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後,我們面臨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高考志願填報,不管是大學還是專業的選擇,都是需要我們謹慎考慮後的結果,尤其是大學專業,對於我們未來的職業規劃和就業方向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在專業的選擇中,我們可以不上一流的學校但你必須選擇一流的專業,而且除了一流院校有優勢專業,二三流院校也有全國一流的專業。不過在衆多的專業中,雖然是同一個專業,但是高校之間差異非常大,因爲其研究的領域、側重點都不同,學生畢業後就業的方向也大不相同。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2019高考:同一個專業,不同大學學的東西差異有多大?可收藏。

  對於國內大學專業,分類其實非常多,總共13個學科,又分爲92個大學專業類,630個大學專業。而我們在高中時代,因爲學習側重點不同,分爲文科和理科,所以在高考志願填報中,對於學校和專業的選擇也存在差異,特別是理科,我們都知道對於文理分科的省份來說,文科考生少,理科考生多,不過相對應的就是文科的招生院校少,理科的招生院校多,所以文科比理科要更加難考,而理科生專業的選擇更多,也意味着有更多的可能性,例如理科生就業主要在工程和技術領域,不管是就業前景還是薪酬待遇都是非常不錯的。

  不過對於廣大的考生和家長來說,從上百個專業專業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專業並不容易,尤其是有些同名專業,在不同院校中存在的差異還是很大的。以下我們用幾個例子進行說明:首先是專業主要研究方向不同,例如交通工程專業,對於這個專業,同濟大學主要研究陸地交通、大連海事大學主要研究海上交通、中國民航大學主要研究空中交通等等,其次就是在專業學習的側重點也是不同的,例如在我國的高校中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中,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側重於航空航天,耐高溫耐低溫防腐蝕方向;中南大學側重於粉體冶金材料方向;浙江大學側重於高新技術材料等等,自然在學科優勢上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最後還有一些專業,名稱相同,學習的內容也大同小異,但是畢業後授予的學位差別卻是十萬八千里。例如電子工程專業,在復旦大學中屬於理科類專業,畢業後是理學學士。而上海交通大學中是屬於工科類專業,畢業後授予的是工科學士。

  總結:以上就是同一專業在不同學校的差異介紹,除了以上我們提到的這些專業,其實大學中還有很多專業,雖然同名,但是不同學校學習的知識都是存在差異的,例如採礦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車輛工程、能源動力與工程等等,而學習和研究的側重點不同,在就業方向和前景上也是一定區別的,所以我們選擇專業時,不僅僅要區分專業之間的差異,同時學校之間專業學習的區別,因此對於專業的選擇,首先就要了解兩大方面,一是專業的基本情況,例如專業開設時間、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就業方向等等,其次就是我們以上提到的不同高校之間同個專業的差異,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

  對於以上的觀點,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