959年改稱為KD7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中美意識型態對立,此批蒸汽機車成為中國最後引進的美國制蒸汽機車。KD7型主要配置於上海、廣州鐵路局做為幹線貨運用蒸汽機車, 於較大型之蒸汽機車(例如FD型)開始運用後退居次要地位。1970年代末期改為調度及小運轉使用,至1980年代逐步由建設型蒸汽機車取代。上海鐵路局於1988年年調配建設型蒸汽機車34輛,取代KD7型蒸汽機車作為調度及小運轉使用,至此KD7型蒸汽機車全部退出營運。KD7型性能雖然相當優越,但在退出國鐵營運後,並未轉賣至企業繼續使用。KD7型是相當現代化的蒸汽機車而受到相當重視,其許多設計及附屬部件作為中國改造或新設計蒸汽機車之標準。KD7型並曾進行多次性能改造。1954年將機車零部件英制尺寸,進行公制轉換。1957年在羣眾性的技術革新運動中,改造汽閥、汽缸漲圈、大軸潤滑系統、加煤機、汽缸排水閥進行技術改造,並加裝推煤機、鍋爐放水閥等裝備。

性能諸元
  • 車輪配置:2-8-0(1D)
  • 動輪直徑:1520mm
  • 汽缸(缸徑×行程):560mm×710mm
  • 鍋爐使用壓力:15.8kg/cm2
  • 爐箆面積:4.10m2
  • 全傳熱面積:256.93m2
  • 牽引力:23,200kg
  • 車速:90km/h
  • 總重:140.0噸
  • 動輪上重量:78.24噸
  • 平均軸重:19.55噸
  • 全長:20,370mm

保存車輛中國鐵道博物館KD7-534上海鐵路博物館KD7-641上海市歷史博物館KD7-587大同蒸汽機車陳列館KD7-513

建國前中國蒸汽機車就告一段落,下面我們來說說建國後(只講幹線的)。

建國後一馬當先——解放型(JF1)

JF1型機車是美國為滿鐵設計製造的貨運機車,1919至1928年間由美國機車工廠製造,1935~1942年間改由日本川崎、日立、日本、滿鐵等廠製造。機車及煤水車總重160.47噸,機車全長21 823毫米,動輪直徑1 370毫米,車軸排列為1-4-1式。當時稱為ミカイ型,1951年改ㄇㄎ1型,1959年ㄇㄎ型機車改稱為解放型,現用代號JF。

戰前生產戰前生產的解放1型(JF1)原為南滿洲鐵道的Mikai(ミカイ)形及Mikako(ミカコ)形,以及滿州國國鐵、華北交通、華中鐵道之同型車。其中前三者所有之同型車於1938年起統一為Mikai(ミカイ)型 ,由美國機車公司、滿鐵沙河口工場、汽車製造、日立製作所、川崎車輛、日本車輛、大連機械、滿洲車輛製造,二戰結束前一共生產1552輛以上(南滿州鐵道:341輛、滿州國鐵:783輛、華北交通:409輛以上、華中交通:19輛)。

日偽時期遺留的解放型蒸汽機車珍貴視頻

1980年中日合拍南疆鐵路解放型,建設型蒸汽機車彩色珍貴視頻

中國生產鐵道部四方機車車輛工廠首先選擇仿造舊機型中數量最多、功率較大、性能較好的MK(ㄇㄎ)型幹線貨運機車仿製。1950年9月用接收的部件組裝了ㄇㄎ型2101國慶號,後又於1952年7月26日組裝了ㄇㄎ型2102八一號,共組裝了20輛解放1型(2101~2120)。

很多人以為解放2102(八一號)是中國國產第一輛蒸汽機車,其實國產第一輛蒸汽機車是解放2121號

1952年12月仿製成功,製造出ㄇㄎ型2121號機車。全長21,906mm (後期型增為22,634mm),構造速度每小時80公里,模數牽引力236kN(24,030kg),軸式1—4—1

1953年第一機械工業部機車車輛工業管理局在機車設計科副科長瞿糾主持下,以日本留下的6套不盡相同亦不完整之ミカイ型機車圖紙,進行甄選、整理、改進和補充,改英製為公制,增加表面光潔度、公差配合和技術條件,改用國產材料標準等,於1954年12月大連機車車輛廠依照改定後圖紙試製成第一臺2178 號解放型蒸汽機車。機車最大輪周功率由舊ㄇㄎ1型機車的1545 馬力提高到1945馬力。

1958年大躍進時期,太原機務段以66天的時間,於10月10日完成一臺解放型4101號機車,是全中國第一臺由機務段製造之機車。總計至1960年停止生產為止,四方(共216臺) 、大連(共187臺)、齊齊哈爾等機車廠及太原機務段(1臺)共製造455臺,車號為JF1-2121~2500、4001~4101。其實建國後對解放型的改進除了駕駛室、動輪、煤水車等較為明顯的改動外,日偽的解放和國產的解放還有一個細節改動是好多車迷沒有注意到的,那就是氣閥半徑桿和滑塊

日偽解放在前進模式下,半徑桿和滑塊是在上方的

解放1887

而國產解放(除早期外)在前進模式下,半徑桿和滑塊是在下方的,

解放2369

解放4017

國產解放型蒸汽機車珍貴視頻

蒸汽機車中的朱?!珍貴無比碩果僅存57年出廠的解放型蒸汽機車,在2003年還是活的!!

