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移動互聯網的紅利逐漸減退,人們自然而然地開始思考互聯網的未來走向。而這個疑問或許在科技大佬的頭腦當中很早便開始出現,早在幾年前的雲棲大會上馬雲就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而前段時間馬化騰又提出了未來的互聯網到底要向何處去的疑問。那麼,當移動互聯網的紅利開始減退的時候,未來的互聯網到底要向何處去呢?

或許這個問題在每一個參與互聯網的人頭腦當中都曾經出現過,儘管人們無法明確表達未來互聯網的具體走向,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的互聯網一定是一個對產業再度重塑和賦能的過程。因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所做的僅僅只是用戶習慣的改變,並未真正改變行業本身。因此,互聯網的發展新階段一定在如何藉助新技術對原有產業進行深度改變的方向上。

對標新零售,我們可以看出未來的發展模式就在於S2b的發展模式上,而這個b就是我們所說的B端用戶。其實,我們看現在以BAT為代表的科技巨頭其實已經開始佈局B端的行業用戶,並且成立了相關的部門。此前進行的騰訊組織架構的調整就是將雲端賦能和服務獨立成了一個全新的部門,以此來佈局未來服務B端用戶的能力。相對於騰訊,阿里則早在幾年前便已經開始了在阿里雲上的佈局,並且構建了基於阿里雲的生態體系。百度同樣如此,通過ABC的賦能平臺,開始給B端用戶進行更多維、更全面的賦能。

所有的一切都在說明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正在從以用戶為導向的移動互聯網轉移到了以行業為導向的產業互聯網。站在互聯網發展的十字路口,我們來思考如何對B端用戶更加有效的賦能顯得尤為重要,並且能夠避免產業互聯網少走一些彎路,真正給行業的發展帶來更加有效的賦能。

移動互聯網轉型產業互聯網成為必然,新的變革已經開始

很多人將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落幕看做是互聯網時代的終結,其實這種看法並不全面,因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僅僅改變了C端用戶的消費習慣和行為模式,並且造就了一個又一個平臺的出現。反觀B端用戶,我們不難發現,其實行業本身受互聯網的影響較小,一些行業內部的頑疾,並未被互聯網技術深度改變。所謂的互聯網技術僅僅只是改變了行業獲取C端用戶的途徑和渠道而已,並未真正改變行業本身。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斷定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落幕並不能代表互聯網時代的結束,它只能表示對C端用戶的改造已經結束,而B端行業的改變才剛剛開始。

產業互聯網的重點並非在於互聯網,更多的是新技術對產業的改造。很多人會將產業互聯網簡單地看做是互聯網影響行業的開始,其實不然,產業互聯網的重點並非在互聯網本身,更多的代表的是以大數據、雲計算和AI智能對於產業的深度改變上。對標到以BAT為代表的科技巨頭不難看出,他們對於產業的改變並不僅僅侷限在互聯網本身,更多地表現在新技術的佈局上。互聯網僅僅只是吹響了產業改造的號角而已,更多的改變將會發生在以大數據、雲計算和智能科技為代表的新技術上。

之所以將移動互聯網之後的時代稱作是產業互聯網時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B端行業改造的方式,並且能夠將互聯網在改造C端用戶時所積累的模式應用在B端行業上。由此可見,產業互聯網的重點並非在互聯網上,而是在於以大數據、雲計算和智能科技為代表的新技術上。

基於這樣一種邏輯,未來誰能夠找到新技術與行業的結合點,誰能夠藉助新技術的手段來破解那些互聯網技術無法破解的痛點和難題,誰就能夠把握住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風口。無論是當下出現的新零售、新金融,還是新消費、新中產,其實在這些外部的概念背後都代表著人們藉助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重塑的影子。只有藉助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深度改造,才能讓產業互聯網不僅僅只是一個概念,而是能夠給行業帶來本質改變的存在。

用戶行為習慣的改變背後帶來的消費升級需要用相匹配的產業來滿足。我們都知道,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將人們行為方式和消費習慣的改變,而當用戶的行為方式和消費習慣發生改變之後,如果還用傳統的產品和服務來提供給新生代的用戶,勢必會出現用戶需求難以滿足的情況。如果用新技術與產業的融合來實現產業的升級,從而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成為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重點。

以電商為例,在互聯網時代,用戶通過電商購物主要需求是買得到商品,方便、快捷、低價是人們的主要需求;進入到新消費時代後,人們不再僅僅侷限於通過電商買得到商品,而是開始追求買得到高品質且低價的商品。如果我們還是按照互聯網的模式來給用戶提供商品的話,勢必會出現供給與需求難以匹配的情況。

於是,電商便開始進化成為新零售。傳統互聯網時代所建構的人貨場必須通過重新建構才能達成這種目標。因為如果我們還是按照傳統邏輯來給消費升級下的用戶提供滿意的商品,如果B端用戶的商品生產方式、配送方式不進行優化的話,這些B端用戶生產成本勢必會進一步增大。因此,從移動互聯網時代進入到產業互聯網時代更多的是消費升級時代到來的必然,並非是上游產業自發的行為。

互聯網的特性決定了它僅僅只能破解行業外部的用戶來源問題,無法真正解決行業本身的痛點。互聯網的最大作用就是改變人與人、人與產品之間的溝通問題,從而提升行業的運行效率。我們看在互聯網時代出現的社交工具、電商平臺、外賣平臺其實都是通過去除人與產品之間的溝通環節來實現行業效率的提升。這便是互聯網的特徵。它僅僅只能通過去中間化的方式來提升行業效率,而無法給行業內在元素的改變帶來驅動力。

