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15「望卢思其人 入室想所历」冯清春纪念音乐会

冯伯伯-3.jpg

永远笑脸迎人的冯老师,清朗、春天般的笑容就是他的活招牌。

冯老师一生从事民主与农民运动,推动客家文化复兴。

所悬念的就是台湾主权不容国共联手并吞,以及辛勤的农民权益应受保障,还有渊源流长的客家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晚年虽已做了多次心导管手术,见面仍是谈笑风生,甚至代表屏东县客家小英后援会上台接受小英授旗,全力为小英辅选,完全置个人死生于度外。

冯伯伯-1.jpg

怀念冯老师,让我回想起三十多年前历经一场死里逃生的惊险故事,脱险后他脸上仍堆著笑容,真是无药可救的乐天派。

党禁犹在的年代,党外民主运动正风起云涌,不顾警总等情治单位的威胁,冯老师为台湾打拚的精神反而更加活跃。

三十多年前的那一夜,没有星光也不见月亮,冯老师与我各开一部车,他在前我随后,一路还下著雨,视线非常不好。

我们一起驶过刚刚完工的美浓大桥,桥上没有路灯也无任何警示标示,只能靠著车头灯前进。

一下美浓大桥衔接的是T字叉道,说时迟那时快,只有一瞬间,冯老师的车在我眼前消失无踪,仿佛进入无尽的黑暗隧道。

直觉让我立刻停车─悬崖勒马。下车察看,眼前是如断崖般的落差地形,约有一丈高,冯老师的车应该是以飞车特技之姿,四平八稳地落入水田中。

所幸「著陆」之处是软泥水田,由于是「软著陆」,他毫发无伤,自己开了车门爬出水田。

非常幸运的是跟随冯老师车后的我,若非在军中汽车科班训练有素,加上数十年丰富的驾驶经验,我很有可能随前车一跃而下,两部车宛如表演叠罗汉,经此一压,冯老师可能就非死即伤,万幸!

毫发无伤的冯老师,双脚裹著水田烂泥换搭我的车,经历生死一瞬间的他,脸上依旧挂著灿烂的招牌笑容,两人继续前往美浓联系党外活动事宜。

隔日美浓的朋友热情相助,雇用吊车把水田里的车给吊上来,经过一番清洗,没花到修车费就开回麟洛。

冯家-2.jpg

冯家-3.JPG

冯家-4.JPG

201717日冯老师来到山水,女儿把我们当天的合照贴上脸书,冯老师在照片底下留言:「曾经是革命的伙伴,住地相隔不远,却因老躯多病,竟成咫尺天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机会,短暂的相聚,只有关怀与唏嘘。老骥伏枥云云,可能是梦境。」我则感叹当时正忙,无法长谈。

屈指一数,内人敢「厚脸皮」带著一家老少大小去打扰的老朋友,也只有麟洛冯家了。

冯家-1.jpg

此文收录于「天地潇洒一书生」─冯清春纪念文集


冯伯伯-2.jpg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