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希特勒的傳記,對當時普遍的反猶情緒不解,想知道反猶主義的產生及如何發展到二戰境地的?


簡而言之:

1.排猶是歐洲歷史傳統,並不是當時才產生。世人多是隻記得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滅絕(當然,這也是最高峯時期),而不太瞭解遠至中世紀時期英國,西班牙等國對猶太人的排斥甚至屠殺。

2.排猶產生的主要原因在於宗教和經濟原因。納粹時期的反猶只是將近千年的排猶主義集中化,進一步理論化,系統化。當然,在解決手段上也「最終化」(猶太人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die Endl?sung der Judenfrage)。由於一戰後德國經濟崩潰,納粹煽動民粹並因此發展壯大之後,需要在經濟上找到替罪羊。拉動底層,自然要找到經濟上讓他們產生不公平感,被剝奪感的羣體,這個羣體就是猶太人。這個邏輯也是近千年歐洲排猶邏輯一以貫之的。

至於為什麼會認為猶太人偷了他們的財富?從本質上說,和現在認為中國偷了西方(尤其是美國工人工作機會)的邏輯差不多。原來在中世紀甚至更早,歐洲還是封建,農業社會。這個時候出於宗教原因而對猶太人的壓迫在經濟上體現就是猶太人不能擁有土地。當時,土地就是財富來源。貴族靠稅捐,農民靠產出。猶太人不能從事這類經濟活動,所以猶太人主要從事在當時同樣被看不起的商業,或者手工業。還有一個行業就是根據宗教概念而被不恥,不應該做的銀行業(當然,中世紀早期還沒有銀行業這個概念,主要是借貸活動這個不被宗教接受,所以猶太人由此獲利)。從這個角度去看,猶太人在金融中佔到較大比例,實際上是當時歐洲進行基於宗教原因無意識進行了社會分工之後,猶太人被迫的選擇。而,人發現猶太人因為借貸,商業反而比他們更富有,心理就很容易不平衡,但是自己又不能做,所以產生仇富心理,認為是猶太人偷了他們的財富。比照現在對中國攻擊的邏輯也是類似:全球社會分工,這是歐美國家當時的經濟設計和安排,即:歐美從事高端產品設計,品牌概念營銷,自身搞去工業化,將傳統工業外遷,一方面獲得高額利潤,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同時也將傳統工業的污染遷移到別國,自身環境得到改善。而,發現中國由此反而經濟發展,他們自身國內勞工有怨言,則政客開始說「中國偷竊了他們的工作機會」。邏輯是一樣的。

一個族羣,被認為有錢,遭主流社會嫉妒,仇恨,自然會帶來排斥甚至屠殺。猶太人,當時並沒有國家,也沒有武裝,所以歷史上出現好多次排猶,屠猶。納粹時期只是頂峯而已。當然,即令有武裝也估計然並卵。這點可以參照聖殿騎士團。聖殿騎士團,有武裝,不過他們也是當時比較少有進行類金融團操作的團體,並由此積累了大量財富。最後,被其缺錢的債務人--法國國王菲力四世剿滅,這就是黑色星期五的由來。所以,本質是懷璧其罪的問題。說歐洲人從血脈上而言是強盜其實是沒啥問題的。不光是見財起心,謀財害命的強盜,還是那種殺人放火需要找光面堂皇的藉口來掩飾的強盜。

以下是在另外一個答案中的回答節選:二戰期間歐洲的猶太人種族滅絕是否是全世界所有人類的罪惡?

