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調查隊發佈2018年浦東居民收入報告啦。報告顯示,繼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6萬元大關之後,2018年浦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繼續增長9%,達到人均66179元!

  浦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絕對值和增幅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上海市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爲64183元,較上年增長8.8%。

  報告指出,

  浦東居民收入水平整體提升,

  四大來源表現各異。

  1

  工資性收入是主要增長動力

  2018年,浦東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37162元,比上年增長6.5%。工資性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於新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產業結構、就業結構不斷優化,以及最低工資標準的上調、稅收起徵點以及稅率的調整。

  2

  經營淨收入仍有很大增長潛力

  2018年,浦東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2075元,比上年增長18.6%。其中,第三產業經營收入佔總經營收入的76.9%。

  從整體看,經營淨收入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較小,仍有很大增長空間,或可成爲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的新助力。

  3

  財產淨收入增速有所放緩

  2018年,浦東居民人均財產淨收入13218元,比上年增長10.5%,增速比上年回落3.4個百分點,增速趨於合理。

  財產淨收入主要來源於房屋租賃收入,新區房屋租賃價格保持穩定,中心區域有小幅增長,增幅整體呈現從中心區域向外圍區域逐漸遞減的態勢。

  4

  轉移淨收入拉動增收作用顯著

  2018年,新區居民人均轉移淨收入13724元,比上年增長13.2%,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2.6個百分點。

  主要原因:一是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和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標準持續提高。機關、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現“14連漲”。二是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等一系列社會救助標準上調。

  報告預計,

  2019年浦東居民收入仍將保持

  適度增長,

  增速預計與2018年持平。

  有利因素有兩方面:

  一是經濟持續發展、產業不斷升級。

  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宏觀形勢下,新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GDP首破萬億元大關,增長8%。二、三產業繼續保持1:3比例,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持續增加,達到75.8%。

  其中,以軟件信息服務業和商務租賃爲主的各類高附加值服務業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這將爲促進新區居民工資性收入持續增長髮揮積極作用。

  二是稅制改革紅利不斷釋放,人民羣衆的獲得感越來越強。

  2018年,國家進行稅制改革,調整了個稅起徵點和稅率。自2019年起,個稅抵扣新政實施,明確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支出等6項專項可以抵扣個稅繳納基數,個稅改革的減負增收效應將在今年顯現。

  編輯:姜天瑤

  你在看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