當行業的發展用互聯網技術、模式和手段無法解決的時候,人們便開始用新的技術、模式和手段來改變行業本身。產業互聯網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通過能夠與產業內在的元素進行深度融合的技術來給行業的發展深度賦能,從而改變產業發展的內在邏輯,創新產業發展的原始驅動力,真正將行業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階段。

互聯網技術僅僅只是去中間化,而沒有改變行業本身的做法讓移動互聯網進化成為產業互聯網成為必然。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產業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是一個尋找新的行業驅動力的過程,無論是大數據、雲計算還是人工智慧,其實都是從行業內部著手來為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驅動力。隨著新技術不斷與傳統行業產生聯繫,行業發展的驅動力也將會從傳統機器轉變成為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從這個邏輯上來看,移動互聯網進化成為產業互聯網同樣是一種必然,只有這樣,互聯網時代藉助互聯網的手段無法破解的痛點和難題,在產業互聯網時代有了解決的可能性。

無論是從用戶層面還是從產業層面來看,移動互聯網進化成為產業互聯網都是一種必然。以BAT為代表的科技巨頭當下正在進行的雲端服務以及新生商業模式的佈局,其實都是產業互聯網的一個終極表現而已,未來隨著新技術發展的逐步成熟,產業互聯網在驅動行業發展過程當中的作用將會日趨明顯,從而將會把行業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巨頭紛紛入局,產業互聯網時代的決勝點在哪?

或許是產業互聯網時代的方興未艾,或許是B端用戶所蘊藏著的強大的需求,或許是產業互聯網本身強大的市場潛力,我們看到很多的科技巨頭都開始佈局產業互聯網。雖然他們對於產業互聯網的叫法不盡相同,但是從大方向上來看,他們都在試圖通過新技術的力量來給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驅動力,從而為自身發展找到更大的發展空間。當科技巨頭紛紛入局產業互聯網,未來產業互聯網的決勝點到底在哪呢?

賦能能力決定未來產業互聯網的市場規模。從表面上來看,科技巨頭的賦能能力與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市場規模並無直接聯繫,但是如果科技巨頭能夠給行業進行快速、有效地賦能,並且能夠給行業的發展帶來快速、明顯的改善的話,那麼他們將會有可能服務更多的B端用戶,而且容易俘獲更多B端用戶的心。從這個邏輯上來看,科技巨頭的賦能能力直接決定著未來產業互聯網的市場規模。

除了賦能的效率之外,賦能能力還表現在科技巨頭能夠服務的B端用戶的數量。這其實與當下的C端市場有類似的地方,我們看到決定當下移動互聯網市場地位的就是互聯網巨頭能夠服務C端用戶的數量。如果科技巨頭能夠為足夠多的B端用戶進行深度賦能,那麼它在產業互聯網當中的地位和市場佔有率必然會非常高,從而將會確立自身在產業互聯網當中的地位。

除了效率和數量之外,賦能的質量同樣能夠為產業互聯網的入局者不斷獲取更多的用戶。比如,同樣是在提供一種賦能的服務,睡能夠在提供賦能服務的時候,質量更高,服務更完善,無疑誰就能夠獲得足夠多的用戶,從而進一步確立自身在市場當中的地位。從這個角度上來看,賦能的能力同樣將會決定未來在產業互聯網市場當中的規模。

賦能深度決定產業互聯網的成敗。如果產業互聯網時代的科技巨頭按照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模式為行業進行賦能的話,勢必無法給行業的發展帶來本質的影響,僅僅只是會為行業輸送過來已經消費升級的用戶而已,當用戶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用戶便會選擇用腳投票,產業互聯網時代的賦能便會失敗。因此,儘管諸多巨頭都在開始入局產業互聯網,但是誰能夠足夠深度地介入到行業發展過程當中,誰就能夠更好地改變行業,誰就能夠真正實現賦能的成功。

另外,賦能的深度也考驗產業互聯網的入局者們下沉到行業內部的水平和能力。由於產業互聯網更加關注行業內在的改變以及行業驅動力的改變,因此只有那些下沉到行業最底層的產業互聯網的參與者們纔能夠知道行業發展真正需要的能力,並且能夠更加真切地瞭解行業真正需要的東西。通過對行業需求更加清晰的瞭解,再從行業最根本的角度來著手對行業發展進行深度賦能,才能保證產業互聯網賦能的最終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現在科技巨頭們都在加註產業互聯網,但是從賦能的深度上來看,他們距離行業最底層、最本質的流程和環節還非常遠,因此,這也就暗示了當前的賦能方式並非是產業互聯網發展的終點,未來隨著人們對於產業互聯網認識的逐步加深,還將會有產業互聯網的二度進化,正如互聯網時代經歷了從PC時代向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進化一樣。

賦能的有效性決定產業互聯網是否與移動互聯網有本質區別。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樣,產業互聯網時代來臨將會有諸多新技術出現,並且將會給行業的發展帶來深度影響。但是,如果產業互聯網時代的賦能者無法給B端用戶進行有效賦能,那麼產業互聯網或許將會與移動互聯網並沒有太多區別。

從這個邏輯來看,科技巨頭們如何藉助新技術給行業的發展帶來真正的推動和影響將會關係到產業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是否存在本質區別。雖然產業互聯網時代有很多的技術,有很多的應用,但是如果這些技術和應用無法給行業發展帶來有效改變的話,那麼產業互聯網賦能將會化為泡影,最終將會無法改變行業本身的痛點。

無論是從馬雲提出的「新零售」還是從馬化騰在知乎上對於產業互聯網的「靈魂拷問」,我們都可以看出產業互聯網將會是未來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儘管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但是想要抓住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風口卻並非易事,未來只有真正拋棄互聯網的思維模式,真正用技術來改變行業,才能讓產業互聯網不僅僅只是一個概念,而是一個真正能夠給行業發展帶來本質改變的存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