客運先鋒——勝利型

勝利型蒸汽機車

日偽時期勝利6型(SL6)的前身為南滿洲鐵道的Pashiro(パシロ)形。1933年(大同2年)Pashii型(パシイ形)和Pashisa型(パシサ形)調到滿洲國鐵線、替這兩種機車、日立製作所、川崎車輛、滿鐵大連工廠、汽車製造、日本車輛製造了。同型車有華北交通Pashiro形57部、華中鐵道KC100型8部、川崎車輛製造了。牽引亞細亞號(新京~哈爾濱路段)、興亜號、大陸號列車。二戰後、一共改編了PX6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編勝利6型301~572。中國生產國產勝利型蒸汽機車是四方廠於1956年製成的客運機車。全長22.62米,構造速度為每小時110公里。 編號從601號開始,到1959年停產為止,共計生產了151臺。國產勝利型幹線客運蒸汽機車投人運用後,使長途直達旅客列車擴大了編組,客車數量由9輛增至13輛,取得了很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勝利型蒸汽機車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該文物現收藏於中國鐵道博物館。

人民型,勝利型,前進型蒸汽機車

bilibili.com/video/av42

巔峯——前進型蒸汽機車上個世紀50年代末,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鐵路貨運量猛增,從1952年開始我國生產了600餘臺蒸汽機車,可同期日偽機車報廢量猛增,兩者相抵只增加機車100臺,動力嚴重不足短缺,而必須要改變此現象,就應在鐵路機車上,將僅以中型蒸汽機車為主力的局面扭轉,改為設計出大型、多動輪形式蒸汽機車,作為發展中國大陸鐵路動力主體。為解燃眉之急,當時緊急向蘇聯訂購,被蘇聯鐵路電氣化淘汰下來的ФД(FD)型蒸汽機車,共兩種型號ФД20型和ФД21型,輪式2-10-2式,

ФД(FD)型蒸汽機車蘇聯製造的大型幹線貨物蒸汽機車。從1930年起一共製造了3,000多輛。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蘇聯的主要幹線漸漸電氣化,所以蒸汽機車產生了大量剩餘。1958年中蘇兩國簽訂了1,000輛機車低價轉讓協議。這1,000輛蒸汽機車被改為1,435cm的軌距,進入中國後,為作紀念把它命名為了友好(YH)型。

1966年改名為反修型,1971年改回原名FD(Felix Dzherzhinsky)型。

可是一直靠進口也不是辦法,在自主設計經驗不足,在時間再不許可下,唯靠直搬前蘇聯ЛВ型和Л型蒸汽機車設計圖紙作設計藍本,設計出了和平型和紅旗型蒸汽機車,為不掃國人之興,它僅作從輪轉向架外形結構改變和將右邊操縱位置改為左邊操縱位置,

基於此際,至於有關前蘇聯ЛВ型蒸汽機車和Л型蒸汽機車一切圖片和資料,不再在中國大陸輿論媒體上等公開對其宣傳(實際上於1950年前,國人所辦一科普形式雜誌上,已介紹過前蘇聯ЛВ型蒸汽機車);由此,導致一般國人未有認識前蘇聯ЛВ型蒸汽機車其真面目。後來,於1958年和1961年,中國大陸鐵路因當時均受前蘇聯有嘗借貸環境下,分別購進俄國ФД20型和ФД21型兩種型號蒸汽機車;當這兩種型號蒸汽機車運用在中國大陸鐵路後,由於其輪式也是2-10-2式,一般國人由於未認識前蘇聯ЛВ型蒸汽機車,從而產生其疑念,是否「和平」型蒸汽機車是根據ФД型蒸汽機車而設計?久而久之,國人因無其他資料證明,唯將「和平」型蒸汽機車之設計,均稱來源於ФД型蒸汽機車(在中國大陸鐵路將這兩種型號蒸汽機車,均統一先後定名為「友好」型、「反修」型、「FD」型)為設計之藍本機車,而成之論據。 當「和平」型蒸汽機車誕生後,因其已在世界鐵路上,早有雷同外形結構ЛВ型存在之影響,故該型號機車無以顯露出其自身個性;但只是國人因當時未知其雷同者早已存在,久之,常將其誤認為是國人之創舉!

