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穎馨在“春季行情”影響之下,A股4月再迎開門紅,滬深兩市開盤呈現雙雙高開,上證綜指盤中創出階段新高3176點,收盤漲2.58%至3170點;深證成指突破10000點,創下年內新高。對於A股未來走勢,有機構認爲市場二季度的上漲可能會以慢牛方式進行。

  相比起A股市場,美港股市場表現則相對溫和。“A股的反彈行情是多重因素形成的,包括資本市場定位的提升、改革力度的加大、外貿方面等負面消息的逐漸淡出和科創板的推出,以及資金面流動性的改善。港股表現比較溫和的主要原因還是來自於前期回落以後市場信心的重新建立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各類外部因素的配合。”寰盈證券執行董事王通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寰盈證券主要爲大陸美、港股投資人提供全球金融交易服務。接受香港證監會和新西蘭金融管理局的監管,於2014年成立。其中,寰盈證券旗下產品包括證券交易類APP股票牛等,支持港股、美股、A股三大市場實時行情、交易,也向港美股上市企業提供股權激勵計劃項下的管理、諮詢、交易等服務。

  記者注意到,從市場反映來看,港美股當前仍受到投資者不低的關注。一名從事港美股研究的分析人員告訴記者,之所以有較高的關注度,主要是因爲一方面,跟A股相比,港美股估值更加合理;另一方面在於港美股交易靈活,T+0交易制,無漲跌停限制,加上股價便宜,非常適合通過短線操作對衝市場震盪風險。

  不過,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港美股市場是否可以作爲理想的投資標的?王通表示,港股經歷了過去兩年的大刀闊斧的改革後,有可能會進入一個觀望期。比如醫藥股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取得了較好的研發成果,並證明IPO融資真的幫助這些公司更好的發展並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那麼帶有一定實驗性質的改革就是比較成功的。個人認爲未來港股具備非常強的投資價值,會爲投資人帶來持久穩定的收益。

  港股市場存在哪些主題性投資機會?“互聯網板塊還有二次爆發的機會,同時生物醫藥股龍頭也有一定的機會,這兩個板塊都是受政策法規影響比較大的,醫藥股方面面臨臨牀試驗數據的一些變化和海外併購的定價模型重構風險 所以比較適合對行業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投資人。”王通強調,醫藥股同時存在很強的分化風險,比如去年9月某港股醫藥股遭遇做空,當天錄得40%跌幅並停牌。此外,在港股市場進一步回暖後,打新也是普通投資人不錯的選擇,很適合進行一些嘗試。

  提及美股市場,某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負責人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受到基本面和盈利的支撐,美股股市整體上仍然維持上行的表現。預計美股盈利增長的確定性大於日本,而日本大於歐洲和新興市場。按照先盈利、後風險、再估值的順序考慮,未來一年我們相對看好美股和日股的表現,而對歐洲和新興市場保持謹慎。”與此同時,王通告訴記者,醫藥股領域的機會同樣存在於美股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中概股公司此前發佈2018年財報,業績喜人,但卻未支撐起這些公司的股價。

  “中概股的表現不佳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個是供給大量增加,去年有一波港美股上市熱潮,大量公司赴美、赴港上市,故事講得太多,投資人的熱情有所減退;第二是行業屬性上,赴港美上市的部分企業是因爲業務在國內現行的資本市場規則下無法證券化,選擇去港美股上市的公司,比如P2P、教育等企業,過去幾年出現了大範圍的行業風險,前期面臨很大的股價下行壓力。在這兩個行業中,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的估值已經迴歸到合理水平,投資人可以做些關注。”王通直言,上市對於港美股掛牌企業來說只是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選擇,優質的公司依然很有機會,表現一般的公司,在二級市場的價格和IPO過程中的壓力也會很大,還是先打造內功和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謀求上市只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不必強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