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十九個世界知識產權日。

如今企業的競爭實則是創新能力、技術能力的競爭,更是知識產權的競爭。在第19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即將來臨之際,蘋果與高通的專利“戰爭”告一段落,雙方和解證明瞭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以及研發的價值,也給長期堅持基礎研發的企業和個人增強了信心,也將提升全社會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通信世界4月25日這一期就關注了“知識產權”這一當前大熱的話題,一起來看~

知識產權日 科技 第1張

深度解析蘋果與高通和解:5G時代合作方為上策

4月16日,高通與蘋果同時在官網發布聲明,宣佈達成和解協議,解除雙方在全球範圍內的所有訴訟。和解內容包括蘋果公司向高通支付一筆費用。雙方還達成了一份於2019年4月1日生效的為期6年的技術許可協議,包括一個延期兩年的選項,以及一份多年的芯片供應協議。

業內有人對高通與蘋果和解感到意外,但深入研究知識產權的同濟大學法學院張偉君表示:“在知識產權糾紛中,和解是常態。國外大量專利糾紛是和解結案的。”業內一位研究知識產權的資深專家也表示:“如果瞭解近年來高通研發和專利產生的模式,以及專利許可業務運營的模式,其實可以預見雙方必然和解。”

蘋果在此前的產品中棄用高通基帶芯片,導致iPhone手機信號差、連網經常掉線等問題層出不窮,遭到了大量用戶吐槽,也影響了其市場表現。若蘋果繼續棄用高通的芯片,則很可能重蹈覆轍,在5G時代面臨“剛起跑就落後”的局面。可見,雙方和解雖然有些意外,但也是意料之中,更是必然選擇。

(文/通信世界記者 刁興玲 申晴)

知識產權日 科技 第2張

知識產權日 科技 第3張

高通蘋果握手言和:同是贏家,贏面大不同

即便通過和解贏得了高通的支持,但鑒於高通專利授權的開放性,對於蘋果而言,也僅是補齊了之前與友商在5G手機上“缺芯”的短板而已,如果蘋果希望恢復iPhone的增長和保有競爭優勢,自身在手機上的創新也至關重要,尤其是針對當下智能手機用戶的剛性需求上。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蘋果與高通專利訴訟的和解,表面上看是共贏,但贏面卻是大不相同。高通穩固了其核心的商業模式,蘋果僅是補足了短板,但其自造基帶的戰略可能被推遲,甚至化為泡影,而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創新所致。

不可否認,不同的市場策略(包括訴訟)和機會,甚至是所謂的風口也同樣重要,有的企業也可能藉此作為競爭手段,或自己表面風光一時,或暫時遲滯對手,但創新推動產業前行和確立企業核心競爭優勢永遠是商業世界惟一顛撲不破的真理。

(文/特約撰稿人 孫永傑)

知識產權日 科技 第4張

高通和蘋果同意放棄一切訴訟,專利成為擊倒巨人的石子

從表面看,高通在此次ITC337調查中取得的戰果並不大——高通只獲得了3件專利5個權利要求中的1個支持,而且裁決的結果僅是初步裁定,還要等待總統審查,但意義卻絕對是巨大的。

首先是在2018年9月的337調查中,法官Thomas Pender裁決蘋果侵權,但拒絕給予高通最希望也最有殺傷力的禁售令。而此次的法官Mary Joanafa改變了態度,這種態度的轉變是非常重要的。聯邦貿易委員會ITC在作出裁決後,如果進口商需要在總統審查期間繼續向美國進口侵權產品,則必須向海關繳納保證金,保證金的數額由ITC確定。同樣,在總統審查期間,只要被申請人向ITC繳納保證金,則可以不執行制止令,繼續在美國銷售侵權產品。如果總統沒有否決ITC的救濟命令,在60日的審查期屆滿後制止令將發生效力,上述保證金有可能將歸申請人所有。

其次是裁決侵權的專利US8063674的專利權利要求1非常重要。這件專利權利要求的內容是隨着技術進步,集成電路內越來越多裝置及組件的能力應持續加強。雖然半導體製造技術已允許這些嵌入式裝置變得更小且電壓要求更低,同時仍以高速運轉,但由於這些新集成裝置經常與較舊技術裝置或舊版產品介接,集成電路內的輸入/輸出(I/O)電路需保持較高操作電壓,再與這些較舊系統的較高電壓要求介接,因此許多較新集成電路裝置包括雙電源,用於內部操作或核心應用程序的一個較低電壓電源及用於I/O電路及裝置的第二較高電壓電源。

最後是此前高通在中國福州的審判中贏得了訴訟,但是蘋果通過升級操作系統軟件迴避了最不能接受的禁售處罰,而現在這件專利是關於硬件的,無法通過之前的策略迴避。同時這件專利也進入了中國,並形成了兩件分案:一件CN102301596在2017年7月28日已經被授權,另一件CN107491156正在實質審查過程中。高通在美國專利侵權337調查中獲勝,在中國提起同樣的訴訟,基於同樣的技術方案的權利要求有很大的獲勝可能,蘋果將很難順利迴避。

(文/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 王雷)

知識產權日 科技 第5張

知識產權日 科技 第6張

知識產權競爭未來,中國通信領域表現亮眼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2018年國際專利申請年報》顯示,2018年中國的專利申請量進一步增長9.1%至53345項,有望在今年或明年躍升為全球申請專利數最多的國家。中國現已成為推動全球知識產權申請數量增長的重要力量。短短幾十年,中國從無到有建立了知識產權制度,鼓勵本土創新,躋身於全球知識產權引領者行列,而通信領域專利是使得我國知識產權勢頭強勁的“排頭兵”。

隨着5G、人工智能等新一輪技術浪潮席捲全球,通信技術領域發展迅猛。通信行業成了更容易產生高價值核心專利的領域,而得益於國家政策、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等多方面的貢獻,我國通信產業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

回顧以往,中國通信產業的專利經歷了從“落後”到“追趕”再到“比肩”的過程,雖經歷艱難險阻,但發展迅猛,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王雷表示,在1997年之前,中國沒有一件自主通信專利的申請,之後纔有了第一件通信專利,那就是被譽為“3G之父”的李世鶴的TD-SCDMA專利。北京信威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在1997年申請的CN97104039.7專利——“具有智能天線的時分雙工同步碼分多址無線通信系統及其通信方法”, 比美國高通公司從1989年就開始的3G底層技術CDMA相關專利申請整整落後了8年。此後,我國通信產業開始在知識產權方面發力,2003年我國通信專利數量開始迅猛增長,2018年我國企業申請專利和PCT國際專利的前幾名都是通信行業企業。

(文/通信世界記者 蔣雅麗)

知識產權日 科技 第7張

知識產權日 科技 第8張

責編/版式:飯飯

審核/校對:申小樣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