由於是仿造的,難免水土不服,尤其是紅旗型水土不服太厲害,只生產了3臺。

和平型也一樣,於是隻能一邊小批量生產一邊改進,這也是為什麼和平型投產後,我們還要生產建設型的原因。和平型和紅旗型的最大問題,在於鍋爐使用了無燃燒室(火箱)的設計,因為是照搬的,而我國煤炭火焰長,熱量適中,如果採用無燃燒室(火箱)的設計,會導致燃燒不良,在牽引重載列車或上大坡時,鍋爐供氣不足,無法達到設計要求。
改進後前進型鍋爐

一直到1964年,大同工廠對和平型機車進行了一系列改造,增加了燃燒室使機車的最大輪周功率達到2190千瓦,機車全長也增加到29180毫米。生產了和平101號蒸汽機車,才滿足原設計要求,真真正正的達到世界先進水平。101號之前生產的就被稱為老和平,101號之後生產的就叫新和平。

1966年和平型改為"反帝"型

1971年無論是新和平還是老和平,都改名為前進型,代號QJ,取自"革命是人類歷史前進的火車頭"這句名言。至1988年12月停產止,全國共生產包括和平、反帝、前進3種名稱的此種機車4714臺(其中9臺為寬軌),接近全國製造的各種蒸汽機車總數的一半。此種機車配屬全國當時的8個鐵路局,共100多個機務段及路外40餘個單位。

前進型長徵號

中國蒸汽機車的驕傲——建設型,人民型。和平」型蒸汽機車和「紅旗」型蒸汽機車,因其受俄國同一輪式型號機車外形結構影響,未能再顯示其個性突出;為此,於已有一定對鐵路蒸汽機車個性特點有所概念、的鐵路機車愛好和研究者心目中,對「和平」型蒸汽機車和「紅旗」型蒸汽機車而產生不出一定之感慨,只是給予其成績之肯定而已。但作為完全是國人設計生產,並在世界鐵路蒸汽機車羣體中,同一輪式蒸汽機車內,其外形結構而獨樹一幟,應該說是建設型、人民型蒸汽機車這兩種型號機車;因這兩種型號蒸汽機車其個性突出,於世界鐵路同一輪式蒸汽機車中絕無雷同外形結構,再無與鄰比,而使國人為之最值得驕傲,

建設型蒸汽機車

1956年,大連機車車輛廠對解放型蒸汽機車(代號ㄇㄎ1)進行改進設計,於1957年7月試製成功,機車出廠時,毛澤東主席曾親自登乘。經改進後的蒸汽機車命名為「建設型」,車型代號JS,並於同年9月投人批量生產。隨後由大同機車工廠,大連機車車輛廠,戚墅堰機車車輛廠和二七機車工廠批量生產建設型蒸汽機車,成為中國鐵路幹線貨運用主型機車。至1965年停產,大連和戚墅堰兩廠共生產型機車1071臺。大同廠和二七機車車輛也生產了一部分,總共生產了16臺,累計製造了1135臺,大多數配屬於中國華北和東北地區的鐵路局。

戚墅堰廠

二七機車廠首臺生產年份 1957累計產量/臺 1921用途 幹線貨運、調車及小運轉軸式 1-4-1軌距/mm 1435整備質量/t 103.321粘著重量/t 79.78動軸軸重/t 20輪周功率/馬力 2270模數牽引力/kg 26150.8總效率 8.1%單位馬力質量/kg 40.2構造速度/km/h 85動輪直徑mm 1370建設型蒸汽機車 通過最小曲線半徑/m 145固定軸距/mm 4419機車總軸距/mm 10192煤水車總軸距/mm 6800機車及煤水車總軸距/mm 20487最大高度/mm 4709最大寬度/mm 3332機車及煤水車總長/mm 23342.5煤水車裝煤量/t 17煤水車裝水量/m3 35火箱型式 圓頂,有燃燒室過熱器型式 A型蒸汽壓力/大氣壓 15爐牀面積/m2 5.08火箱容積/m3 8.71汽缸數目 2汽缸直徑/mm 580韝鞴輔行程/mm 710最大遮斷比 前進74% 後退70%1980年由大同機車廠恢復了建設型蒸汽機車生產並進行了改進(車號自8001起),改進型俗稱「建設B型」。主要用於調車以及地區小運轉。截止1988年停產,生產了423臺。總共製造1916臺。

1988年生產的8419號建設B型蒸汽機車出口美國

在更先進的前進型蒸汽機車大量運用前,建設型蒸汽機車曾是中國鐵路幹線貨運機車的主要型號。和解放型蒸汽機車相比,建設型的最大功率提升了16.7%,平道牽引力提高了22%,機車總效率也提高了0.9%,提高到8.1%。隨著中國鐵路內燃機車與電力機車的普及以及蒸汽機車停止生產與使用,大部分建設型已經退役報廢后,僅少量尚未退役的在一些工礦企業及鍊鋼廠作調車及小運轉之用。

