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一些事情才發現很多事情是因為自己從來沒有用心對待才導致或者造成的,都是起因。想改變,怎麼破?


我們對待事情有三張狀態,先知先覺,後知後覺,當知當覺。你現在是處於後知後覺狀態,會檢討,看得見自己的行為模式,還是不錯的。先有意識去覺察,再養成思考習慣,就可以了

謝邀。

我老公跟你一路人,年紀大了經歷多了精力不足追求不高食宿充足所以他現在是屬於間歇性積極向上持續性混喫等死的心理階段~

我昨晚也根據他這種狀態給了他一點建議,寫在這裡僅供參考:

1、學會分析,正視問題的存在

學會分析,主要是通過分析找到你能用心做這件事的點(興趣點)在哪裡。

每個人三觀不同分析問題的重側矛盾點也不同。沒有具體的分析角度(比如分析什麼時間分什麼步驟做完最好,分析做完這件事我能獲得什麼回報等等),只是需要你自己能有一個去主動分析事物的本能,然後在分析這件事的過程中你會逐漸對這件事上心,雖然不一定達到非做不可,但你也能意識到能做最好。

2、強調卓越,沒有僥倖

優秀是人生追求之一,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優秀。追求事事卓越必然能夠達到人中優秀,但是追求卓越是一個量變的過程。只有在大量的事情(不分大小)上能夠追求自我的卓越,才能形成最後質變的優秀。(個人觀點)

永遠追求卓越,追求的不僅僅自我滿足的卓越,還有同行同等水平的卓越,不給自己一絲僥倖,全球70億人口,為什麼偏偏有你做?其他人做的為什麼比你好?難道你不能做最好嗎?

3、做比較級,攢經驗

人不能活在別人的眼中,否則會很累。這個觀點我個人認為是那些把雞湯裏的肉和骨頭喫完的人才說的話。人的確不能活在別人的眼中,這個別人應該是少數碎嘴多事站著說話不腰疼不能理解包容你的人。人應該活在跟你一樣志同道合前途漫漫共同奮進懂得尊重正視你勞動成果的人的眼中。

那些人會尊重你的成果,你要和他們做比較。他們會怎麼做?他們做的效果會如何?他們是否有其他的思維角度來處理?他們做的是否最好?我能不能比他們更好?

無形比較,高下立判,這種比較也是你短暫人生中不一定有精力去經歷的不可多得的經驗之一。攢經驗刷副本最後挑戰大boss你纔有祕密武器不是嗎?

4、減少沒必要的壓力

不是每個人都能攀登珠穆朗瑪峯,能上去的是英雄,就算上不去也沒有人說你是狗熊。面對一些「珠穆拉瑪峯」,適當降低標準也未嘗不可。至於什麼樣纔算是「珠穆拉瑪峯」,就看你怎麼做第一步的分析了。

最後,我沒開淘寶店也沒有公眾號耍不成知乎大V不在意粉絲關注,只想再多說兩句廢話:人間嘴炮甚多,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以上4條能做到牛逼不能做到也無傷大雅,畢竟不是什麼扁鵲良藥也沒有人病入膏肓求治,僅供參考。每一場人生千篇一律但又獨一無二,整個知乎圈的指手畫腳也不一定能夠激發你自我負責的態度,so,何必呢?


謝邀,題主的問題其實是個選擇性的問題。題主選擇重點關注的東西就會投入很多精力,可是人的精力是十分有限的,你能關注的只是那僅有的幾個方面而已。想做到全面性,那就是自己的精力是否比別人多,做到效率也比一般人高。其實在此之前,我建議先訓練經濟學思維模式。在做一件事之前,先思考它的利弊和風險預估,知否值得你這麼去做!如果發現都值得,那什麼事情先做什麼事情可以緩一緩。對人對事都一樣!這個人是否值得你耗費精力,它能解決你什麼問題。是不是覺得很功利?可是有一個定律請題主記住「你的價值往往是你朋友裏混的最好和那個混的最差的平均值」是否狠得下心對自己讓自己變得果斷,處事不驚,那就不要有太多的情感,自古帝王都是孤家寡人,因為上升的過程對你自己本身就很殘酷!

謝謝(系統)邀請。

如果真正對人或事沒有興趣的話,不一定要強迫自己去改變。如果是不得不去接觸的人或事,不一定要全心全意。如果是對於想接觸的人,朋友,身邊親近的人也這樣的話,那需要時間來改變。用心對待別人,首先要把別人放在心裡,哪怕別人不會把你放在心上。記得對方的一些習慣,有機會可以幫幫對方。比方說,對方一個人無法完成一件任務,你碰巧有空,但你如果決定要幫助他就會消耗你這周所有的空閑時間。如果你真的把對方放在心裡,對於這件事就不會猶豫,也絲毫不會惋惜自己失去的空閑時間。如果真心的想去完成一件事,無論有多不方便,多困難,都會犧牲自己所有的時間精力去完成。如果值得,就用心去對待。反之,不要強迫自己。

想法較幼稚,見諒。


我以前也一直這種狀態,可能還是有點天賦的,學國畫,做什麼都隨隨便便,但是還能做出水平,從沒有用心去對待過。直到在我18歲那一年,教我畫畫的老師問我,你什麼時候有試過認認真真全程投入的去做過一件事?我當時突然開始反省,是完全沒有的。在那次之後,我開始強迫自己,要做一件事,要麼不做,要麼必須做到最好。然後就能發現,小宇宙是能爆發的,慢慢的,這種開始的強迫,會變成習慣,連帶生活,思維,氣質,都能等到全面提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