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想谈谈选择的权利。

文 | Shadow  胡雯雯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朋友圈花式赞美母爱伟大的时候。但是,除了感谢自己的妈妈,我今天还想说点不一样的。

 

在现代社会,一位女性为了达到这份“伟大”,到底隐忍了多少牺牲和艰难?

 

最近在网上热议的新闻,就让人细思恐极。



几天前,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两个儿子,出走溺亡。有人直接把这位母亲归入了杀人犯的范畴,还获得了不少赞同。

 


都说爱孩子是母亲的天性,但为什么有些母亲,却会选择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难道她们真的天生是魔鬼吗?十月怀胎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如果根本不爱孩子,当初又为什么坚持生下来?

 

最近一部高分日剧《坡道上的家》,让我看到了背后一些鲜少被知晓的答案。

 


故事,从一个震惊日本社会的虐待杀婴案讲起。年轻的妈妈安藤水穗,将出生仅8个月的女儿放入浴缸溺毙。

 

这起案件经过媒体的报道扩散到了全日本,引起了民众的极大愤怒。

 

他们不敢相信,一个妈妈可以做出如此有悖人伦的事情。一时间议论四起,关于安藤水穗的传言甚嚣尘上:她被描绘成一个爱慕虚荣、性格暴躁、动辄打骂孩子的疯女人,仿佛她是一切罪恶和不幸的根源。



而安藤水穗的丈夫,在接受女儿死亡这个事实的同时,也一直自责,为何没有提前注意到妻子的不同寻常,自责没能阻止悲剧发生,他这一系列表现收获了民众的同情。



被抽中担任陪审员的里沙子,也是一名家庭主妇。她本来非常憎恶这个母亲,但坐在法庭上的她,却渐渐接触到了不为外人所知的事件另一面:

 

做母亲,一开始就不是安藤水穗自己的选择。在周围人的议论,婆婆想要“抱孙子”的压力下,她抵抗不住丈夫的反复劝说,走上了怀孕生子的道路。


 

孩子出生后需要人照顾。虽然水穗工资比丈夫高,但在世俗常态之下,辞职育儿的只能是她。一夜之间,她就从事业女强人,变成了家庭主妇。

 

强势的婆婆三天两头指责水穗不会照看孩子,让孩子发育迟缓。

 


看似善良的丈夫,完成生孩子的任务后,就经常夜不归宿,还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孩子哭会影响睡眠,影响工作,我还要赚钱养家呢!


丧偶式育儿的压力,就这样理直气壮地全部压在水穗一人的肩上。孩子是全家关注的中心,丈夫也是必须伺候的经济支柱。唯独她,排在孤立无援的末位。



她抑郁难过,但得到的回应只有一句:“别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你怎么就不行?”这话看似激励,却暗含责备:别人都很坚强,你难过,才是不正常的表现。

 

在繁重的家务和周遭的压力之中,水穗开始表现得狂躁易怒。可悲的是,丈夫发现了她情绪不正常,却没有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他所做的,只是逃避问题,避开情绪低落的妻子,转而投向旧情人的怀抱。



随着庭审一次次进行,水穗千疮百孔的生活环境也一点点被揭开。没错,动手杀人的的确是她,但背后,是无数双手将她推向深渊。

 

冰山一角

 

像水穗这样走向极端的人只是少数,但同样承担高压力的女性却并非少数,剧中出现的每位女性,都或多或少面临各种困境。

 

忙到飞起的女法官,请求丈夫请个假带孩子。得到的答复是不好请假、不可能。她这才发现,当初说好的“一起带娃”只是丈夫的一招缓兵之计,他定下这个约定,不过是为了哄老婆生孩子。




原本觉得自己非常幸福的里沙子,也被进入哭闹期的女儿搅得心神不宁。丈夫给出的解决方法简单粗暴:让里沙子放弃陪审员的工作,在家专心带娃。

 

面临事业和育儿的选择题,男性理所当然地可以选择前者,把后者留给女人。就连日本至高无上的新任皇后雅子,都没能幸免。

 

仿佛只有经过生育和抚养,女人才赎清了某种原罪,能平起平坐地作为一个“人”来存在。

 

 

当我们谈论生育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育由一种能力,变成了一种义务。更诡异的是,伴随这种义务所带来的风险,却成了当事人理所当然承担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孕产妇死亡属于育龄妇女第二大杀手。每年约有28.7万名妇女因妊娠和生产并发症而失去生命,其中有9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就算挺过了生产这一劫,生育给女性身体带来的影响也几乎是不可逆的:身材走样、妊娠纹、脱发、漏尿、腹直肌分离,子宫脏器下垂……这些生育后遗症中,除了生理上的,还有经常被忽视的产后抑郁症。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如果一个人不幸患上重病,身边亲友一定会格外关心,想尽一切办法帮其求医问药。

 

但如果把此处的重病二字换成产后抑郁,恐怕很多人只会拍拍肩膀,劝病人自己“想开点”,“看着孩子的笑脸,就什么都好了”。如果病情加重,肯定是产妇“太矫情” “情绪管理失败”,毕竟“别人生完孩子怎么都没事啊,一定是你胡思乱想。”



但数据揭露的事实却恰恰相反:在我国,女性出现产后抑郁倾向的比例高达50%-70%。50%的产后抑郁患者,没有接受任何心理干预。20%的产后死亡是自杀导致。

 

那些生完孩子完全没事的,反而成了幸运的“不正常者”。

 

或许有人会反驳,事实如此又怎样?生育是人类必须完成的使命。要是女人都不肯生孩子了,人类岂不是会绝种?



首先,先不讨论“女人全部都不肯生孩子”是不是会发生,因为许多女性即使知道了分娩的代价,也依然会选择造人。但按照上述造句逻辑,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问:以马云的身家,明明可以为全国所有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他却不肯去做,那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富强起来?

 

或者说,你晚上回到家,附近的流浪汉硬要挤进来,并义正辞严地质问:“你明明只需要睡一张床,为什么不能腾出一块地来让我过夜?要是所有人都这样,何时能天下寒士俱欢颜?”

 

做公益确实是好事,也的确有人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但他们是自己选择去做这件事,而不是因为“有能力”,所以“有义务”。


 

其实,早在我国1992年颁布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中,第47规定便写着:“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在此,我衷心地向每位承担起生育重任的母亲致敬,也希望未来的每一位母亲,都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非迫于外界的压力,而做出绵延生命的选择。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理解和铭记,也许才是最好的礼物。

 


坡道上的家

导演: 森垣侑大

主演: 柴崎幸 / 水野美纪 / 伊藤步 / 真岛秀和

语言: 日语

首播: 2019-04-27(日本)

集数: 6



来源|南都周刊


END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权请邮件:[email protected]。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后台回复「小南」试试看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