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原因:

一方面,民航飛機在設計時就考慮水面迫降的可能;另一方面,飛機艙體是中空的,即使承載乘客,內部也會有一定的空間。所以當飛機在水面迫降時,在一開始是有浮力的。

漂浮條件:

前提是飛機艙主體沒有破損,否則機艙進水將很容易沉沒。即使飛機沒有受損,其漂浮的時間也是有限的,飛機依然會進水只是速度緩慢。

水面著陸成功率低:

並且噴氣式飛機水面著陸成功的概率很低。水面不像地面是流動變化的,一旦著落陸姿態不當,巨大的水面阻力可直接導致飛機解體。

水面著陸技術難度極大:

飛機水面迫降成功與否,很大程度是由飛行員操作決定其成敗的。一步出錯,飛機都可能解體。下圖是某飛機水面迫降的操作手冊,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所以《薩利機長》被拍成電影是有道理的,因為這真的是一個奇蹟。

哈德遜奇蹟當時實際情況是:

飛機飛進哈德遜河河道上空,並以滑翔方式緩緩下降。飛機機尾首先觸水,其後以機腹接觸水面滑行,飛機左側的一號引擎於水面滑行期間脫落沉入河底。最後,飛機於曼克頓附近停止滑行,機身大致保持完整(畫重點),機長功不可沒。


電影《薩利機長》是根據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事故而改編的電影。

2009年1月15日下午3點26分,全美航空的客運班機US Airways Flight 1549 在紐約拉瓜迪亞機場起飛。按照預定計劃,這是一班從紐約拉瓜迪亞機場到北卡羅萊納州的夏洛特,再飛往西雅圖的每日航班。機型為空中客車A320-200,客機編號N106US。

執飛此次航班的機長為切斯利·薩倫伯格(Chesley Burnett "Sully" Sullenberger, III),他在1969年進入美國空軍學院,先後獲得理學學士,普渡大學工業與組織心理學理科碩士學位,1980年,以上尉軍銜退役,成為民航飛行員。

在航班起飛後約一分鐘,機長向機場控制塔報告,飛機遭受鳥擊,兩句引擎都失去了動力,在重啟發動機失敗的情況下,要求立即折返機場。機場方面隨即指示航班折返。但薩利機長發現掉頭折返機場已經不現實,於是安排客機飛往新澤西的泰特伯勒機場進行緊急降落,但很快又意識到按照當時飛機的高度及下降速率,已經無法安全降落泰特伯勒機場。於是,機長當機立斷,決定避開人煙稠密地區,立刻在哈德遜河河面迫降。

兩位飛行員憑藉高超的駕駛經驗,讓飛機順利降落河面,航班最終於升空6分鐘後緊急迫降於曼哈頓中城哈德遜河河面,附近船隻,紐約警察,立刻予以施救,機上共155人全數生還,該事件也被稱為「哈德遜河奇蹟」或「哈德遜奇蹟」。在911草木皆兵的大背景下,這一事件大大地提振人心,薩利機長憑藉其出色表現,獲頒紐約「城市鑰匙」等榮譽。在度過了30年的商業飛行員生涯後,他在2010年3月3日從全美航空退休。之後被CBS新聞僱傭為航空安全專家。

之所以能夠創造這個奇蹟,至少有三個原因:

  1. 環境

紐約的冬天非常寒冷,哈德遜河河面非常平靜,雖然說當水面張力遇到高速行駛的飛機,相當於雞蛋砸在水泥地上的效果,但是相比海面,沙漠,還是有很大成功機會。冰冷,甚至結冰的河面吸收了很大的撞擊力量,降低了飛機起火燃燒的可能性,河上船隻為立即救援提供了便利,最重要的是,水面的張力和彈性為鋁製機身的撞擊提供了緩衝空間。

2. 機長精湛的駕駛技術

大型商用客機以高速在水上迫降,一般都會解體,基本上結局都是機毀人亡,但是歷史上也並非沒有成功的先例。比如1996年衣索比亞航空961號班機,被劫持後,機長和歹徒鬥智斗勇,最後在葛摩莫羅尼附近的Le Galawa 沙灘迫降,飛機最後解體,但是163名乘客中,有50人成功生還。

