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载于蚂蚁水上漂 (欢迎至原网站继续追踪我的发表唷!)

消失的子弹  

 

导演: 罗志良
监制: 尔冬升
主演: 谢霆锋、刘青云

由尔冬升监制、罗志良导演打造的军阀割据时代版本的”福尔摩斯”。 延续了尔冬升前一部执导之<大魔术师>,巨资打造的场面与特效、以及把现代科技与技术观念时空错乱地揉和进不相衬的时代里,带点CULT film的色彩。媲美好莱坞商业巨资的类型电影,缜密又峰回路转的推理剧情在华语片中令人耳目一新,并于2012年问鼎金马最佳剧情长片,同时并入围最佳造型设计、最佳原创设计、最佳原创音乐与最佳音效等多项技术类奖项提名。

以<福尔摩斯>(此指Guy Ritchie导演,Robert Downey Jr.主演之电影)为类比,除了带点黑色幽默之奇幻风格、侦探推理剧情外加一些动作场面之外,还有两位男角的角色定位—一位身手矫捷精明干练、一位天马行空靠脑袋生存,两位都各自有风花雪月的一段情。就时代而言,福尔摩斯设定的维多利亚时代比民初军阀割据时期早了近百年,但相对都在该国工业起飞、劳工意识渐涨的时代。在此共产中国出品的<消失的子弹>以一个工人们对于恶霸老板冤死女工的反扑为故事背景,相较数世代以来都走在右派端的英国,题材更倾向于劳工意识,揭露社会底层阶级的悲苦。

仿佛把西方的艺术放入东方的文化、现代的软体技术放入古代的硬体环境中,如此别具创意的悬疑作品确实引人入胜。只可惜,格局做大就难免出现放得出去收不回来的瑕疵,本片结局在我个人心目中可惜出现剧情上的破绽。其中两个破绽是在剧情我第一时间就意识到问题,因而产生的疑惑与不解不免破坏掉前面一个多小时的精采铺陈。

第一个破绽是”消失的子弹”的真相。因为松东路(刘青云 饰)大胆的猜测,使他从死者尸体中发现了难解的消失子弹真相。但这个解释仅适用于子弹未穿射而留在体内的情况,因此如果观众回头想其中一位在墙上留下弹孔的死者桥龄段,这个幽灵子弹的做法难以合理解释原应留在墙上的子弹又上哪去了。这是其一。

 

其二,郭追(谢霆锋 饰)最后举枪自尽的举动不太符合逻辑。其实多了这一段可以补强编剧对于密室解谜太过机率性的答案,蓄意犯罪的推理不可由巧合建构起来。但除了此功能外此段实在显得多余。正义或善恶的议题之大已然可另外以一部片讨论了,仅是结局五分钟的轻描淡写显得力道微弱。重点是最后却以一个很极端的手段把这个议题做了结,我觉得倒不如让郭追就这样离开,带著罪恶之心走马上任,把思考留给观众即可。

个人对于”自尽”的举动非常出戏。就整个铺陈而言,到他举枪的那个瞬间我都不觉得他有任何动机会选择自尽。他精心筹划这一切甚至就近监看整个调查行动的进展,费了如此大一番功夫是为了伸张他心目中的”正义”,姑且不论这种”正义”是否为真正义,至少这在他生命里是为强大动机: 推翻贪腐警政首长,带著大兴改革之心上任,未来充满愿景。他到赴约之前都是这场游戏的赢家,未来理想的实践才正要开始。甚至在上任之际,前往这么敏感的地方(案发现场)与这么敏感的对象(办案探员)会面,都抱著从容不迫的信心交代妻子等他晚上回来参加酒会。我不认为一个具有这么强大生存动机的人,会因为一个人私下揭穿他的真面目—而且这个人不但是他朋友,还是他亲口承认心软相救的敌人—而立刻绝望地自杀。我认为编剧太过小看决定自杀的意志有多艰难,也太小看人类挣扎于生存的力量了。

在电影的公式里,坏人必须死,观众才得以安心。即使如此,我都不认为这足够成为赐死郭追的理由。偏激正义本来就不易三言两语的争论就能够定夺立场;且剧情提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人,只有变坏了的好人”, 恶行背后非恶意的动机是早已埋下的解套;另外郭追刻意提及松东路在生死交关之时,他最后选择出手相救这位可能危害他后路的重要人物,这些也在拉扯观众对于善恶之间的界线。

因此最后的举动造作得令我不明所以,不论从角色情感面的推演,或是投合观众期待,我都觉得理由非常不足。不过若忽略其推理破绽与最后这几秒钟,就其他层面而言仍不失为一格局架构健全、卡司演技十足、题材颇富创意且剧情充满娱乐性的作品。

到电影圈看更多相关电影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