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按湘江水系分爲瀟湘、蒸湘、沅湘三段。四水是指湖南境內的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大河流。

湘江屬長沙水系,灕江屬珠江水系,湘漓二江發源於廣西興安縣,興安西面的大榕江是灕江源頭,興安東面的海洋河是湘江源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爲開拓嶺南,公元前209年在興安縣境內修建一條人工運河靈渠,連接大榕江和海洋河,勾通長江與珠江水系,以便運輸軍需糧響。公元前214年靈渠峻工,秦始皇迅速統一了嶺南,靈渠成了中原與嶺南的重要通道

人工運河——靈渠

湖南三湘四水,何爲三湘,何爲四水

有網友將連接灕江和湘江的靈渠稱爲“灕湘”,我認爲不恰當,一是靈渠是人工運河而不是天然水系,二是靈渠不在湖南境內,因此“灕湘”不能列爲湖南三湘。

湖南第一湘——瀟湘

湖南三湘四水,何爲三湘,何爲四水


瀟水發源於湖南藍山縣野狗山麓,流經江華、江永、道縣、雙牌縣,在永州萍與湘江交匯,因此湘江永州段稱爲“瀟湘。”

瀟湘交匯處——萍島

湖南第二湘——蒸湘

蒸水發源於邵東縣蒸源村,流經衡陽縣、衡南縣、蒸湘區、石鼓區,在衡陽市石鼓草橋與湘江交匯。因此,湘江衡陽段稱“蒸湘”。

蒸湘交匯處——石鼓嘴

湖南第三湘——沅湘

沅江發源於貴州雲霧山雞冠嶺,流經懷化市、常德市,在洞庭湖南岸的湘陰縣與湘江交匯。因此,湘江湘陰段稱爲“沅湘”。

沅江、資江、湘江交匯地圖

湘陰縣

洞庭湖

洞庭湖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納湘、資、沅、澧四水,吞長江鬆滋、太平、藕池、調絃四口洪水,湖水經東面的城陵礬注入長江。

湘江

湘江源自廣西海洋河,及湖南境內瀟水、蒸水兩大支流,流經永州、衡陽、株洲、長沙、嶽陽市。

資江

資江源自湖南城步縣赧水和廣西資源縣夫夷江,流經邵陽、益陽市。

沅江

沅江源自貴州雲霧山雞冠嶺,流經湘西,懷化,常德三市。

澧水

澧水源自湖南桑植縣八大公山和永順縣龍家寨,流經張家界市和常德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