薩倫伯格機長本人持有單引擎和雙引擎飛機的航空公司飛行員運輸證書,滑翔機的商業飛行員執照,單發、多發飛機、滑翔機以及飛行儀錶的飛行教員證書,兼具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豐富的駕駛經驗。他的兩個操作拯救了飛機,第一,立刻在河面迫降,第二,滑翔,起飛後30分17秒,薩倫伯格放下兩檔襟翼,駕駛飛機飛進哈德遜河河道上空,保持125節速度,以滑翔方式緩緩下降,在這個過程中始終帶住機頭,讓飛機機尾首先觸水,其後以機腹接觸水面滑行,當飛機左側的一號引擎撞擊水面,起到了減速的作用,並於水面滑行期間脫落沉入河底。最後,飛機於曼哈頓附近停止滑行,機身大致保持完整。這是典型的滑翔加軟著陸姿態。最後機上乘客稱撞擊力度如同「龍捲風一般」,因為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反推減速了,全靠水面張力和反作用力減速。來自於水面的力,飛機前進的慣性,還有地心引力三個因素必須剛剛合適,稍微有一點不協調,飛機就會撞碎在水面。

3.飛機本身

全美1549號航班為空中客車A320-200。空客A320系列(Airbus A320 family)是法國空客公司製造的一系列中短程窄體商用雙引擎客機,系列成員包括A318、A319、A320、A321以及商務客機ACJ,是空客最暢銷的產品。A320系列有兩個型號,分別是A320-100和A320-200。其特徵是翼尖上的小翼和為增加巡航距離而增大的油箱,基本上-100和-200的分別很少,兩者的載客量、機艙內部、長寬度等也是相同的。A320-200可以運載150名乘客,巡航距離約2900海里,使用2台CFM國際的CFM56-5或國際航空發動機V2500引擎,推力25500到27000磅。空重42,600公斤,最大落地重量66,000公斤,與波音同類產品相比,截止2014年,737交付4944架,空難死亡人數達4859人,為空中客車A320交付3587架,空難死亡人數638人。相對來說,這是一款比較輕,比較先進,安全的飛機。

更值得一提的是,空客擁有優秀的電傳系統和發動機停止運行後為基本通訊和操作系統供電的保障設施。

在2001年8月24日,越洋航空一架空中客車A330-243客機(236)從多倫多飛往裡斯本,在大西洋上空,因為油管問題燃油泄漏,當燃油漏盡以後,發動機停止運作。機長羅伯特·皮謝和副機長Dirk DeJager駕駛班機以滑翔的方式成功降落在了亞速爾群島,打破了民航機滑翔飛行最長距離的世界紀錄。

薩利機長降落時沒有放下起落架,所以沒有產生額外的阻力導致飛機翻滾。因為降落得非常輕,非常好,飛機撞擊河面後未解體,也沒有產生大的傷口和裂痕,也就是說,除了艙門打開,飛機機腹全部是密封的,浮力比船還大。由於當時來不及放油,有將近9000千克燃油都還在飛機內部,最後都沒有太多泄漏,可見當時的迫降有多成功。打開艙門後,水開始慢慢湧入客艙和機尾,但是機腹還是中空的,另外機翼裡面的油箱和管路也是中空的,而航油比水輕,這些皆為飛機提供了一定浮力,導致它沒有立即下沉。

當然,飛機下沉的速度也並不慢,好在哈德遜河上交通繁忙,救援隊伍在5-7分鐘內就趕到疏散人群了。

不得不說,天時地利人和全部占齊,才創造了這個奇蹟。


所有飛機都設計成能夠水面迫降,但是實際操作非常困難。比如說如果水面不平,迫降時一個浪打到機頭,飛機可能就會翻起,解體。又或者說,迫降時一側機翼先著水,那麼巨大的阻力會瞬間把飛機撕開,還是解體。

但是成功率遠低於陸地迫降。民航進入噴氣時代後,從來沒有過成功的水面迫降,直到哈德遜河迫降。這也是為什麼那次迫降被稱為奇蹟。所以,民航飛行員在飛機發生緊急情況下,優先尋找陸地機場,其次是高速公路,再次是平整陸地,水上迫降——尤其是海面迫降絕對是迫不得已下的最後選擇。

推薦看看電影《薩利機長》,為什麼叫做哈德遜奇蹟

看電影歡迎關注 公眾號 影院不讓播


A320系列飛機有個叫ditching的按鈕,就是水上迫降,按入後,飛機漂浮線以下的所有活門關閉,這樣的話使飛機吃水部分更加密閉,進水速度更慢,飛機便有更多的時間漂浮在水面上供人員撤離和被救援。


空客320系列 在水上最少能停13分鐘 一般20分鐘 最多不超過60分鐘 320系列的機身設計上飛機表面鐵皮內部是航空專用的泡沫 入水後會有壓力使飛機漂浮一段時間 按理來說是可以一直漂浮在水上的 由於機上人和行李 發動機過重和機艙內進水才會導致飛機慢慢下沉


這問題問的我都不想回答。太簡單太常識性的東西了。第一飛機艙體是個密閉的空間,不然飛在天上氣壓降低人受不了。第二飛機使用的都是超輕材料,加上那麼大翼展,漂水面上很難理解嗎?隨著機艙進水越來越多沉水裡了很奇怪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