作者:Deutschina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83573/answer/26782611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於猶太人種族滅絕,是德國的罪惡,是歐洲的罪惡。實際上,德國在二戰時期對猶太人系統性的滅絕,從遠因看,可以視為西方(或者說歐洲)近千年對猶太人歧視,排斥,迫害的集中爆發。所以,這不光是德國的罪惡,同樣也是歐洲的罪惡。之所以後來類似鐘擺效應導致的「反對反猶」成為德國,甚至歐洲很多國家的政治正確,本身也是這樣一種心理的映射(暫且拋開二戰中的宣傳因素和二戰後的政治因素不提)。歐洲排猶歷史悠久,早在中世紀時期,出於宗教原因(猶太教vs.基督教),文化原因(猶太人無法被基督教社會完全接納,而形成自己較為封閉的文化圈),經濟原因(商業,銀行業在當時被認為是同基督教教義相悖的,尤其是銀行借貸,所以這些在當時認為是「低賤」,沒有人願意做,但是必須有人做的行業,成為了猶太人在基督教社會得以生存的「縫隙」),猶太人被歐洲主流所歧視,並被不斷迫害。這裡舉個栗子,就是馬丁路德,這個西方宗教改革家,是路德宗的創始人,非常有名。在1543年,他就藉助當時社會對於猶太人的厭惡與仇恨,寫了《猶太人與他們的謊言》,進一步加強了猶太人在他們社會文化圈內的負面形象,猶太人貪婪,吸血的模板就此成型。此外,從15世紀末開始,自西班牙開始的排猶浪潮就已經席捲了整個歐洲。當時西班牙國王費迪南的宗教狂熱,應該是世人皆知。正是他,希望建立一個真正,純粹的天主教國家,從而將國內的猶太人全部強制驅逐。而這股排猶,非但席捲西歐,同時還使得在16世紀初葉,猶太人幾乎從所有歐洲大城市中消失。至於英國,其實也不遑多讓,甚至發生得更早。早在13世紀,英國就出現了大規模的排猶運動,其結果是導致在當時英國的數十萬猶太人被殺。而在19世紀,排猶理論化進程中,英國也伴有相當角色。而排猶的理論構建,則是為二戰時期德國出手滅絕猶太人提供了相當的「理論依據」。至於中東歐國家,猶太人同樣遭到相當的排斥。這也是為什麼在二戰中德佔區搜捕猶太人的時候,很多當地民眾也加入進來,並成為幫兇的原因。雖然,在二戰中針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是德國操刀,但是,如果看起歷史發展脈絡,整個歐洲地區都脫離不了幹係。

關於猶太人種族滅絕,是德國的罪惡,是歐洲的罪惡。實際上,德國在二戰時期對猶太人系統性的滅絕,從遠因看,可以視為西方(或者說歐洲)近千年對猶太人歧視,排斥,迫害的集中爆發。所以,這不光是德國的罪惡,同樣也是歐洲的罪惡。之所以後來類似鐘擺效應導致的「反對反猶」成為德國,甚至歐洲很多國家的政治正確,本身也是這樣一種心理的映射(暫且拋開二戰中的宣傳因素和二戰後的政治因素不提)。歐洲排猶歷史悠久,早在中世紀時期,出於宗教原因(猶太教vs.基督教),文化原因(猶太人無法被基督教社會完全接納,而形成自己較為封閉的文化圈),經濟原因(商業,銀行業在當時被認為是同基督教教義相悖的,尤其是銀行借貸,所以這些在當時認為是「低賤」,沒有人願意做,但是必須有人做的行業,成為了猶太人在基督教社會得以生存的「縫隙」),猶太人被歐洲主流所歧視,並被不斷迫害。這裡舉個栗子,就是馬丁路德,這個西方宗教改革家,是路德宗的創始人,非常有名。在1543年,他就藉助當時社會對於猶太人的厭惡與仇恨,寫了《猶太人與他們的謊言》,進一步加強了猶太人在他們社會文化圈內的負面形象,猶太人貪婪,吸血的模板就此成型。此外,從15世紀末開始,自西班牙開始的排猶浪潮就已經席捲了整個歐洲。當時西班牙國王費迪南的宗教狂熱,應該是世人皆知。正是他,希望建立一個真正,純粹的天主教國家,從而將國內的猶太人全部強制驅逐。而這股排猶,非但席捲西歐,同時還使得在16世紀初葉,猶太人幾乎從所有歐洲大城市中消失。至於英國,其實也不遑多讓,甚至發生得更早。早在13世紀,英國就出現了大規模的排猶運動,其結果是導致在當時英國的數十萬猶太人被殺。而在19世紀,排猶理論化進程中,英國也伴有相當角色。而排猶的理論構建,則是為二戰時期德國出手滅絕猶太人提供了相當的「理論依據」。至於中東歐國家,猶太人同樣遭到相當的排斥。這也是為什麼在二戰中德佔區搜捕猶太人的時候,很多當地民眾也加入進來,並成為幫兇的原因。

雖然,在二戰中針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是德國操刀,但是,如果看起歷史發展脈絡,整個歐洲地區都脫離不了幹係。


歐洲把排猶都甩給他了,其實上你讀文學作品各國都排猶,東歐尤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