人民型蒸汽機車人民型蒸汽機車是中國鐵路之幹線客運用的過熱式蒸汽機車。以勝利6型蒸汽機車(南滿洲鐵道使用的Pashiro型)作為技術平臺,1957年由大連機車車輛工廠改進設計,交由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試製,由四方廠對圖紙進行了改進。1958年4月首臺機車試製成功,命名為「人民型」,車型代號RM,並開始批量生產。機車軸式為2-3-1,人民型蒸汽機車不少零部件可以與建設型蒸汽機車互換使用。

與勝利型蒸汽機車相比,人民型機車單位功率耗煤量降低11.8%,功率提高28.9%,構造速度110km/h。在平道上牽引800噸客車速度可達到94.5公里/小時。人民型蒸汽機車成為20世紀60年代中國鐵路的幹線客運用主型機車,適用於長途運行。1963年後機車加裝了導煙板。截至1966年該型機車停產,累計生產了258臺。

至1960年,四方廠對該車先後進行6次改進:改進排煙裝置及煤槽撒水管路;滑塊改為稀油潤滑;加裝風動上水、軸溫顯示等5種裝置;司機室加後通風窗;煤槽內加推煤機;右側加汽笛操縱閥;火箱和灰箱內加裝助燃器;加裝冷、熱水泵等14種強化器;加裝過熱補助器;風泵用過熱蒸汽;導、從煤輪輪輻用輻板式等。1963年後,根據運用中發現的問題又進行了一些技術改進,如改變了閥裝置尺寸,小煙管改為料根,加裝了導煙板等,使原設計更趨完善。機車參數製造廠  四方廠首臺生產年份  1958累計產量/臺  258用途  客運軸式  2-3-1軌距/mm 1435整備質量/t 101.54動軸軸重/t 21.04輪周功率/kW(馬力) 1400(1900)模數牽引力/kg 18050機車總效率 7.92%單位馬力質量/kg 47.26構造速度/km/h 110通過最小曲線半徑/m 145固定軸距/mm 3660機車總軸距/mm 10110機車及煤水車總軸距/mm 20406最大高度/mm 4790最大寬度/mm 3240機車及煤水車總長/mm 23252煤水車裝煤量/t 15煤水車裝水量/m3 35鍋爐參數火箱型式 圓頂式寬火箱過熱器型式  A型蒸汽壓力(大氣壓)  15爐牀面積/m2 4.838管板間距離/mm 4900大煙管數目X直徑/mm 50X133X125小煙管數目X直徑/mm 88X51X46總蒸發傳熱面積/m2 193.26過熱傳熱面積/m2 97.88火箱容積/m3 8.418汽機參數汽缸數目 2汽缸直徑/mm 570韝鞴行程/mm 660汽閥直徑/mm 300進氣餘面/mm 33排氣餘面/mm -3進氣導程/mm 6最大遮斷比 84%

主要結構特點人民型蒸汽機車(代號RM)是大連廠於1957年在新勝利型機車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設計而成。四方廠於1958年試製出第一臺,1959年起批量生產,至1966年停產,共生產了258臺。人民型機車在結構上主要有以下特點;⑴鍋爐蒸汽壓力為15k/cm2,構造速度為110km/h;⑵鍋爐採用全電焊焊接結構,過熱管為50組,過熱面積與蒸發麵積之比達0.506,汽室溫度可達409t,鍋爐調整閥為上提式,過熱箱是鑄鋼組合式;⑶汽缸用鑄鋼製造,汽室採用特氏分動式韝鞴汽閥,汽閥韝鞴是鑄鋼的,安裝鑄鐵的二瓣分解式漲圈,韝鞴桿填料盒和汽閥桿填料盒採用特種鑄鐵填料;(4)增加了混合式給水預熱器,給水量為400L/mm,裝有兩個非吸上式注水器;⑸空氣壓縮機多數為MT3型複式,排風量為3100L/min,用5管壓油機給油;⑹導、動、從軸箱均用14管壓油機集中給油,汽缸、汽室用14管壓油機給油;⑺煤水車底架及水櫃、煤槽均採用焊接結構,水櫃內裝有浮標式水位指示計;⑻加裝了C-3型加煤機;⑼採用了封閉式司機室,室內寬敞,光線充足,各種操縱裝置和儀錶佈置合理;⑽安裝了速度表及熱電偶高溫度計;⑾閥裝置各桿連接部採用滾動軸承。蒸汽時代早已遠去,讓我們在感受祖國日新月異的同時,別忘了曾經艱難地蹣跚前行,和曾經的老功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